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之春:宏观经济走到“十字街头”

2009-4-17 22: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据交通运输部的初步统计,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总吞吐量一扫持续了大半年的负增长,出现增长2%的反弹。其中外贸铁矿石进口量达到5100万吨,同比增长40%以上,创下月度和季度新高。
    日照港的铁矿石进口量在全国港口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在20%。这与秦皇岛港海运下水煤炭量约占全国港口一半的地位类似。
    当秦皇岛港口的煤炭装船在快速增长时,日照港的铁矿石卸船又出现火爆场面,这一切,是否在传递着来自电力、钢铁行业的好消息?甚至,可否被解读为宏观经济回暖的积极信号呢?在市场盛传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正在酝酿的近期,港口信号又将给出什么样的决策引导?
    ◆◆◆铁矿石、煤炭进口放量:钢铁电力强劲复苏?
    中国港口的最新变化,主要得益于煤炭、铁矿石、原油、大豆等大宗商品的快速进口。交通运输部的初步统计是,外贸铁矿石3月份总进口量达到5100万吨,煤炭发运量达到4000万吨左右,接近正常水平。其中3月份运输进口煤炭572万吨,同比增长37.4%。
    在全国沿海港口中,3月份港口货物吞吐实际增幅第一的,是日照港,为1643万吨,同比增长21.6%。这使得该港口一季度货物吞吐一举扭转了去年第四季度的下降态势。
    3月,日照港完成铁矿石吞吐量99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6.1%。2008年12月低谷时的336万吨,似乎已是很遥远的事了。而整个一季度,日照港完成铁矿石吞吐量2561万吨,同比增长达12.8%。
    每天拉走的铁矿石也越来越多,1-3月每天仅火车疏港就有1454节,约每天运走9.2万吨,远远超出2008年日均运走1165车7.5万吨的水平。
    “我们目前的设备使用率达到80%以上,”日照港相关负责人郭明章介绍说,“而去年第四季度时,我们还在为设备使用率严重不足而头疼呢。”
    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的这些铁矿石从日照码头卸下后,被运往全国各地的钢厂——山西、河北、河南、宁波、武汉、上海的许多钢铁企业都从这里走货,最远的是新疆的八一钢铁,最近的自然是日照钢铁,后者物流成本只有每吨2元,这鼓励着这家钢厂开足马力在大口吃进进口铁矿石。
    “去年全国各港口积压的铁矿石有8000万吨左右,目前已基本消化完毕,各个钢厂需要补充新矿石才能维持开工需求。”山东华信工贸公司副总鲁朝晖解释说,“何况目前海运价格跌了将近90%,国际铁矿石价格跌了将近70%,有的国内钢厂就产生了抄底的想法。”
    据了解,日照港的铁矿石库存已从去年第四季度最高峰时的1500万吨,回落至目前1100万吨的正常水平。
    ◆◆◆北热南冷的海岸线:内外需此消彼长?
    但日照港的忙碌,以及全国主要港口货物总吞吐量的负转正,并不代表港口形势的全貌。
    “我们调研发现,现在以内贸和进口业务为主的北方港口形势相对好一些,大多已恢复正增长。而以出口运输业务为主的南方港口则不理想,由于国际需求减少,南方港口的集装箱进出口空箱比例很大。”中国港口协会研究中心主任、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说。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吞吐量增长较快的港口主要分布在北方。以国内需求为背景的进口业务支持了它们的回暖。
    比如3月份日照、营口、唐山、连云港、大连的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21.7%、11.6%、49.9%、14.9%、8.8%。一季度上述港口货物吞吐均为正增长。
    而在出口贸易占经济比重大的南方地区,大部分港口吞吐仍为负增长。其中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3月份同比下降3.8%,一季度同比下降9.9%。
    上海港3月份下降13.3%,广州港下降11.8%,深圳港下降12.9%、湛江港下降6.3%,厦门港下降13.6%。这些港口一季度货物吞吐也是负增长。
    从事港口经济研究的专家吴明华认为,以进口干散货吞吐为主的北方港口,和以出口商品和集装箱吞吐为主的南方港口的这种差异,折射着内需和外需的此消彼长。
    而日照港集团物流公司总经理王静波判断这种局面至少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接下来部分大宗商品散货的快速进口仍将继续,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矿石、焦炭价格低于国内。估计4、5月份进口焦煤到港会大量增加。”
    目前进口焦炭到达日照的完税价为135美元,比国内的1000多元每吨价格要低。由于一季度钢铁企业纷纷恢复生产,对焦炭需求增加,日照港集团物流公司今年迄今共进口了约100多万吨冶金用焦煤,从日照、唐山等北方港口卸货后,被一抢而空。
    ◆◆◆微观信号宏观辨:要不要新一轮经济刺激?
    那么,铁矿石、煤炭进口的大幅增长,以及所传达的来自钢铁、电力等“晴雨表行业”的变化,能否视为宏观经济复苏的信号呢?
    “港口形势的变化,只能说明最严峻的时刻已经过去,经济出现阶段性反弹,但是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南方港口以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情况表明,外需仍未有大的好转。”吴明华说。
    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3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降幅为10%,比2月份14.8%的降幅有明显放缓。
    吴明华测算发现,国家目前每1万亿的投资,可以拉动产生2.5亿吨的港口货物吞吐需求。4万亿投资,理论上应该可以刺激带动全国港口货物吞吐走向繁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组专家沈利生分析,经济复苏与否,取决于内需的增加能否抵消外需的萎缩,国际钢铁、铁矿石、煤炭的低价格刺激了大宗商品进口增加,但这并不利于国内企业开工和就业。
    唐山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国丰钢铁公司副总付广华认为,进口增加,国际货源替代国产货源,只是采购来源地的调整,能否反映内需总量增加,不好判断。
    这也使得国内铁矿石企业面临冲击,山东淄博、莱芜及山西、河南等地不少矿石企业已经停产。
    同样,如果国际钢铁、煤炭价格持续低于国内,进口钢材、煤炭大量增加,也将使得国内钢铁、煤炭行业面临继续减产的压力,并由此引发宏观经济的连锁反应。中钢协常务秘书长单尚华此前已发出 “3月份中国很可能变为钢材净进口国”的预警。
    这一切,都增加了港口信号的不明朗性,以及经济前景判断的难度。
    而本报记者获悉的最新消息是,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已于上周接到高层部门通知,要求提供一季度的经济数据预测,并给出经济政策建议。该所将于4月20日发布全年经济预测报告。
    据一位接近数量所的人士透露,该所预测认为,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9%,只有6.5%左右,但全年增速仍可望达到8%左右,进出口仍为负增长。该所由此给出的结论是,不排除需要在4万亿计划基础上新增投资的可能性,只是时机要精心选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