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为何持续回落?专家:中国经济回稳曙光初现
2009-2-25 15: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CPI和PPI数据在同一天公布,这有助于人们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判断。综合近期有关方面公布的一些数据以及其他信息分析,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呈回稳迹象:曙光初现。但对中国经济是否出现通货紧缩,以及如何应对通货紧缩风险仍有不同看法。
从CPI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出需求层面正在回暖,因为2009年1月CPI1%的增长是在2008年1月CPI增长7.1%的高基数上增长的,因此并不算低。但这并不排除2009年春节提振消费的作用。这也正是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有回稳迹象的重要理由之一。2月发布的其他数据也支持了这种观点。2月公布的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该指数在2009年1月比2008年12月上升了4.1个百分点,达到45.3%,连续2个月呈现回升态势。由于春节原因,2009年1月比 2008年1月少5个工作日,比2008年12月少6个工作日,但1月外贸出口值比2008年同期增长6.8%,比2008年12月增长10.1%,实现贸易顺差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比上月多增1.2亿美元。此外,银行新增贷款大幅增加。数据显示,1月银行新增贷款突破16000亿元。从信贷转化成投资的角度,2009年初的信贷大幅增加,为全年投资增长奠定了基础。信贷年初的投放,也为货币周转带来的乘数效应打开了空间。2009年初,我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都出现环比反弹。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星星之火”已经出现。
当然,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CPI,主要因为这一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系指总物价或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货币供应超常规增长,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投资和消费需求过旺,社会信用膨胀,生产过热。这是大家较为熟悉的一种经济现象。
而通货紧缩则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地持续下跌,而非局部地、暂时性地下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通货紧缩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通货紧缩会导致许多企业微利甚至亏损;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加;市场需求量下降,导致部分企业或者关门,或者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农产品销售发生困难,造成广大农民增收缓慢;使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缺少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甚至还存在较大阻力;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还会导致财政税收减少等。对于通货紧缩如果不及时治理或者治理不力,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下,针对CPI增幅的持续回落,学界、业界普遍担忧出现通货紧缩不无道理。一些专家认为,剔除食品价格以及春节因素的影响,我国通货紧缩压力并未有明显减弱。通货紧缩仍是中国经济未来要面对的最大风险。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短期来看,通货紧缩的风险在增加,甚至到2009年上半年CPI指数还会延续低位或出现负增长,但2009年全年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因为长期通货紧缩发生的条件是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减少,而中国这种长期通货紧缩的条件并不存在。正如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所说,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正在进行中的资源能源价格改革、国际普遍的零利率现状和全球能源需求等众多问题,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将逐步推高下半年物价数据,2009年的中国CPI和PPI数据不可能出现持续回落,通货紧缩的局面将在下半年发生改变。
尽管2009年中国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但从1月CPI的走势来看,为了防范通货紧缩风险,我们仍应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来防范和抑制严重通货紧缩的发生。一些学者认为,尽管通货紧缩有可能来临,但降低利率可以降低通货紧缩的预期,未来利率可降的空间还比较大。降息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也能减轻消费者负担。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由于CPI不断下降,我国已连续3个月保持正利率,加上近一段时间以来银行贷款增速惊人,因此短期内没有必要再度大幅降息。笔者认为,CPI走势不应作为调整利率的唯一指标,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短期没有必要大幅降息,但更多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仍然值得期待。除货币政策外,财政政策方面,我国增加赤字、扩大财政支出的空间仍很大,扩大内需、刺激出口、增加就业等其他各项政策措施也应寄予厚望。
防范和抑制通货紧缩的最主要的方面是扩大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重于投资,扩大内需靠投资更应靠消费,扩大内需关键在于启动消费。毋庸置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立足点在于扩大内需,但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则在于扩大消费需求。启动内需要启动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要刺激消费增长,这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立足于扩大内需的着力点。
因此,积极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一方面要继续扩大投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紧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要扩大投资性的需求,而且要注重最终消费需求;不仅要通过投资来解决就业问题,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要通过结构调整,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来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还要鼓励消费,培育消费,引导消费,保护消费,提高最终消费率。这样的话,CPI的持续回落就可以遏止,通货紧缩就不可能发生,中国的经济增长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持久的支撑。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