深圳:2009年度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白皮书

2009-4-7 16: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为继续全面、深入地推进轨道交通与路网的建设,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速开展智能交通体系的整合和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深化大运会交通保障工作,落实交通建设和管理责任单位,在轨道交通全面建设时期为广大市民提供较为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为大运会提供设施完善、管理严密、服务周到的交通服务,经市政府批准,现发布《2009年度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白皮书》,欢迎广大市民、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过去一年,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切实落实《2008年度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白皮书》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巩固交通综治工作成果。截至2008年12月底,在我市注册机动车辆年增17万辆总数已达128.7万辆、150个轨道交通施工站点全面开工的情况下,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没有明显恶化,市区道路整体运行情况基本稳定,主干道平均车速早高峰为34.8km/h,晚高峰为29.9km/h,平峰为40.7km/h,日平均为35.1km/h,达到了年初的既定目标;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万车死亡率分别较2007年下降26.95%、14.51%和27.08%,交通运行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新增公交线路40条、公交车辆568辆,特区内外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73%,全市公交大巴100%安装深圳通设备,公交违章率和乘客有效投诉率分别下降15.21%和10.18%,车容车貌合格率达95%以上,群众对公交治安满意度和乘车安全感指数进一步上升,公交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全年建成高快速路2条,城市干道2条,特区外次干道(含改造)6条,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五条地铁线路建设超额完成任务,按计划顺利推进。    
  但2011年大运会的日益临近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等因素对我市的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我市交通综治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具体情况如下:    
  一、 影响经济增长的国际国内不利因素将更加明显,交通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将更加突出,地铁和路网建设的任务仍然繁重,我市需要认真贯彻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宏观政策,制订更加详实的应对措施,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 距离2011年大运会的举办只有两年多的时间,要实现“把第26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办成大运会历史上水平最高的一次盛会”的承诺,我市交通体系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加速推进。    
  三、公交特许经营改革已基本完成,我市已经形成三大专营企业的运营格局,但特区外公交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未来两年我市轨道二期线路将陆续建成通车,公交接驳线网和接驳场站的规划建设工作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快落实。   
   四、目前主要片区和道路的通行能力已趋于饱和,但机动车保有量仍持续增长,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加上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开展,道路通行能力仍只能维持较低水平,道路交通压力仍然较大。    
  五、随着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区外的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等距离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世界眼光审视深圳交通,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交通综治工作继续贯彻“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公交优先、调控需求,创新体制、科学管理,严格执法、文明服务”的基本思路,使我市2009年度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城市提供“畅达、安全、优质、绿色”的交通服务,为大运会的顺利召开提供设施优良、组织有力的交通保障。   
   全年重点开展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全面推进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尽快形成规模化的轨道交通网络;二是继续推进道路网络建设,逐步构筑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现代化道路网络体系;三是继续深入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深化公交特许经营改革,优化公交网络,全面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四是整合完善智能交通体系,提升交通行业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五是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强化安全教育,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根据以上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2009年度全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一、继续全面推进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尽快形成规模化的轨道交通网络    
