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产量确保钢铁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9-4-3 1:2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慈洪君
我国粗钢产量已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去年达到历史性的5亿吨,占到全球产量的38%。更为惊人的,是国内的粗钢产能去年达到6.6亿吨,而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是4.53亿吨。业内人士分析,“过剩产能约有1.6亿吨”。
国务院公布的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钢铁产业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盲目投资严重, “产能总量过剩”。专家认为,我国钢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第一位的是必须控制钢铁生产总量。
日前,新浪网在对 “钢铁振兴规划能否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进行调查时,有48.5%的受访者认为 “能”,有34.7%的受访者认为 “不能”。可见在相当部分业内人士的心目中,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一个难以根治的老大难问题。
但是,再难,也要控制。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钢铁业作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需求量大,其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并不富裕的国家,以铁矿石为例,已查明的有限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矿石成分及结构复杂,共生矿多,具有“贫、细、杂”的特点,平均品位仅为31%~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97%以上是贫矿,且开采难度较大。我国铁矿石资源在总量上、质量上都相对不足,无法独自支撑国内庞大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结果就是,在我国铁矿石供应中,国外进口矿比例超过了50%。如果一任盲目投资建设,重复建设,完全放任自流企望“市场化调节”,不仅会浪费有限的自然矿产资源,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民族产业的良性发展,使得中国钢铁业的健康发展之路变得更加漫长。
不能有效控制钢铁产量,也会给市场发展环境、产品质量和价格等带来更多不利影响。比如去年钢材价格止跌回升,给人以行业复苏的印象。可是到了今年2月份,钢价又下降。这种变化,除了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外,钢铁产能过剩也“功不可没”。在现有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停产企业看到有利可图迅速恢复生产,必然导致价格下降。
在现有阶段,控制钢铁生产总量,是确保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钢铁总量要恢复到合理水平,提出了明确的产量控制目标,即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4.6亿吨。同比下降8%。表观消费量维持在4.3亿吨左右,同比下降5%。到2011年,粗钢产量5亿吨左右,表观消费量4.5亿吨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维持在4%的水平。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具体措施,主要是控制新增产能, “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
控制产量,必须落实已有的宏观调控措施,结合淘汰落后和优化布局,加大对重点地区的监督力度。政府可以组织相关媒体,对重点地区新增产能的调查进行跟踪报道,加强监督,并公布结果。选择个别典型的违法违规案件进行公开报道,督促地方和企业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促进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历史证明,控制钢铁产量的本质难点,在于各级地方政府贯彻执行中央宏观政策的到位度。我们必须清楚,控制钢铁产量,是指在 “全国一盘棋”下的总产量,而不是某个省市,某地区的产量。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就是一个小社会,一座城市的经济结构也是大而全小而全,一个省区市范围内,要有一二三各种产业门类 “全面发展”。事实证明,这种发展方式没有地方特色,并且不符合当地实际。在一些不具备发展钢铁业条件的地区,就要坚决控制项目的开工上马。在一些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传统钢铁生产地区,因为不具备水、电、矿石等自然资源的优势,也要逐步收缩直至退出这个行业。不要因为一时的GDP数字,就做一些违背客观规律、遗患后代的错误决定。要真正做到政令畅通,科学发展,除需要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加强政策意识外,还需要相关惩罚措施政策到位,才能有效扼制钢铁生产总量的非正常膨胀增长。
钢铁产业的数量、质量、品种,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在我国现阶段,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品种,是钢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钢铁产量的合理释放和增长,就不能确保钢铁产业的平稳运行,就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就难以实现钢铁业由大到强,就难以实现钢铁业科学发展。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