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钢铁业一时难“牛”

2009-2-27 4:3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王京发自上海
    尽管进入1月份之后,在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国内钢铁行业迎来了短暂 “小阳春”天气,但好景并不长,由于对节后市场的过度心理预期,大量钢厂开始盲目复产以致钢铁业重蹈产能过剩覆辙。
    “究其原因,钢厂产能释放太快,是今年钢铁业再度疲软的症结所在。”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在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先前对经济利好政策抱以太大幻想,从而造成市场回暖强烈预期,出现了钢贸商纷纷囤货的错误迹象。
    据一些囤货的钢贸商反映,往常每年年初都会有一波大行情出现,提前囤些货是必不可少的,但万万没想到今年这波行情如此之短,而且比往年要小的多。记者初步统计显示,此波行情仅仅维持了9个星期左右,整个钢铁业涨幅近40%。期间,国内市场上热卷板价格从2780元/吨涨至4050元/吨。
    鉴于上述情形,任庆平认为,一方面,当前国内钢铁行业依然尚未摆脱2008年后半年的钢市走跌 “风暴”,加之后来各地方的隐形保护政策,催逼了本来就有着复产冲动的钢厂进行盲目性大规模复产。然而,国内需求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可观,一时期形成钢铁业供求严重失衡,加剧了国内钢厂再度疲软。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钢铁行业总体产能仍显过剩,去年中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左右,产能过剩约1.6亿吨。
    另一方面,国内钢铁业持续走低的同时,国际市场也更加显现出萎缩态势。因受到去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巴西、乌克兰等部分国家钢铁业惨遭的冲击更为深远。
    针对2009年中国钢铁业大势,任庆平预测,总体仍将供大于求,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尤其中厚板、热轧卷板、H型钢等。另外,因钢材价格或将持续围绕成本小幅震荡,钢铁生产、贸易企业要尽量压低库存,以降低风险。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近日表示,我国2009年钢铁产量将明显低于2008年,预计将在4.9亿~5亿吨之间波动。这或将成为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的首次下降,而钢材出口方面也将明显下降。从总体看来,国家扩大内需的整体态势当前仍只在推进当中,国内钢铁需求能否与去年钢材消费总量持平,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对此,任庆平建议国内钢结构生产企业,今年可以利用我国钢材资源充足和价格低廉的优势,尽量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成本,积极承揽国内外项目工程。至于材料预算方面不能再像以前为防止涨价风险而将成本放大30%,相反,在当前市场价格基础上加10%即可保证没有太大风险,并以此增加自己的价格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