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依据政策导向加快产业调整和振兴

2009-3-25 22: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对话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岚 
人物简介 
李岚 
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市决策咨询委委员。先后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多年从事经济问题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省委、省政府交办的重大研究任务。 
今年,从国 
家到地方"保增长"的任务可谓都比较艰巨,国家继出台4万亿扩大内需的政策之后,又制定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于河北,包括石家庄在内,应该怎样根据这些"利好"政策导向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体到企业又该如何做呢?日前,记者采访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岚。 
"规划"应不仅着眼于 
度过当前危机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备受关注,目前,这些规划的一些具体振兴项目正在落实当中。您认为这些规划从短期、长期不同角度看有何重要意义,这些规划导向侧重点在哪里? 
李岚: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包括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产业十大产业。这是国家采取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的宏观调控措施之一,也是远近结合和标本兼治的规划。十大产业中,九大产业是工业, 
其增加值占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总额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一。从我省看,这九大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高于8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十大产业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关系财政和税收的增长,关系到目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和棘手的"三农"问题的解决,进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这些行业都在近些年出现了产能扩张过快、供给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结构不合理,低端耗能和污染严重等问题,有些产业由于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冲击。从我省来看,钢铁、石化、轻工、纺织等传统支柱行业产业,存在着发展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环境污染重的问题。而代表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向的装备制造,在工业中的份额较小。信息产业和物流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对其它产业的影响带动不足。因此只有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调整的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才能为经济的振兴增加动力。因此,十大产业领域调整和振兴规划既是度过当前危机、又是促进未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规划。 
这些规划都提出了行业发展的导向性意见。包括行业发展、就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污染物排放、行业战略重组等方面的目标;提出了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方向、任务和工程;提出了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革和布局优化、产业高技术化的办法。 
石家庄应做大做强 
有"带动作用"的产业 
记者:十大产业当中,河北涉及不少,以石家庄为例,纺织、钢铁、轻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都包含在内,这些产业调整和优化的任务都不轻,应该怎么办呢? 
李岚:据了解,我省和石家庄市都在起草贯彻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符合本地的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可以预见,国家和省、市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将有助于推动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我省和石家庄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高、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重、竞争能力弱等问题。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资源依赖型的工业为主导,产业升级、产品更替速度缓慢。尤其是全省钢铁工业一业独大,产量虽居全国第一,但钢铁行业的规模效益较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纺织是石家庄传统优势行业,面临着改造升级的繁重任务。代表着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和方向的装备制造业比重较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都是我省和石家庄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重大。因此,石家庄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和导向性较强的产业振兴规划,推动石家庄的产业发展。 
说到石家庄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思路,我想谈几点看法。第一,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作为河北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应借助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等对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产业,发挥省会城市的人才、技术、区位等优势;石家庄具有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良好基础,应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石家庄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有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应重点培植几个物流园区,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 
第二,钢铁产业要有选择、有限制地发展,支持国内短缺的钢铁产品生产,限制长线产品的生产,调整钢铁的不合理布局。从石家庄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严格控制在市区和生态敏感区发展污染重和消耗资源多的产品生产,甚至可以考虑彻底搬迁和取缔这类企业的生产。 
第三,对于石家庄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和轻工,要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重点培育民营纺织和轻工企业,使之成为石家庄纺织和轻工产业的增长点,在安排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技术创新为手段 
调整产品结构和培育自主品牌 
记者:对于企业而言,眼下,有的日子非常困难,有的日子稍微好些,还有些已经初步尝到了之前依靠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的甜头。不管怎样,现在有好政策,以石家庄为例,还有城市"三年大变样"、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等机遇,企业应该怎样把结构调整、优化的文章做得更好? 
李岚:"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性特点,就是支持以技术创新为手段调整产品结构、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培育自主知名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处在发展的低迷阶段,要使行业和企业走出困境,就要依靠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还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有自主产权的名牌。 
我们可以研究一下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受这次金融危机影响倒闭的教训。广东有3万多家玩具实体企业,80%的企业完全依靠外部市场的代加工订单生存,欧美市场占的份额很大,受金融风暴的巨大打击,导致了广东外向型企业不景气。主要原因是政府和企业盲目追求外资、出口、产值及其短缺加工收入的错误理念所致,也是产品缺少多元化的市场分布、缺少自主品牌和技术创新的恶果。广东现在正在反思并积极转型自创品牌。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这就是:一是注重自创品牌,二是强调科技创新,这也是石家庄的企业家们应该把握的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石家庄面临着一个加快发展的机遇,就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大变样、加快推进城镇化等战略思路实施的发展机遇。在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中,石家庄要解决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石家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东北工业区,既不适应现代工业发展需要,也已成为城市的重要污染源。要结合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新形势,加快推进东部工业新区建设和东北工业区整体改造。企业搬迁,不是简单的异地重建,要把产品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按照工业新区建设的要求,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技术升级,在实现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中,实现石家庄工业发展水平的新跨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