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国际国内海运运价情报

2009-3-26 11:2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月份,国际干散货、集装箱运输市场似乎出现了一丝回暖的迹象,但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国际航运市场“春天的来临”还言之尚早。   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率先复苏
  2月28日,波交所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报收于1986点, 较上月上涨86%,较去年同期下降74%。其中:海岬型船2963点,较上月上涨50%;巴拿马型船1542点,较上月上涨94%;大灵便型船1529点,较上月上涨199%。
  2月份, BDI急剧回升,涨幅接近九成,最高曾突破2000点达到2099点。三大船型运价全面暴涨,前期相对滞后的大灵便型船运价实现了补涨,涨幅达到2倍,而巴拿马型船也接近翻番,最少的海岬型船运价也超过50%。考虑到当前的诸多经营低成本,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处于40美元/桶低位,占成本较大的燃油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下降了大半,大部分公司运营已达到或超过赢亏平衡点,市场恢复速度之快超出业内人士预期,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率先复苏。
  但在市场强劲反弹的同时,后期上攻的能量渐显不足。2月初,BDI短短7个交易日从1099点,飙升到2月10日的2055点,涨幅达87%,但随后围绕2000点进行了较长时间盘整,直到月底最后一个交易日报收于1986点,还较前期高点下降3.4%,显示后期上涨动力明显不足。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后市如何发展,还取决于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增长能否延续。
  2月27日,与中国相关航线的铁矿石运价均出现大幅上涨:巴西至中国22美元/吨,较上月上涨5.2美元,增幅为31%;澳大利亚至中国8美元/吨,较上月上涨2.2美元,增幅为38%。
  国际原油运价大幅回落
  2月27日,波交所国际原油综合运价指数报收于601点,较上月下降1.6%;最低573点,最高602点,平均590点,较上月下降18%。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最新发布的月度报告中,进一步大幅调低了2009年的石油需求预期,认为2009年石油需求将下降58万桶/日,至8513万桶/日。但3月份欧佩克会议可能作出进一步减产的预期,对低位油价有一定的支撑。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在40美元-45美元/吨区间窄幅波动。2月27日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报收于45美元/桶,与上月基本持平。
  冬季渐去, 2月份原油贸易量继续下滑。当前金融危机仍未见底,油价在低位盘整多月,仍没有任何上升的迹象,先前推动运价上涨主要因素的超级油轮(VLCC),继续作为海上“仓库”的热潮开始消退,前期租入的一些VLCC船,由于租期已到,运力开始零星释放,对市场构成一定压力。在需求没有提升,而运力有所增多的负面效应下,国际油运指数震荡向下。三大主力船型平均运价均呈现较大幅度下跌,其中, VLCC日均租金3.5万美元,较上月下降23%;苏伊士型油轮日均租金2.9万美元,较上月下降29%;阿芙拉型油轮日均租金1.6万美元,较上月下降32%。8月份的波斯湾东行远期合约仍维持WS37低位,市场对后市仍不容乐观。
  2月27日,与中国相关的VLCC两条航线运价涨跌互现:波斯湾东行报收于WS47.2,较上月上涨9.8%,最高WS52,最低WS38。西非至中国报收于WS52.4,较上月下降15.5%,最高WS62,最低WS52。
  国际集装箱运价下降速度放缓
  2月27日,上海航交所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于875点,较上月下降1.9%,同比下降16.4%。
 进入3月份传统淡季,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延续跌势,中旬随着工厂基本复工,货量小幅回升,运价止跌企稳,并在下旬迎来了4个月来的第一次反弹。虽然反弹力度不大,但在全球经济仍继续恶化,贸易量萎缩的背景下,却透出了一丝暖意,很不寻常。此次止跌企稳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行业的自救措施,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前运价。但能否守住此底线,仍受制于内外诸多因素,特别是大约百万TEU的闲置运力,其相当于全球集装箱船运力的8.8%,对今后运价形成巨大压力。 
  欧洲航线:1月份,我国对欧盟贸易下降18.7%,昔日的黄金航线,如今成了金融危机重灾区,也是自救力度最大的航线。经过撤、并线,伴随着节后货量缓慢回升,欧洲线平均舱位率从月初的60%-70%,上升为月底的90%,运价指数也在820点上方震荡,不再下滑。
  2月27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至欧洲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820点,较上月下降3.4%。
  北美航线:2月份,金融危机依旧在深入恶化,破产企业增多,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历史新低,需求进一步萎缩,1月份,我国对美贸易下降了15.2%。美西、美东航线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均降至70%左右,部分船公司美西航线运价已降至1200美元/FEU,美东航线也仅有2600美元/FEU,基本上均在底部区域,下跌空间有限。
  2月27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至美西、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997点、1304点,与上月基本持平。
  日本航线:1月份日本工业产出较前1个月下降10%,创历史最大单月跌幅,并已连续4个月下滑,经济趋向恶化。1月份,我国对日贸易下降了28%,下降幅度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货源不足,导致2月份舱位利用率不足70%,再加上竞争激烈,运价震荡下行,2月27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694点,较上月下降5.4%。
  沿海散货运价持续低迷
  2月28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沿海(散货)运价指数报收于1080点,较上月下降8.4%,同比下降56.4%。
  受困于国内需求萎缩及外贸煤炭增多,国内沿海散货市场运价单边下跌,进入2月份,仍没有任何见底迹象。受外贸需求下降影响,正月十五过后,长三角、珠三角南方城市工厂开工率依旧不足,用电量回升缓慢。电厂煤炭库存普遍大于3周以上,电厂进煤的意愿较低。数据显示,2月份北方主要煤炭装运港口下水煤炭降幅较大,需求极其低迷。其次是外贸煤炭进口冲击国内航运市场。根据环球煤炭电子交易平台数据显示,2月27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指数为65美元/吨,加上运费已低于秦皇岛煤炭平仓价格人民币585元-600元/吨。虽然电厂大规模进口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期内已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冲击。据广州海关统计, 1月份经广东口岸进口煤炭91.1万吨,比去年12月进口量增长39%。出于得到更多的博弈筹码,5家电力集团正设法进口更多的煤炭。需求不振,导致无货可运的船舶增多,运价继续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月25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煤炭运价指数1150点,较上月下降11%,其中秦皇岛到广州煤炭运价报收为35元/吨,较上月下降2元/吨;秦皇岛到上海运价28元/吨、较上月下降6元/吨。
  由于近期外贸铁矿石进口持续旺盛,一波盖过一波,二程矿船出现紧张,运价继续大幅上扬,金属矿石运价指数报收1167点,较上月上涨23%;而沿海粮食运输由于玉米交易平淡,运价继续下降,粮食运价指数报收658点,较上月下降8%。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