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 东莞瞄准内销

2009-2-14 14: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各地掌舵人 
  两会谈发展(二)
  “东莞去年内销总额有1600多亿元,增长了19.9%,接下来我们将会出台具体措施帮助东莞的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在去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中遭受了较大的冲击,一时间东莞也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昨日,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开幕,在外界一致认为今年经济形势将可能会更加严峻的背景之下,东莞如何应对?省人大代表、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小组讨论时多次讲到要帮扶企业走出目前困境,他随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莞将为来料加工企业减负,采取措施为他们拓展国内市场,同时,加快虎门港的建设,将东莞打造成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
  谈应对金融危机
  组织3级政府走访所有外资企业
  “坚定发展信心,这个非常关键。”以来料加工贸易为主的东莞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企业的订单就平均下降了30%。今年1月份,东莞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更是下降了44%。
  刘志庚表示,帮助企业树立发展信心很重要,“现在很多企业看不准形势,无法确定自己究竟该如何发展。”刘志庚介绍,东莞在去年底就已经组织市、镇、村3级政府走访了东莞所有的外资企业,“效果还不错。”
  从去年底开始,东莞出现了企业“走佬”的情况,商业交易出现了“信用危机”。“有不少企业因为害怕拿不到货款而有订单都不敢接。”刘志庚说。
  来料加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
  刘志庚表示,内销问题是相对于出口下降而提出来的。去年东莞内销达到1600多亿元,增幅19.9%,刘志庚表示东莞接下来将把帮助企业扩展内销当成一个重要问题来抓。“目前我们已经跟海关部门进行协商,对来料加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后需补交的设备税建议缓收,减轻愿意转换性质企业的负担,从而鼓励他们转型。”刘志庚说。
  除此之外,刘志庚告诉记者,东莞经贸部门今年将在全国各大城市组织大型的产品展销会,为企业的产品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内销。
  “外销市场也不能放弃,要开拓新兴市场。”刘志庚认为,企业要稳住日本欧美等传统市场,同时拓展东盟、东欧、非洲等地区市场,“这些地区市场也很适合东莞一些生产消费品的企业。”
  谈珠三角城市一体化
  如何突破城市壁垒?
  城际交通年票制是好切入点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要逐步实现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刘志庚认为:“首先是产业布局的一体化,然后是统一区号、车牌、工资,社保等等,这些可以先迈出相对简单的一步。当然,珠三角一体化最根本的还是经济一体化,这一点难度最大。”
  刘志庚表示,昨日有代表提出城市间的交通年票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松山湖如何进一步突破?
  将引进重大项目
  散裂中子源项目、华为通讯信息技术产业化这些大型项目进驻松山湖。《纲要》中也提到要重点发展东莞松山湖工业园,“松山湖要争取国家的支持,打造成一个高科技研发的技术平台。”刘志庚如此说。
  经典语录:
  “我们要扶持民营企业,但并不是‘撒胡椒面’一样,要选择优质企业来重点扶持。”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是我们手里的‘尚方宝剑’,特别是‘先行先试’4个字,我们要用好这把‘宝剑’。”
  谈东莞新发展
  东莞具备物流业城市条件
  春节之后,东莞的城市定位正悄然发生变化——“以信息化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和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和之前的定位相比,“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对此,刘志庚告诉记者,东莞具备成为物流业城市的条件和基础,“东莞有雄厚的产业在背后支持,一年有800万标准箱的货物要出口,而这些货物大多通过广州、深圳和香港的港口运往世界各地。”
  刘志庚表示,去年虎门港5、6号泊位的建成可以说是东莞最大的一件事,而随着虎门港建设速度加快,东莞的货物也将越来越多地从虎门出发,运往全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