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江阴的“联动”故事
2009-1-31 13:1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2003年初,江阴和靖江的一个大胆举动,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双方商定,在靖江设立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
如今,“两江联动”推行到第5个年头,2008年9月,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其列入“探索异地兴办联合开发区机制”的改革典型。
靖江,因为这块长三角改革试验田而倍受全国关注。
联动开发让靖江造船业做得更大
城际公交开通,让两地交流更频繁
企业开工拆迁户送花篮
——一条心联动
新扬子造船项目落户园区开工时,五星村五组拆迁户王金林、何宇成带着全组33个拆迁户的心意,将合伙买的花篮送到开工现场,至今还在园区被传为佳话。
园区办公室工作人员梁金华打开园区网站留言板给记者看,每天有20多位园区内网民留言。“签约的木材物流项目什么时候开工?”“我家所在的地方怎么还不拆迁?”盼开发、盼拆迁、盼发展成为老百姓的共同心愿。梁金华告诉记者,这是靖江群众思想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与五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园区里有一个大型住宅小区,是完全用江阴模式来建造的拆迁安置小区,80万平方米的建筑可容纳4万居民,名为“莲沁苑”,意为“连心”。每个住在里面的被征地农民,每月还可以拿到420元低保金。
其实,两市联动,并非突发奇想。
隔江相望的江阴与靖江,可谓“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接轨苏南,融入苏南,一直是靖江人的梦想。1999年江阴长江大桥竣工通车,天堑变通途,两市经济社会联系更为紧密,到2003年初,顺应跨江联动开发的滚滚潮流,靖江以主动积极姿态,借势深度融入苏南。双方签署联动开发协议已是水到渠成。
联动开发的最大意义,在于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交融的思路。在联动开发中,靖江人的思想观念逐渐与苏南接轨,想发展、求发展、干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靖江江阴两地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靖江江阴之间开通了城际公交车,往返两地市民平均每天有4000多人次,如今从原来的一条线路增加到两条线路,明年还将直接通往园区;
两地志愿者一同走上公交,开展“联动联心”文明乘车行动,向乘客发放资料,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沿江开发最新进展,引导市民礼貌让座、使用文明用语、不在车厢内吸烟、不乱扔杂物;
靖江先后有多批干部来到对岸,挂职锻炼,进行干部人事的“跨江联动”,他们扎入江阴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学招商技巧、谈判技术,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感悟江阴人发展经济的胆识和智慧,接受新思维和新观念的洗礼,有关部门、沿江各乡镇与江阴对口单位建立联系交流机制,靖江20家重点骨干企业几乎全都与江阴同行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萝卜当午饭,文件反面必须用过
——两个故事带来观念联动
园区里两个企业老总的小故事,一直为我市一些企业家津津乐道。
园区办事处副主任祁习祥,一次在长强公司建设工地看到,企业老总李洪方中午为省时间投入到工作,在菜地里拔下两个萝卜当午饭吃。他说,这一举动感染了他和其他靖江干部,近几年来,春节期间他们每天都深入拆迁现场,经常工作到凌晨,服务项目建设。
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元林也有几个令人惊叹的故事。一是任元林的文件纸。任元林要求企业员工交给他的文件必须是反面用过的,哪怕是草稿用纸也成,决不允许反面是空白。二是任元林的招待标准。他规定,企业招待客人用餐不得高于600元标准,如高于这一标准则由负责接待的同志自己掏钱。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吃饱就行。”这两个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些深层次的理念。靖江不少企业家从这几个小故事中获得启发。
多年前,曾有人提出这样一个有名的命题:大江隔断了什么。结论是,大江表面上隔断了经济的联系,但是,从深层次分析,大江隔断了人们观念的交融。苏南人精明、开放、务实、重商、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苏北人的意识相对落后,经济发展落后于苏南。
的确如此。江阴人跨过长江建立工业园,给靖江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个投资项目,还将江阴企业的信息、市场、人才、管理、品牌尤其是经营的理念和管理模式辐射到了靖江。
“靖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江阴、接近苏南。”园区一位企业老总说,五年中,靖江人在变。刚来的时候,感觉到靖江个别部门很难打交道,现在,他们的服务意识明显强了。靖江的企业也在变,最突出的是资本运作意识。2007年之前靖江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现在,情况不同了,东方重工公司去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预计未来三年内,靖江还将有5家企业上市。“江阴的上市公司落户到园区后,靖江企业看到了上市企业是几何级式的发展模式,看到了榜样在身边,靖江企业自然就会考虑资本运作了。”园区工作人员金柏伟说。宇山传动轴公司老总何宇山原来是年销售仅2000万元的靖江村办企业老总,园区企业发展的理念促动他做大做强企业,与香港客商合作在园区投资开发轿车传动轴高新产品,去年销售已经过2亿元。
瞄准“最大”“最强”
——三个过10亿富豪的诞生
新交所第一只全球发售的中国IPO;
新交所上市中国企业最大IPO;
新交所近年最大IPO;
中国民营造船企业海外融资最大IPO;
……
2007年4月18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企业新扬子造船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功发行11.42亿股,募集资金55亿元人民币。新扬子造船的上市创下新交所自开市以来多个第一。
在这些第一的背后,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新扬子造船成为了一台名副其实的造富机器。搭载在这条上市大船的很多人,包括任元林、王东、项建军、任锦华、丁克平,都成为了亿万富翁。其中,作为新扬子造船的公司董事长和执行主席,任元林更是以28.6亿的身家,赫然居于国内各大富豪榜前列。
