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横向要求

2009-4-27 19:3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荣朝和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运输化曾长期处于基础建设滞后的初级阶段,但随着近年来超常规的持续大规模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量和客货运输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已开始向比较完善的运输化阶段转化。由于西方国家当年运输化初级阶段的发展比较顺利,因此当运输化新阶段到来时,前一阶段面临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明显降低,各国可以相继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新问题上。而我国由于初步运输化阶段遗留问题相对过多,结果使得当前初步运输化阶段的补课与运输化新阶段的新任务交织在一起,问题叠加特别突出,而且对综合性把握能力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从国际经验看,在工业化、城市化和运输化都处于加快发展的阶段,正是交通运输基础网络和基本结构形成的重要时期。要想构造一个在日后长时期内高效率、一体化和可持续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各种技术、政策、规划、法制等一定要共同发挥作用,才可能有比较好的效果。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内在的优势和利益集团支持,各种方式按各自系统单独发展却可能由于综合枢纽的规划、建设以至运营被忽视等原因,形成对综合运输总体效率甚至对整个社会经济并不有利的结果,而运输设施与运输结构的影响又是长期且某种程度上难以调整的。从这个道理上讲,在各种运输方式都已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综合运输管理体制的建立应该是越早越好,原因在于相应发展阶段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与之配套,否则已经不适应的旧体制就会对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作用。
    从国际经验和国内目前发展状态看,除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5种现代运输方式的主管部门整合为一,还必须把城市交通纳入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深圳、北京、上海、
    成都等大城市近年来已经相继
    建立了希望能够统管各种交通
    方式,并提高交通与城市发展
    协调效率的城市交通运输委员
    会等主管机构,在综合交通运
    输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探索性
    步伐。但地方政府综合运输体
    制的行政效率仍然受到中央分
    部门管理体制的严重掣肘。建
    设部、交通部、铁道部和民
    航总局多套法律与部门规
    章体系、多套行政指挥体系
    常常相互矛盾,协调整合的难
    度极大,对各地综合运输的发
    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能否尽快
    建立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是对
    我国行政体制运行能力的重大
    考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