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医药行业洗牌迫在眉睫

2009-4-20 23: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旨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接下来关于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定价、医院改革等方面的细则也将逐步出台。值得关注的是,医改方案首次提出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而且还提出了实现全民医保的阶段目标。 


毫无疑问,普药市场将从中受益特邀嘉宾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 林建宁

  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正海

  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总裁 高毅

  中智药业集团董事长 赖智填

  九州通集团副总经理 牛正乾

  扩容毋庸置疑

  记者:新医改带来的市场扩容是毋庸置疑的,而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这一市场还会继续放量,对此您怎么看?

  林建宁:在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加大的保障下,新医改将直接刺激医疗需求,带动药品终端市场的扩容。保守预测,三年内普药市场扩容将超过2000亿元,农村市场增长率达到20%,社区市场达30%。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投入力度的加大,今后普药市场前景更好。

  张正海:新医改在未来三年肯定会推动普药市场不断增长,其中有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后鼓励各级医疗机构优先使用的推动因素,也有医保全面覆盖、全民医保体系建成后用药需求增加的推动因素,更有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后药价理性调整和销量增加的推动因素。2009~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8500亿元医药卫生投入将会带动需求增加,可以预见基本药物市场增长将会首当其冲。还有一些数字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医药市场销售额到2010年将达到600亿美元;SFDA南方所预测的医药工业年销售收入增长率仍会保持18%以上的较高速度;如果普药市场销售额容量按照至少占一半来推算,国内年商业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

  高毅:对普药市场扩容量的预测,我并不盲目乐观。医改后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实施,能够使用药人群范围扩大,药品消耗数量增多,但是在此大背景下,我们还应理性地看到,整个医改方案就是要达到降低药价、合理用药的目标。

  基本药物生产是通过招标获取,因而制造企业的生产利润必然受到严格控制,另外医院取消以药养医的模式,其结果必然是使价格大幅下降。同时,基本药物制度和取消以药养医的模式也能促使临床用药的合理化,减少滥用药物和临床医生开大处方的情况,也将部分抵消由医改带来的扩容。最终市场会出现数量扩容,但产值、销售额却不会简单同步增加。特别在医保覆盖较好的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医改对其影响不会很大,其市场容量的增加可能较低,甚至销售金额不会增加。

  赖智填:事实上,新医改的施行会极大地促进和拉动原来对于一些小病以及常见病不够重视、无用药习惯或因为各种原因不想用药的人群的用药需求,改变他们的观念和习惯。普药的质优价廉和消费购买便利性的提高,能让这类人群的观念和习惯发生改变,直接增加需求。

  牛正乾:我认为市场扩容的主要份额应该在普药,“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加大以及保费提高是扩容最重要的动因,而这一块市场主要体现在普药市场。

  哪些企业受益

  记者:有人认为,新医改方案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更多地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基本药物制度的前后变化也显示出这一点。即将出台的基本药物制度,将改变原有的统购统销思路,这一方向性的改变,会不会使得一些在原有统购统销框架下受益明显的老牌企业的优势被削弱?在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您认为即将出台的基本药物制度,哪类企业受益最大?

  林建宁:未来的普药市场竞争中,拥有悠久品牌、广泛群众基础和稳定质量产品的企业将受益明显。企业依靠品牌化效应、规模化生产降低总成本、技术革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营销网络往中低端下沉的渠道优势等等,能够更容易地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随着新医改方案和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实施,今后将会有一批普药生产企业在医改扩容的过程中脱颖而出。

  张正海:新医改方案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在强调医改基本公益性的基础上重视医药卫生市场规律,在基本药物推行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条件下,具有质量加成本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将会受益较大,只要是坚持持续提高质量水平、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的规范运作的制药企业依旧会保持较好的市场优势。

  高毅:新医改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更多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在此过程中,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系统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招标过程由各级政府自行执行。不排除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当地企业容易受益的情况。在目前市场环境中的药品进入医院也是进行招标的,但往往过多强调了价格,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药品的使用首先必须是安全有效,其次才是价格低廉。如果新医改在考虑充分市场竞争的同时,将产品的质量被摆在首位,让生产优质产品的高水平制药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才是新医改对中国制药企业发展的正确引导。如果只强调价格为主的招标,目前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仍将存在。

