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物流园区“一日游”

2009-2-25 1:2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综合编辑
    “一日游”的来由
    国内的保税物流园区 “一日游”实质上是 “香港一日游”在国内的替代品。 “一日游”的业务模式较正规的称法应为国货出口复进口,实际上就是物流园区外的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至园区,在园区内的仓库堆存或进行一些简单的增值加工服务,在完成进口通关手续后复进口至国内的货物流转模式。由于得到园区海关和检验检疫的大力支持,使许多货物在一天内就能够办理完毕所有的通关和查验手续,因此俗称为 “一日游”。
    例如,在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功成和云达电子是两家普通的消费电子厂商。前者是一家液晶面板生产厂,后者则是一家电子组装厂。它们同属一条供应链,在加工区内比邻而居。不过,近在咫尺的两家公司要进行贸易,长久以来却必须绕道境外才能进行。作为典型的出口加工型企业,他们之间如果进行直接贸易,必须遵从一种被称作 “深加工结转”(适用于两家出口加工企业之间的贸易,上游卖家的成品,是下游买家的物料)的海关规则。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一直采取鼓励加工贸易的发展,明确规定用于出口的成品,其所用料件可以事先不缴关税和增值税。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代价,是必须进入海关严厉而繁复的监管程序,以便与不享受优惠政策的内贸相区分。在上下游进行 “深加工结转”时,如选择最便捷的货物直送,两家的交易会被认定是内贸交易。因此,功成产品的料件会被要求一一补税。而下家云达电子,会因进料是来自国内,而被事先征税,待货品出国才能把税退还,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资金占压。事实上,两家企业可被视为一家 “两头在外”的大工厂,只因为一道物流工序,就不能享受保税优惠政策,的确有些冤!而在专业日益细分的今天,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例如,一台液晶显示器的装配焊接需要11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会是一个工厂的主业。
    对于出口加工企业来说,香港就是一台给予货物合法身份的转换器。从内地到香港算外销,从香港进来算进口,通过香港的搭桥,贸易的上下游都是境外企业,完全符合内地的海关政策。此外,香港作为自由港,对任何货物的出入港以及港内销售,都不征收关税、增值税。企业需要做的只是在香港注册一个公司,就能安然在一天之内把货物“出口复进口”。要形容这个流程,“游”字再传神不过。
    保税物流园 “一日游”
    2004年4月,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正式投入运营。设计中的保税物流园区设定了四大功能,分别是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园区允许实现入区退税,放开货币和监管的多重限制。嗅觉敏锐的出口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第一眼就看到了园区政策和一日游的切合点。
    保税物流园满足了一日游的一切要件:货物进区立即退税,而且区内企业无论什么性质,都享受统一的税费政策和市场准入待遇。许多针对国内企业收取的监管费用和在货代、船代等方面的限制都取消了。
    企业只需与物流园区内的注册公司进行合作,在上游,货物进区就视同出口,可以立即退税。而下游企业只需从园区进口货物,拿到发票,向海关以 “进料加工”理由申报,就能享受进口料件免缴关税、增值税的待遇。
    链接:保税物流园区 “一日游”实际操作:A企业出口货物 (此时收货方为区内注册企业),入区报关、报检 (园区海关),办理退税、核销等相关手续,提前获得退税联,货物在区内可进行流通性加工、集拼、包装、刷唛头等相关程序,出口备案 (园区海关),运输、配送至国外客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