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出口何时转暖

2009-2-19 17:3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霍云新
    2008年中国钢铁出口结束了快速增长期,开始进入结构调整阶段。在进入到2009年以来,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的外需减少仍然制约着中国的钢铁出口,严峻的形势一时之间很难得到改观。在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钢铁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许多企业无奈削减了出口方面的业务,市场信心受到极大影响,钢铁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现在这种形势受以下几点的制约,影响的程度较为深远。
    一、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目前国际钢铁市场已经重新洗牌,中国钢铁产品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现中国产热卷板的主流报价在580~590美元/吨(FOB),国际市场的售价在400美元/吨以上,其他市场对我国报价在460美元/吨 (CFR中国主要港口);国标普通材质板坯出厂(主流钢厂)价格在3300元/吨左右,俄罗斯以及土耳其等国家对我国报价在375~400美元/吨(CFR中国主要港口);不断被拉大的价格差距使得出口无门,许多生产厂家和贸易商开始从国际市场进口大批资源。而这些没有到货或者在途资源无疑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国内市场也将受到拖累。
    二、金融危机导致的钢材有效需求急剧萎缩
    在中东,瑞士Schm idlin公司迪拜子公司的破产是导致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停建的主要原因。世界第一高楼的建设,无疑将带来强大的钢材需求,而且中东地区长久以来就是世界钢材贸易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现迪拜港内沿着海岸线停着一排排的船只,载着没人想要的钢材和水泥被困在那里。并不仅仅在中东,各个国家都在纷纷上演毁单现象,原因就是没有钢材需求了。随着企业的破产、项目的停建,大量工人开始返回自己的家乡,这些现象无不引起我们的担忧。
    三、贸易保护政策在全球蔓延
    在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各地以来,各个国家为了帮助国内钢铁企业走出困境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印度钢铁部近日提交财政部一份报告,报告建议将钢铁进口税由过去的5%提高到15%,此举明显是为了限制国外廉价钢铁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倾销;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土耳其和摩尔多瓦的线材于近期也作出反倾销初裁,对这些国家 (除土耳其)线材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0.5%,增速为入世7年来最低点,显然我国产品在美市场占有率下降。
    四、人民币升值又降低了中国钢材的出口竞争能力
    人民币升值的累计效应集中释放,直接削弱了我国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企业不得不上调出口价格,国际买家难于接受。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钢材出口191万吨,创下35个月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量新低。同比下降超过五成,环比下降近四成。另外,1月进口钢坯13万吨,同比上升550%,创3年新高。为此国内一些钢厂和贸易商开始呼吁政府提高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并降低钢材的出口关税,以重新恢复钢铁产品的出口优势,促进钢铁产品的出口。钢铁产品出口数量的减少将增加国内市场的供应,加剧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预计国家会很快上调出口退税率并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
    尽管2009年钢铁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但仍然有很多贸易公司和钢厂抱着谨慎、执著的态度观察市场、研究市场,从而寻找出口时机。近期进出口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值得大家去关注。
    一、2月份以来,无论是钢厂或贸易商都反映外盘数量有所增多。
    二、国外客户谈价积极性较高。
    三、国外客户给的意向采购价格尽管同中国价格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但是还是向中国价格不断靠拢。
    四、海运费有所上涨。
    尽管这几方面因素不足以促成出口市场的转暖,但是钢材出口从长期来看仍然是一块充满诱惑力的市场,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研究、去探讨。关于钢铁出口市场何时转暖的问题,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今年第二季度以后。至于出口市场如何演绎,我们将拭目以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