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干线公路近三年发展扫描

2009-4-16 11:0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全省公路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交通发展、深化交通改革的重大决策,积极践行“三个服务”工作理念,坚持改革发展两不误,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强基础,以服务上水平,积极推进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加大公路养护投资,全面实现了干线公路“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三年上台阶”的目标,为“十一五”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三心品牌”理念为全面提高陕西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结合全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际,创新理念,积极调整养护管理工作思路。 
  树立了大公路、大养护的行业管理理念。理顺了省公路局—市交通局(收费公路企业)—公路管理局的公路养护与管理行业工作关系,强化了省公路局的行业监管理职能,按照陕西省公路管理行业工作规程,明确了各级交通部门、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企业在公路养护与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工作联系和工作程序。强化了公路养护的基础性地位,从思想上、工作上、资金安排上,将养护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三年多来,陕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有路必管,有路必养。 
  以对公路行业的产业属性、公路产品的公共属性认知为切入点,以提高公共提供服务质量为追求,创新树立了用心的公路产品、精心的公路养护、尽心的公路服务——这一“陕西公路三心品牌”工作目标,通过养护管理示范路的实施,总结出了实现陕西公路管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措施“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实现了养护观念从“养坏路向养好路”的转变,养护方式从“发现病害、处理病害、疲于维修”的被动性、突击性、分散型向主动性、预防性、集约型转变,养护任务从计划管理向合同管理转变,为打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翻身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树立了资源节约,和谐公路的环保理念。大力推广“旧沥青路面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旧水泥砼路面就地碎石化再生基层”等技术,充分利用旧路资源,降低养护大修与改造成本;积极引进推广骨架护坡、窗孔护面墙、三维网植草防护等技术恢复边坡植被,尽可能修复公路建设过程对沿线环境的破坏。加强同步碎石封层、微表处、路面灌缝等预防性养护措施,延长公路全寿命周期。以提供安全通行的公路交通条件为基础,以“路中精细、路侧宽容、路外和谐”作为日常养护工作目标,努力展现公路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的自身之美,展现公路人的人文关怀,展现人、车、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打造合格公路产品变“尽铁打镰”为“按需投入”,不断加大公路养护投入,连续三年干线公路养护投入超过32亿元,通过实施“以强化路面养护为中心的全面养护工程,以危桥险路治理为重点的公路安保工程,以机械化和信息化为重点的养护技术创新工程,以提高通行能力为重点的公路畅通工程,以绿化美化和资源节约为重点的公路环境优化工程,以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为核心的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工程”六大养护工程,提高了全省公路路况质量和公路安全通行能力。 
  建立完善了“政府监督、行业监管、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设计监控”的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夯实了各级管理单位的职责,加强过程质量监管,加大检查和问责力度,引进第三方检测单位,组织召开了不同层面的质量工作会议,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提高了全员质量意识,养护工程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三年来省局组织和市质监站检测养护工程合格率100%,单点合格率85%以上。 
  以养护管理示范路为引领,切实加强精细化养护,细化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排水、沿线设施、绿化等养护作业标准,科学制定养护方案,改进养护工艺,规范养护操作,统一质量要求,以路面养护为中心,,建成养护管理示范路3417公里,干线公路好路率由2005年底的85%提高到目前的87.45%,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感、便捷感、舒适感明显增强。 
  养护管理更加规范完善了全省公路管理体制,重构了公路养护生产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结合全省公路管理体制的理顺,明确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工作联系与工作程序,出台了四个上位,七个下位管理办法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全面推行“省公路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县公路段”四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配合养护机制改革,确立了“养管分离、合同管理、量化考核、计量支付”的养护管理新机制,积极推行公路管理局与机械化养护中心、县公路段与养护道班两级合同管理,结合养护管理示范路养管挂牌制度的推行,确保管理到位,责任到人;制定了全省统一的干线公路养护生产质量管理框架,进一步细化了养护生产的工作要求、质量标准、管理流程与考核办法,建立了“县段自检、管理局核查、市局巡查,省局督查、社会监督、综合评价”的养护质量考评体系。 
  公路环境有效改善组织开展全省公路路产登记调查,实行路产档案管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类媒介,广泛宣传路政管理和治超法律法规,通过公路沿线公示路政管理责任人、路政事案举报电话,落实执法责任,有效保护路产路权。2006年至今,全省干线公路共查处违章案件10万余起,路政案件结案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收回路产损失赔补偿费3600多万元,路政管理明显加强。 
  各地紧紧依靠政府,充分调动沿线群众积极性,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行车环境显著改善。2006年至今,全省干线公路共拆除非公路标志牌8000余块,跨路龙门架120幅,违法建筑1346处,封闭不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平交道口206处,清除公路两侧垃圾堆放场1万余处,收回公路用地12116平方米,取缔马路市场781处。 
  准确把握治超工作薄弱环节,建立健全干线公路治超网络;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开展省界劝返、源头监管、盲区治理等多个专项治理活动;创新工作措施,利用收费站实施联动治超,开展桥梁治超,始终保持强势攻坚、强力推进的高压态势,治超工作取得了根本性突破,工作经验得到全国治超办的肯定和推广,干线公路超限超载率稳定控制在3%以内。 
  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结合现代交通发展,不断强化干线公路公共服务职能,拓展服务领域,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出行需求。 
  按照“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原则,尝试在干线公路依托沿线道班建设了22个为司乘人员提供住宿、医疗、旅游、加油、车辆修理、餐饮服务、人车救助、路况查询等社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停车、加水、洗车、入厕、休息等实体服务为一体的干线公路综合服务区,展现了“陕西公路” 
  服务品牌形象。 
  成立路网调度机构,完善路况信息服务组织体系,统一信息收集与发布,仅2008年间就圆满完成了公路水毁、清明祭祖、抗震救灾、奥运火炬传递等重大事件和活动的交通流调度工作,提升了公路出行信息服务能力。 
  积极应对灾害,及时启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抢通受灾受阻公路,夺取了破冰除雪和抗震救灾两次公路保畅战役的胜利。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受到党中央、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年来,全体公路人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取得了改革发展“双丰收”,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赞扬,公路行业地位、形象明显提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