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春天的秘密

2009-4-17 22: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王亚彬实习记者张诗磊 通讯员滕以来杨斌
    1月17日,“太平洋之风”货船在历尽一段四处“走投无门”的波折后终于靠岸。
    这是一艘已接近淘汰的二层柜式老杂货船,由于到港装船卸船等物流环节都非常麻烦,货主、代理不愿招赁,港口不愿承接。平时多是船长亲自上岸联系装船事宜,但所到之处均被对方“婉言谢绝”。
    这也许是最后的一线希望了。满脸愁容、略显疲惫的老船长,辗转日照港寻求首次合作。
老船长的求助
    在日照港三公司客户接待室,老船长讲明了自己的来意:船到日照港之前,需按计划同船配载玻璃、浴缸、镜子、胶合板、铝型材、大蒜等37类“大杂烩”货种,分头运往接货方手中。
    这将是一次十分复杂的船舶配载作业,对日照港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将是一场考验。
    值班业务员一听要配载这么多种繁杂的易碎货物,不敢擅自作主,便马上电话请示出差在外的部长是否承接。
    部长当即爽快拍板:“我们一定要接,再难啃的硬骨头也要想办法拿下!咱们的服务不能挑肥拣瘦,日照港也绝不可让客户吃闭门羹。”
    这次接货,创造了日照港装卸史上最繁杂的船舶配载作业
    经过日照港装卸员工连续两个多昼夜的精心奋战,促使这船配载种类繁多、体积大小不一、包装五花八门的货物,最终得以安全顺利、保质保量入仓。其中,最后完成配载的605箱1300吨玻璃,无一出现破碎,并创造了单班装玻璃156箱的作业记录。
    消息不胫而走。
    日照港对待陌生客户的真诚和物流服务的高效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顾客慕名前来合作。
    一季度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日照港率先迎来“春天”。
    镍矿、铝矾土、木片、焦炭、木薯干等若干进出口货种,在源源不断地加快装卸流转。
能看得到的服务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物流专家指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服务体系已成为港口物流赢得客户的必要条件。
    弥漫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港口大宗货物运输成本问题顿显突出。
    而日照港凭借不断提升物流效率来降低客户成本的服务优势,整体洞开了客户货物大进大出的吞吐“胃口”。
    山东省内一家大豆加工企业每年都从日照港中转进口大豆20余万吨,现在则希望港方能提高大豆灌包、装车效率,尽量为其降低运输成本。
    为此,日照港采用了可多次循环利用包装袋,每年为这一客户节省费用200余万元,又比原来提高装车效率4倍,从此受到这家客户的由衷青睐。
    今年在大豆进口市场疲软的严峻形势下,他们与日照港合作仍然没有中断。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港口第一季度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同比普遍大幅下降。但日照港首季完成货物吞吐量4275万吨,同比增长9%,连续3个月成为全国沿海港口综合运力逆势上扬增幅最大的行业“排头兵”。
    业内人士认为提高服务质量是港口物流加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步。“在硬件设施和配套的信息系统到位的前提下,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是用户关注的关键点,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服务是能够将上述基础建设发挥到最大化效应的主要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满意度”。
    当然,客户是否能感受到这种服务也很重要。
    前不久,中化物产的老总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意外地看到了本公司在该港堆存货物的标识牌,便大发感慨:“我只有在日照港才看到自己货物的存放地点,可见那里细致周到的服务,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这位老总亲自指示属下业务部门,今后凡是到山东口岸接卸的进口铁矿石,从此只走日照港。
洞开腹地的“胃口”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现代港口正朝着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发展,港口之间的竞争正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腹地建立供应链关系是当前沿海港口解决货源困境的必然出路。
    日照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腹地涉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广阔的中西部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5。
    利用这一优势,日照港以适应腹地重大产业布局需求为目标,在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集装箱运输和港口物流等方面,积极与港口物流业务链上下游的省内外大型企业加强合作,构建起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网络。
    为此,日照港挺进中原、连线西部。为提高服务鲁南、沿桥和沿黄经济带的能力,他们先后在济宁、临沂、长沙、太原、乌鲁木齐、西安、郑州等地举行业务推介会,还在中西部地区建立起一个个“内陆港”,这让日照港的服务直接延伸到广阔的中西部地区。
    根据不同的货种特点,他们还对中西部地区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开设“VIP通道”,对重点客户和大客户实行“一对一”上门服务,全方位满足中西部广大客户对货物数量、货运质量、中转速度、物流成本等方面的需求。
    当前针对金融危机冲击港口、运力急剧下滑这一实际,日照港更加重视供应链物流网络的作用。
    主要承担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的日照港股份二公司,分四路撒开人马,最先奔赴港口纵深经济腹地,驻扎各大钢企现场办公、洽谈业务。
    这样的措施在港口外贸铁矿石运输由历史高点快速跌入低谷的关键时刻收到了明显成效。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首次与日照港合作就一船转运了16万吨进口铁矿石,并与该港达成了中长期战略合作意向。更让日照港员工自豪的是,与南方沿海矿石大港宁波北仑港仅有一墙之隔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以及靠近江苏连云港的江苏丰立集团有限公司,也都纷纷舍近求远来该港中转进口铁矿砂和精矿粉。
    同时,日照港还加大了对河北、山东钢企资源的争夺力度。日照港当前约有60%的铁矿石销往山东、河北腹地,因为这些地方的中小型钢厂经营较为灵活,第一波去库存化结束之后复产明显。日照港集团范经理对《现代物流报》透露,日照港正在规划一条“南通道”,线路大致为山西—河南北部—山东—兖州—日照。“这样就把山东、河北南部的客户全部包括进来了,客户还会增加。”
    今年一季度,日照港铁矿石运输量.刷新月度接卸新记录,铁矿石进口量继续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同比增长16.2%。
    国际物流学会委员王凌峰认为,日照港适应港口腹地重大产业布局需求,积极与腹地企业互动,形成了港口物流链与腹地产业链双向延伸的链条。这种做法很有现实意义。他认为,港口应加强与供应链中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协调。这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为客户带来增值服务,同时也将提升港口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