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去库存化”促钢铁业恢复生机

2009-4-23 23: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特约评论邱林
    尽管关于库存大幅下降、部分钢铁企业恢复生产的说法不时出现在报端,但是 “去库存化”到底情况如何?近日,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指出,目前,由于钢企产能恢复速度远大于下游需求,导致库存调整出现反复,钢企库存和社会库存依然高于正常水平,一季度亏损几乎成定局。
    实际上,今年2月钢价再次大跌后,中钢协就再一次发出 “库存大量增加”的预警。然而,这一预警并没有引起钢企的重视,许多企业的库存明显上升。根据中钢协公布的库存数据,2月份,全国20个大中城市、5类钢材库存总量达670万吨,比1月份增加184万吨,增幅37.9%。3月的库存数据还在统计中,估计不会很理想。
    那么,钢铁企业为库存压顶付出的代价,就是业绩下滑,甚至严重亏损。国内主要钢铁企业的内部汇报数据显示,2008年,攀钢、广钢、杭钢等14家钢铁企业亏损。盈利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只有宝钢,利润在100亿元和50亿元之间的有沙钢、河北钢铁、武钢、鞍本钢铁四家。
    虽然去年宝钢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但也为高成本库存买单。去年,宝钢累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到了 58.94元 , 占 其 利 润 总 额 的72.28%;仅去年四季度,宝钢股份计存货减值高达47.54亿元,导致四季度亏损83.34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下游需求的继续减少和企业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是造成今年前3个月钢材库存加速反弹的重要原因。去年底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部分下游企业出现了对国内经济再次启动的预期。在这一预期下,经销商开始囤积价格低廉的钢材,希望在春节开工后钢材产品的价格可以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由此钢材经销商的库存开始增加,而上游的钢企在销量的刺激下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量。钢企、经销商和最终用户均存在增加库存的现象。这一轮钢铁行业 “去库存化”遭遇反复,暴露的更深层次的仍旧是“产能过剩”这一弊病,在宏观需求复苏之前,钢铁行业的基本面将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要义在于钢企整合,加强行业集中度是关键所在。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经提出,必须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钢企重组并购、加强行业集中度, “产能过剩”这一顽疾将逐渐被根除。
    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较长时间,当务之急是加快 “去库存化”,促进钢铁业恢复生机。从 “去库存化”的钢企角度看,清理库存、回笼现金是其迫切的任务,因此限产压库是其最优的策略。有消息称,3月末钢材社会库存已处于下降通道,二次去库存化将再次上演,伴随终端需求恢复,钢价有望在4月中下旬企稳。此外,随着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落实,将有助于恢复钢企的信心,进而推动钢铁行业走出低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