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的鱼米之乡

2009-3-16 13: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提起江苏,你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是的,江南、鱼米、水乡。吴越文化在这里诞生,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在这里孕育,在中国文化发展版图上,江苏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千年富庶、人文渊薮,千年历史长河,江苏的朦胧烟雨像一块盾牌,守卫、发展着华夏文化极其精彩的部分。因为江苏,华夏文化多了一分优美,是否,这也拜赐于水的上善之灵动呢?上善若水,千年江苏也正是在水的沁润下生生不息。大江、河渠、湖泊、海路构成的水路、漕运,非但使江苏成为全国最富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且世世代代浸染着这里人们的生活情操,滋养出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志士豪杰。 
  以致后来“江南”成为富庶的代名词而广泛被其他地区引用,代以象征地区繁荣、人文昌盛。 
  今天我们再看江苏,曾经的富庶风韵犹在,随着改革开放潮起,江苏再立经济发展潮头,继续着中国经济大省的传奇,一座座工业园区鹊起,一座座城市连绵成片。相同的是这块土地上的烟雨,不同的是昔日的纵横水路跃升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铁路、港口。 
  这是多么有趣的对比呢。 
  古时,漕运的兴旺曾经带起了扬州城天下第一的繁荣,水路纵横交错,处处桑梓鱼米,苏湖熟、天下足,资本主义亦在此萌芽。时至今日,漕运虽衰,陆路、海路、空路等综合型交通点燃了江苏迈进新世纪、续写繁荣的火种,推动着当代商业文明、人文的不断发展。江苏,两种不同的时空,就像拥有两张神似的网络,一个是水网,一个是路网,两张网络拥有着树木般刚练的生长力。在水网上,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魄力,有六朝古都南京,有烟花三月的扬州,有李白、白居易、李清照的诗词,有顾恺之、米芾、唐寅、郑燮等人的书画,有昆曲,有苏州园林,有多如繁星的进士、状元,有数不清的著作、思想和事件。在路网上,则有象征着时代钢铁精神的南京长江大桥,有改革开放的春风,有无数的现代化工厂、招商引资发展项目。而水网与路网叠加起来的现在,江苏的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产业等正生机勃勃地成长着,秉承着吴、汉文化的风韵,用新时代的另一种形式叙写着千年富庶的传奇。 
  这水路与公路的对话,正是江苏的过去与现代的对话,也是华夏与世界的对话。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