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钢“圈地热”下的“冷思考”

2009-4-21 22:4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王萍
    “老板开户吗”,笔者近来在参加钢材期货举办的一些宣传推广活动时,总被尴尬地被误认为是企业老板,被热忱地招待讲解拉扰,当得知真实身份后不免看到其失落表情。通过和一些钢贸圈内的老板交流,他们说也经常遭受这样的热情款待,甚至一天不止一家,颇有当年保险公司拉客户的猛劲。
    钢材期货的上市,让略显消沉的2009年钢市激起一层涟漪,刺激了众多期货公司再度活跃的兴奋点,于是许多期货公司企图把钢材期货当作点石成金的魔杖,展开了 “跑马圈地”的热身赛。有时你甚至会看到一个城市有四五家期货公司同时在开课、办会、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70来家期货公司当中,至少有20多家已经下大力气在搞钢材期货了,笔者不禁在此轮 “圈地热”中进行了一番 “冷思考”。
    笔者注意到,期货公司在做推广宣传之时,往往对于其利大肆渲染,而对于其弊则轻描淡写,很有避重就轻的嫌疑。笔者不禁想到国内外药品说明书的差别,往往国内药品使用说明中,把其效能无限度夸大,在副作用一栏中标注暂无发现甚至是尚不明确;而国外药品则不仅将药品的化学方程式、使用方法、药效原理等标注非常清晰,在副作用的注意事项中也详尽之至,甚至会把 “过敏、死亡”等使用者避讳的字眼也标注其中。
    说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一些保险公司在 “大兴土木”时所作的宣传,因为过分夸大了保险的保险增值功效,而往往对顾客在索赔等方面的细节却忽略或避而不谈,导致了索赔过程中的矛盾层出不穷,最终令国人对保险业产生抵触反感心理,使本应阳光明媚的行业在一出生就遭遇了扭曲的待遇。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的是,钢材期货市场的风险并不会比现货市场小,因为所有的期货交易都是 “以小博大”的一场风险投资,绝大多数不必实物交割,赚则巨赚、亏则巨亏。期货交易既能放大收益,也会放大亏损。
    在当前期钢 “圈地热潮”中,适时地多泼一点凉水,是为了多一些冷静,多一些沉淀,以促使钢材期货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