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的趋势和特点

2009-2-23 12:3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保定市商业银行 李波
    当前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业加大了金融创新的力度,创新业务发展迅速,金融创新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第一,金融监管的自由化与国际化。由于金融创新,使当前的全球金融监管出现自由化倾向,同样由于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在不断加大,各国政府的金融监管更注重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外资金融机构广泛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将直接带来创新业务,由此带来竞争的加剧也将迫使国内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同时,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管制必将趋于放松,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毋庸置疑,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发展高潮期,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金融业务多元化。随着2006年金融产品创新的开展以及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主要表现为银证银保等业务领域的交叉销售,混业经营的潮流已经显现出来。当前世界各国金融业普遍呈现出业务多元化的趋势,据统计,全球有50多个国家允许银行经营证券业务,30多个国家允许银行经营保险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通过组建金融集团设立基金公司以及探索设立保险公司,尝试着银行资金的跨业流动,从2006年以来,工农中建交5家银行相继提出了设立保险公司的意向,2005年,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开展了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开发银行已经发行了100亿元以公司贷款为支持资产的证券化债券;建行发行了30.16亿元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资产的证券化债券,银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稳健探索跨业经营,拓展了业务领域,增强了资金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探索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综合经营已成为许多银行的发展需求。
    第三,金融活动国际化。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万亿美元,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也高达16.66万亿元,由于国内投资渠道相对狭窄,同时面临流动性过剩且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如何为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存款寻求投资机会以分散风险,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难点,在这种情况下,中资银行开展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引导国内资金投向国外安全稳定的金融产品。截至目前,已有8家中资商业银行、5家外资银行内地分行获准开办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这使我国资本进入了国际市场,优化了中资银行的业务结构,同时,还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境外投资经验,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融入国际金融体系,资本的跨境流动必将更加活跃。
    第四,金融交易电子化。现代金融具有时效性和迅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开发高效、安全、稳定的电子金融服务平台。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迅猛发展,我国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开办了电子银行业务,已初步形成了以互联网电话和手机为渠道,包含信息查询支付结算和投资交易等多种功能,覆盖企业个人用户的电子银行网络,银行卡作为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工具,受到金融消费者的青睐,银行卡的发卡量成倍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卡量已经超过10亿张,信用卡在这几年也快速增加,已达5000万张,金融服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便利信息交流与资金融通,更将为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金融产品复杂化。为了规避自身风险以及满足客户投资与避险需求,商业银行开展了自营和代客的衍生品交易业务。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衍生产品,不仅包括期权期货和掉期等衍生品工具,还推出了与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和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票据,以及其他复合型金融工具,这些产品的推出,提升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但是,由于产品结构日益复杂,潜在风险也不断增大,这就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价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六,金融服务个性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个人财富积累,为商业银行开展财富管理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提供针对特定客户 “量身定做”的财务规划,投资分析和私人银行等个性化服务。
    第七,金融机构同质化。由于金融机构在业务形式和组织机构上的不断创新,使得银行与保险信托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界限逐渐变得越来越不清楚,各国的金融机构正由分业经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