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2009-4-1 14:2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2008年9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逐步加深。正在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运输、仓储等物流相关企业蔓延、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扩散,带来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压力:
一是实物量增速回落,需求急剧减少的压力。据统计,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幅度分别比2007年回落6.7和1.9个百分点;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幅度分别比2007年回落1.7和10.2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物流需求继续延续了下降趋势。如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大客户减产、停产,物流需求明显收缩。顺丰速运 (集团)大客户流失率为上年同期的2.6倍。2009年1月份,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由于流通不畅,有色金属和煤炭库存量同比上升76%和97%。
二是企业经营困难,效益普遍下滑的压力。从部分重点企业反映的情况看,自2008年10月以后营业收入普遍下滑。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2008年10月开始,前十位客户物流量同比下降30%以上。2009年1月份,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同比下降20%;宅急送总公司同比下降57%。大多数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有些地区的部分企业开始退出物流行业。
三是资金短缺,投资不足的压力。一方面,客户延长账期,物流企业垫付资金回笼放慢;另一方面,部分上游客户破产倒闭或恶意逃债,物流企业坏账风险加大。许多物流企业当期经营难以为继,原定投资计划放缓或放弃,对后续发展留下隐患。如进驻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的部分企业推迟、撤走或撤销增资计划。中远物流2008年新增流动资金缺口为10亿元,被迫放缓物流核心资源及IT投资计划。
四是外资企业恶意竞争,国内产业安全的压力。个别外资物流企业借机逆市低价倾销,对处于发展期的国内物流企业形成直接威胁。一些外资企业借机收购困境中的国内物流企业,对国内产业安全形成压力。
物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
八项政策建议
第一,财政支持政策。 (一)重点支持列入规划,涉及全国性、区域性的物流园区,城市公共配送体系和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尽快形成物流网络体系。 (二)提出现有物流设施更新改造计划,通过财政政策导向,淘汰老旧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促进物流业升级转型。 (三)给相关物流企业在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一定补贴;对进口先进物流技术和核心装备,给予贴息鼓励。 (四)对涉及全行业的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人才教育培训等工作加大支持力度。
第二,税收减免政策。 (一)加快推进营业税差额纳税改革试点,并研究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问题。 (二)对仓储、包装、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业务各环节,取消现行5%的营业税税率,参照现行运输业税率3%征收。 (三)仓储企业是带有一定公共服务性质的微利企业,但土地使用税从2007年起增长过快,企业难以承受。仓储企业土地使用税税率维持在2006年底的水平上。 (四)鉴于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严重困难,在过渡期内,对物流企业营业税、所得税采取减半征收或先征后返政策 (五)研究设计符合物流业网络化经营、一体化运作需要的专用发票。
第三,放宽融资政策。 (一)建立面向物流产业的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 (二)建立物流业融资担保体系,协助中小物流企业取得贷款。 (三)放宽物流企业融资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发行债券。
第四,便捷交通政策。 (一)全面清理过路过桥费收费线路、标准及收费期限。坚决停止不符合国家规定、地方自行确定的收费线路和项目;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线路和项目,在过渡期内减半征收。(二)研究解决物流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作业问题。(三)对于环保型车辆的更新改造费用,国家予以补贴政策。(四)研究解决轿车整车运输、大件运输等特种运输车辆的通行问题。(五)继续治理公路“三乱”,免除企业不合理负担。
第五,结构调整政策。 (一)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网络化经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重点物流企业,要允许总部统一登记、统一纳税、异地经营。 (二)要鼓励大型优秀物流企业通过资产划转、增资扩股、加盟连锁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兼并整合重组;同一母公司内部整合,可免除相关费用。
第六,土地使用政策。对符合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主要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质的物流园区 (基地、中心),适应多式联运需要的场站枢纽设施等项目,及利用旧仓库、旧厂房改造为物流项目的,主辅分离改制的物流企业使用原主体企业行政划拨土地的,优先安排土地供应指标,并适当降低税费。
第七,需求引导政策。要抓紧研究制定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制造企业、商贸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发挥物流业在扩大内需、振兴产业、调整结构、促进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第八,产业安全政策。 (一)加强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针对个别外资快递企业借机逆市低价倾销国内快递物流服务,国家有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尽快启动立案调查程序,制止这种违法行为对我国物流市场的破坏。 (二)针对一些外资企业借机收购国内物流企业,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谨慎决断。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参与并购重组,保持国内企业对物流战略资源的掌控能力。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