  赖智填:从基本药物制度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这一类企业:企业整体产品的市场成熟度都很高,产品质优价廉、效果好;在市场拥有较好的基础,普药品种多、产品集群化运作优势明显;最好是有几个产品在基本药物目录内,并且这些产品成熟度都很高。

  牛正乾:对药品的“定点生产”等提法进行修改,意味着将可能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来规范、优化提高医药市场环境,减少行政干预、一定程度的防止权力寻租等等;价格管理修改为“政府指导价”,意味着也将使价格竞争机制在药品市场再度发挥作用,能够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以防止价格失灵。

  中央制定了医改方案的总体框架和思路,但是还需要各部门各省制定最终的实施细则,医改方案确定了实行市场化运作,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案仍存在回归计划的可能,各制定部门都会推出自己的实施方案,这是对各省各部门的考验。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有配送能力的商业公司拿不到配送权、拿到配送权的企业没有能力配送的现象。总的来说,有能力的大型商业公司总是受益的,尤其配合多方面来看,现代物流公司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争夺第三终端

  记者: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是新医改对于未来医疗体系的布局,这意味着第三终端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新医改必将使这一竞争更加白热化。除了政府投入之外,农民的消费能力有限,您认为企业纷纷涌入第三终端是否是明智之举?您所在的企业目前和未来在第三终端市场有何打算?

  林建宁:三大终端市场中,第三终端是新医改的最大受益者,这一市场将迎来一个超常规的快速增长期,其市场总份额也将会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的市场竞争更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扭转农村市场药品供应不理想的现状。由于农村市场分散、配送成本高、网络管理难,这一市场必然有一个培植的过程。第三终端将在未来的中国医药市场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企业还需根据自身的品牌和网络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营销模式。

  张正海:制药企业进入所谓“药品市场第三终端”即基层医疗市场,是适应新医改新政策、新市场、新需求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新医改方案中五大配套措施有四项涉及基层医疗市场,包括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都将会首先带动基层医疗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其中既有农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络的较大增量市场,也有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较大增量市场。

  高毅:医改后终端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医院市场份额将会相对下降,零售药店、社区和农村第三终端则快速增长。第三终端永远都是市场的一部分,把重心依靠在一个市场区间并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单纯依靠第三终端也不利于企业技术水平提高、生产设备的改进,不利于企业发展。

  赖智填:目前在第三终端取得成功或者是加入竞争行列的企业,大都是实力型大企业,这类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推进了第三终端的成熟。竞争激烈的第三终端市场,点多、分散、面广,要求具备很多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最考验企业的不是产品也不是价格,是管理、掌控、整合能力。就这个角度而言,确实可能有不够明智的企业涌入第三终端参与竞争。

  前不久,我们邀请到包括九州通、国药控股等国内医药商业重点客户参加“网通天下,携手共赢——中智OTC网通工程启动仪式”,实际上就是我们冲向基层市场、第三终端的大集结。我们目前已经在包括广东、福建、浙江在内的五省区市场全面展开第三终端工作,未来还将陆续开拓其他省份市场。

  牛正乾:结合本轮医改方案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管理来看,低端医疗市场的格局将重构,营销规则将发生很大变化,医药企业必须考虑如何转型,只有转型才能在低端市场占领市场份额。新医改、“新农合”确确实实带来了农村基层市场的扩容,这一市场的改变对商业的影响是很大的。个人认为,第三终端市场值得我们去开拓,但是怎么做还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第三终端市场的特点综合考虑。

  洗牌在即

  记者:普药企业在受惠新医改的同时,新医改方案中同时对仿制药实行分级定价,并对仿制药实行后上市产品从低定价制度,以控制我国仿制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这是否意味着今后我国的普药生产企业要面临新一轮的洗牌?这样的一轮洗牌,将有多少企业会被淘汰出局?广大普药生产企业应如何顺势而变?