  (一)继续加快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的建设。    
  下大力气抓好进度管理工作,着力排除滞后工点的影响因素,确保地铁5条线路土建工程、六个综合枢纽能够全面顺利均衡推进,完成投资154亿元,力争年底前5条线车站土建完成90%,区间土建完成85%,为111个车站全面进入出入口、风亭等附属工程、铺轨和设备安装、车站装修阶段提供条件;力争2009年9月底前地铁1号线试验段三站三区间安全开通,有效缓解深南大道该地段公交压力。以上工作由市地铁公司、三号线公司、港铁(深圳)公司、机场集团负责。    
  (二)抓紧统筹、积极推动我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的前期工作。   
   2009年6月底前完成三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同时在规划的245.4公里三期线路中,选择部分需求较大、条件较成熟的线路先行开展详规和工可研究工作,其它线路也同期抓紧开展前期研究工作,为下一步启动新线建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以上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局、规划局负责。    
  二、继续推进道路网络的建设,逐步构筑等级明确、布局合理的道路网络    
  (一)尽快形成“七横十三纵”的高快速路网体系。    
  1.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莲塘至盐田段年内全线完工;西部港区疏港道路部分路段完工。    
  2.加快丹平路一期、南坪快速路二期、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水官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等4条高快速路的建设。    
  3.新开工建设清平高速公路二期、外环高速公路、东部过境高速公路等3条高快速路。   
   4.开展龙观快速路、梅观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等2条高快速路的前期工作。    
  (二)加快推进国省干道网的建设。    
  1.横平公路年内通车。    
  2.加快布龙路改造、龙盐路(北段)等6条国省干道项目的建设。    
  3.新开工建设坂澜大道(原坂雪大道)、观光路改造等2条国省干道项目。    
  4.开展平吉大道(北段)、五和大道等8条国省干道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加快各区普通主次干道建设,完善局域连通网。    
  1.坂雪岗大道(南段)9月底建成通车;红桂-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机场路景观改造工程年内建成通车。    
  2.加快机场景观路改造、深汕公路改造工程等4条普通主次干道的建设。    
  3.新开工建设公明南环大道、沙河东路北延等4条普通主次干道项目。    
  4.开展皇岗路改造(北段)、侨城东路北延等8条普通主次干道项目的前期工作。    
  (四)完善主要道路、节点改造和建设,改善道路运行条件。   
   1.华为立交改造一期第二阶段6月底前完工;加快北环-深云立交改造工程。    
  2.新开工建设华为立交改造二期、金碧支路等4项工程。    
  3.开展盐坝高速公路东部华侨城出口匝道工程、梅林布心通道、白石路东延等3项工程前期工作。    
  上述工程建设的责任单位在《2009年度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任务分解表》中公布。   
   三、继续深入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深化公交特许经营改革,优化公交网络,全面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一)消除特区外公交线路承包现象,全面完成线路、车辆等公交资源整合工作,实现三家公交企业资产全面整合和规范经营。   
   以上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    
  (二)深入推进三层次公交线网的规划与实施工作,按照三层次公交线网功能全面梳理、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提高特区外公交线网覆盖率,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年内完成150条线路优化调整工作,特区外公交线网覆盖率达到75%。   
   以上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    
  (三)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保障公交的优先通行权,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1.加大对社会车辆违规占用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的查处力度;完善标志、标线等标识系统。    
  2.进一步完善宝安、龙岗两区公交专用道系统。    
  以上两项工作由市公安交警局负责。   
   (四)加快场站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1.特区内侨城北、沙河东路、南山地税分局、高新西等4个公交场站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小梅沙公交总站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以上工作由市交通局、国土房产局负责。   
   2.龙岗区年内投入使用3个、开工建设3个公交场站;宝安区年内投入使用6个公交场站。   
   以上工作分别由龙岗区政府、宝安区政府负责。   
   3.开展特区内梅林坳等10个、特区外龙岗区新南村公交首末站等15个、宝安区兴围村等49个、光明新区李松■等22个公交场站的前期工作。   
   以上工作分别由市交通局、龙岗区政府、宝安区政府、光明新区管委会负责。    
  (五)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价格体系。    
  1.继续推广使用深圳通,落实公交换乘、联乘优惠机制。年内完成全市公交车辆深圳通设备的安装工作;完成200台出租车深圳通设备的试点安装工作;深圳通发卡量达到600万张以上,刷卡率特区外达到30%以上,特区内达到60%以上;售卡充值网点特区外新增300个。    
  以上工作由深圳通公司负责。    
  2.年内出台并实施公共中小巴票价降价政策。   
   以上工作由市物价局负责。    
