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任务

2009-2-11 19:4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当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快速增长期,物流总需求增长很快,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准提高。物流业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日益明显。 
    从1978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物流这一概念,到2008年正好30年,这30年间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知识普及、实践起步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现代物流业的真正快速发展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一是物流业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加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使物流的总需求增长很快。二是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物流业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物流业的基础性支撑。三是物流企业快速成长。我国已形成由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外资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国有物流企业加快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民营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外资物流企业利用其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四是物流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准有所提高。农业物流,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与农产品(15.87,0.00,0.00%)物流得到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五是加强物流基础性设施建设,物流通道明显改善,物流信息化工程加速推进。六是物流标准化进程扎实推进。按《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300项左右物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现已完成《物流术语》、《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等基础性标准的制订。七是全方位推进物流人才教育工程。到2007年底,已有273所本科院校设立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200多所高职、1000多所中专开设物流专业,在校生达到50万。八是优化了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了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涉及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战略和规划。“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提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二)存在的问题 
    (1)我国物流业尚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三高”是指,一是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2007年中国为18.4%,而发达国家一般为8%至10%。说明我国物流成本较高,这与产业结构有关,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物流发展的空间很大。二是库存水平高。中国历年库存占当年GDP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左右,库存过高,占用资金多,资金周转速度慢,加大了生产与经营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三是管理费用高。我国物流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2007年为2.3%,而美国、日本均只有0.4%,这一问题反映我国物流的体制性和机制性约束,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现象依然存在,尚未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一低”即物流总体水平偏低,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物流人才、物流科技、物流企业等方面,我国物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2)有效物流需求与有效物流供给双不足。由于我国企业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物流外包速度较慢,要外包的大量是运输与仓储,物流的高端服务少,物流企业一般承接销售物流,很难进入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使物流企业都挤在运输与仓储环节恶性竞争。
所以我一直呼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业首先要在制造业突破。据我们研究,我国制造业传统物流、实物配送物流、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四世同堂”,物流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基本上还停留在自己采购、自己库存、自己销售、自己结算的模式。另外,物流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集中度低,从总体讲,一体化运作的水平差,功能单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少。 
    (3)在管理方面,有关部门并没有完全形成合力,管理费用较高,市场化不足,体制性约束仍较普遍。由于物流业刚兴起,物流企业是企业大家族中新的成员,如何管理这一产业,如何管理这种企业,正处于摸索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同的部门如何分工,形成合力是一个重要问题。 
    (4)目前我国物流业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工业物流以及相关联的商贸物流,而对农业物流、再生资源物流缺乏必要的关注。城乡一体化物流,不仅是把工业品送到农村,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在这方面,有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至于再生资源,我国可回收的品种多,数量大,如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汽车、废家电等等,这个领域空间很大,但需要工程物流的支撑,也需要财力支持。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我认为今后仍有6项任务要加速完成 
    一是要制订全国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基本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安全、便捷高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二是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港口建设、航空港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全国性物流园区以及物流示范工程建设,大宗商品物流基地与应急物流基地建设等等,都需要多元化投资。三是要打破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生产商业运作模式,把企业中的服务业分离出来,特别是把物流业分离出来。四是要加大力度,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一方面要创造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加速物流企业的优胜劣汰,形成一批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五是要积极探索科学管理物流业的途径,各部门形成合力,降低管理费用,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六是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虚心学习国外采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模式、技术与管理,先引进、消化、吸收,再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