  林建宁:新医改提出对药品实行优质优价对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是个机遇,实质上是鼓励创新,有利于我国创新药的发展。从价格导向上出台鼓励创新机制很有意义。而政策作为指挥棒,不能把降低药价作为唯一的导向,它应该既能让全民受益,又能够促进科技创新。

  张正海:药品价格政策改革中可能会实施的仿制药价格从低定价制度,肯定会促使普药生产企业加速洗牌,有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将有1/3的医药工业企业可能面临淘汰。今后的竞争更多的是强者之间的竞争与竞合,作为首先品尝到医改硕果的普药生产企业,既需要积极热情应对医改新机会,也需要冷静思考医改新挑战,“仿中创新”将是普药经营的永恒旋律。

  高毅:医改后企业发展还有赖于医改后相关政策细则。其中尤其是招标采购定价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这将引导企业顺势而变。而具有竞争优势的普药生产企业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胜出。规模生产不是简单的重复的机械制造,一定要保持产品技术的先进性,不断为社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药物。普药产品的研发必须要重视,虽然不可能有较大的投入,但可以通过一些新的创新形式,如加强与研发机构的合作、与其他企业联合研发等,最终一定能够在市场中取得一定的份额。

  赖智填:行业在大发展,规章制度也在健全,洗牌成为必然。新一轮的洗牌对中小企业相对更严酷,规模小、产能低、销量少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尴尬是一方面低利润率难以获得更大发展,另一方面是产品量做不大,形成不了成本优势,导致竞争压力更大。估计未来被淘汰出局的,一定是那些基础弱,观念、思维、反应等都落后的企业。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普药企业要在医改新政下顺势而变获得发展,我认为首要的就是重新定位、重新梳理产品群和渠道、卖点以及重新整理战略思路等等。

  中小企业的机会

  记者:在新医改框架下,大型普药生产企业可能在市场竞争中更易胜出,而广大中小制药企业也不能坐以待毙,您觉得他们如何能抓住新医改的机遇加速发展壮大?他们的机会在哪里?

  林建宁:真正能够在市场上保持永久优势和活力的企业,一类是拥有自主创新的专利产品,有跨地域的销售网络的大型专利药企业;另一类是总体生产成本低、仿制水平高的大型普药仿制药企业。中小型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应该向标杆企业学习,走专业化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张正海:新医改环境下的广大中小制药企业必须坚持做强拳头产品的特色经营理念。先做强盈利能力、再做大市场规模,先做好区域优势市场,再扩展空白市场;更多机会可能蕴藏于专科药品、特殊药品的差异化经营。

  赖智填:普药的优势在医改新政下更能显现,中小企业最好的机会是整体市场的扩容。市场扩容产品需求量加大,所有目前的国内大企业很难说有谁能绝对垄断。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路径就是利用各企业地缘优势想办法多卖产品,让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并且强调产品区域化品牌建设之路,整体上提升竞争力。从利用地缘优势和区域化品牌建设开始,做精细化推广之路,先做强后做大,横向、纵向多面发展。另外,创新对于今后的发展更重要,毕竟竞争会让市场和老百姓更加成熟、更具多元需求。

  小流通企业生存之道

  记者:有人认为,一些小的医药流通企业未来可能会逐渐沦为“搬运工”直至被淘汰,您觉得在新医改背景下,中小流通企业有没有发展机会?应该如何发展?

  牛正乾: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严格控制流通环节差价率”、“严格实施药品经营管理规范,探索建立药品经营许可分类、分级的管理模式”、“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严格市场准入,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这些提法对中小型医药商业都是很大的挑战,加上新的药品招标采购办法中也有很多规定将给小型商业带来很大挑战。

  我国药品流通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依赖于流通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资木、管理理念、经营方式、价格、先进设备都是竞争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在目前的药品流通环境中,虽然有的企业具备领先的信息技术、质量、服务、效率、设备等现代医药物流优势,但由于扭曲的不规范的竞争规则,使他们的优势无法真正发挥,严重影响了整体行业竞争优势的提升。有关部门应该按照现代物流行业的标准,严格认定配送企业是否符合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流通环节生变

  记者:在流通领域,新医改也是要减少流通环节,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成为今后政府监管的重点之一,这是否也意味着许多赚取中间差价的医药流通企业的出局?新医改背景下,您认为未来的医药流通格局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林建宁:流通环节复杂、渠道多是现阶段中国医药流通的特点,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以药养医”没有切断,形成市场化的渠道和垄断性的终端。要改变这一现状,既要推进减少流通环节的改革,更要彻底扭转“以药养医”的格局。

  牛正乾:结合国家即将出台对商业的分类管理,流通行业分化加剧,物流配送类型的医药商业和医药代理分销型的商业将更加快速地进行分化。是否出局,有待国家相关配套政策出台之后才能够明晰,但经营模式转型是肯定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