  (六)加强行业管理,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1.加强监督,提高地铁服务水平。年客运总量1.3亿人次;高峰小时发车频率:1号线5分钟,4号线7分钟;运行图兑现率99.5%;正点率99%;主要设备可使用程度:自动扶梯98%,自动售票机98%,充值机98%,出入闸机99%。    
  以上工作由市地铁公司负责。   
   2.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活动、公交清洁、营运秩序整顿和质量信誉考核工作,降低公交投诉率,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特区内外有效投诉率分别同比下降3%和10%;特区内外公交车辆违章率分别同比下降2%和10%;特区内外车辆完好率分别达到98%和96%;特区外新增或更新车辆600辆。    
  以上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   
   3.提升出租车服务水平。出租车营运违章率不超过3.5%,有理投诉率低于0.3%,红色、黄色出租车车辆保洁达标率95%,特区外绿色出租车车辆保洁达标率70%以上。    
  以上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    
  4.严厉整治非法营运,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查处力度。   
   以上工作由市社会治安综治办、公安局、交通局、各区政府和光明新区管委会负责。   
   5.继续推进全市公交车和轨道车辆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公交、地铁、出租车治安管理。群众对治安秩序的满意度和乘车安全感指数、刑事治安案件查破数、违法犯罪分子抓获处理数分别较2008年提升8%;有效案件报警数较2008年下降8%。    
  以上工作由市公安局公交分局负责。    
  四、整合完善智能交通体系,提升交通行业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一)开展交通信息共享平台、交通规划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等建设和完善的前期工作,推进智能交通信息资源整合。   
   以上工作分别由市交通综治办、规划局、交通局、公安交警局负责。    
  (二)合理调节道路交通流量,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1.拓展完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重点扩大联网覆盖面,大力推进交通诱导系统的建设,加强路网交通疏导,对诱导中央系统进行升级,完善面向交通拥堵的诱导策略,实现诱导信息的准确、丰富和多样。    
  2.加大交通热点、难点的监控力度,完善监控设施;对信号灯进行优化,增加100个路口倒计时器,年内实施完成。   
   以上两项工作由市公安交警局负责。    
  (三)推进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1.年内基本完成全市交通运输行业GPS监管平台扩容工作,推进特区内重要客运场站视频联网监管系统的建设工作,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2.年内提交数字公交系统建设方案以及开展公交电子站牌试点工作。   
   以上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   
   五、继续推进交通综合整治工作,改善片区整体交通环境    
  (一)继续推进福华新村、深圳西站等5个交通拥堵片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    
  (二)继续开展断头路打通和改造工作。南山区实施完成3条;龙岗区实施完成10条;宝安区实施完成5条。   
   以上两项工作分别由相关区政府负责。    
  六、继续开展交通需求和静态交通管理的研究工作    
  深化中心城区拥挤区域车辆收费实施前配套方案、停车场收费政策调整方案、停车方案等交通需求和静态交通管理措施的研究工作,优化交通出行结构。    
  以上工作分别由市规划局、公安交警局、物价局负责。    
  七、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强化安全教育,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一)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工作。   
   1. 继续完善宝安、龙岗、光明新区主要道路(含市公路局所辖道路)交通设施,按照实施计划对特区外主次干道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监控设施进行完善。    
  2. 年内启动全市交通标识统一梳理工作。以上两项工作由市公安交警局负责。    
  (二)加强高速公路监控、照明、防护设施的完善工作。    
  以上工作由市交通局、公安交警局和各相关高速公路公司负责。    
  (三)深化交通管理勤务改革,进一步挖掘警力资源,提高见警率;加强特区外交通拥挤区域的警力配备,力争使特区外重点区域交通拥挤情况得到进一步缓解。早晚高峰期路面见警率明显提高,力争使全市交通状况不发生明显恶化,日平均车速力争达到30公里/小时,晚高峰平均车速力争达到25公里/小时,万车死亡率力争低于万分之七点五。    
  (四)开展一系列整治酒后驾车、违法使用远光灯,打击非法营运、整治泥头车违法行为等专项活动,抓好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    
  (五)强化交通安全宣传,全面提高市民交通文明意识。11月份继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开创宣传新渠道,实现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   
   以上三项工作由市公安交警局负责。    
  (六)完善交通事故快处快赔运作机制,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特区内3个快赔点运作效率;完善交通事故快处快赔规定和运作机制,有效解决保险理赔中的诈骗问题,适时在特区处推动快处快赔工作。    
  以上工作由市公安交警局、深圳保监局、保险同业公会负责。    
  八、改善慢行交通设施,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空间    
  (一)落实人行过街设施规则,继续推进银湖汽车站、笋岗儿童公园等5座特区内人行过街设施的建设工作。    
  以上工作由相关区政府负责。    
  (二)落实自行车交通改善规划,开展特区内黄木岗-白沙岭片区、轨道一期工程站点周边、东部滨海地区等片区自行车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推进自行车网络系统的完善。    
  以上工作分别由市城管局、龙岗区政府负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