截至2008年财年第一季度,新交所760家上市公司中,中国内地企业(亦称龙筹股)已达141家,总市值达451亿新加坡元,占新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4%。在这些上市企业中,依据截至目前的市值看,已经诞生了超过100位的身家过亿的新富,其中身家超过10亿的新富有24个家族,这其中就包括了扬子江造船厂的任元林、王东、项建军三人。任锦华、丁克平二人的身家也达5亿左右。扬子江造船厂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造富机器。
而原来,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是江阴的一家中型造船企业,2005年跨江来到靖江发展。任元林说:“如果我死守江南,不到江北,我就走进了死胡同。”原来的船厂在江南岸,只有1000米岸线和300亩土地,虽然造船行情如日中天,可是他的“平台”太小了。过江来后,他得到了2400米的江岸,3000亩土地,他惊呼:“天地真广阔!”2007年,他在江北造的第一艘巨轮下水,掐指一算,与江南的船厂相比,投资少一半,效率增一倍。跨过长江这一步,使得这家企业从一家年销售1亿元、利润100多万元、经营修造中小型船舶和拆船等业务的集体企业慢慢成长为一家年销售达15亿元、利润达2亿元、以造船而闻名的股份制企业。从此,任元林逐渐出现在资本市场的视线当中,而且日益耀眼。
走进工业园区,处处能感受到生机勃勃,在中建钢结构、长阳物流、新扬子造船等一个个大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车轰鸣、焊花飞溅,各项基建工程均在加速推进,呈现出一派大开发的火热场面。园区工作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园区一批重大项目已经把目光瞄准建设国内或行业内“最大”“最强”生产基地,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将近20家企业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旗舰企业。
目前,江阴—靖江工业园已投产的重大项目有新扬子造船项目、长强项目、南方重工、海鹏特种车辆等。一批项目尽管已投产,但还在不断“扩容”。
不久前,中建钢结构江苏有限公司落户园区。这个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公司,一期工程总投资8亿元,产品涉及房屋建筑、桥梁、港机、船舶和能源等多个领域,正式投产后,将最终形成年产钢结构产品50万吨、大型港口机械100台(套)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知名的重钢结构生产基地。
新扬子造船新加坡上市后,在投资16亿元的一期工程全面建成的基础上,投资8亿元的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建设。2008年,新扬子造船将实现年销售60亿元。新扬子项目全面建成、达标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3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集装箱船制造基地。
已经建成的江苏长阳物流项目,投资超3亿元的交易市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百亿钢材交易市场,成为苏中、苏北最大的钢材市场。
江苏格尔顿传动轴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进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的企业,发展至目前,格尔顿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3项,发明专利2项,曾连续承担国家火炬计划并获得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构筑中国汽配的强势平台,如今已经成为汽车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还有一批瞄准行业“领头羊”位置的重大项目正在开工或准备开工。在建的江苏华澄重工有限公司是由江阴华澄公司、江阴运河燃料公司、顺达船舶公司和新加坡克来文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投资超亿美元,工程将于2009年年底建设完工,投产后将形成年产大型港机82台、风力发电设备500套,年销售16亿元的生产能力。不久前,总投资8亿美元的江苏宏润现代木材物流有限公司签约园区,项目建成后将为园区销售增加500亿元。
不求、辐射、创新、受益
——跨江联动的四点思考
需求与不求江北的靖江发展要金钱,江南的江阴发展要空间。一江之隔,行政之别,隔断了各自进一步发展的“经脉”。正是两地的不同优势和不同需求,将两地紧紧相连。
五年过去了,“不求所在”的江阴,大度的后面各有自己的利益可寻,最明显的是,产业和企业腾挪拓展的空间空前放大了,新扬子船厂原在江阴的生产能力只有15万吨,移师靖江后形成100万吨的造船能力。“不求所有”的靖江获得的不仅是无形资产的迅速增值,联动开发大大提高了靖江的知名度,靖江趁势加快沿江开发,将靖江经济开放区裂变为功能各异的四个集中区,构建“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以靖江新老城区为主体,以东西两个经济园区为“两翼”,形成齐头并进的沿江开发态势。现在,不仅江阴企业跨江而来,全国的投资者乃至外商都注目靖江,可谓热潮涌动。
园区的开发总共已经投进去100多个亿,造船和冶金两个主要产业欣欣向荣,园区累计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超过25亿美元。而就在前些年,靖江每年的实际利用外资不过几千万美元。园区今年工业销售可达130亿元,相当于靖江2003年全市的经济总量。
“买一送一”的效应许多商家在促销时会打出这样的广告:“买一送一”。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江阴—靖江工业园,也给靖江带来了这样的“雪球”效应:园区内的100亿江阴资本又引来100亿江阴资本。
江阴—靖江工业园,这个被称之为行政混血儿的新生事物,不仅给靖江带来了一个个项目,更是给靖江沿江开发竖起了“风向标”,产生了亿万“雄资”悄然过江的“雪球效应”和辐射靖江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溢出效应”。
江北江南联动,让南岸发展空间“豁然开朗”。江阴的法尔胜特钢、新长江工业园等纷纷跨江而上,江阴各路资本进入靖江的有100多亿元,涉及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十多个行业,新办企业70多家,获得本地数万个劳动力。“五年来,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进区项目总投入超过100亿元,目前有11个项目投产。”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助理陈益军告诉记者。
犹如美丽的春姑娘,江阴—靖江工业园带来了靖江沿江开发春的气息,催醒了这片沉睡的大地,催来了个个项目在靖江落地。张家港丰立集团、德桥仓储集团、上海万林木业、天津龙威等多家大型公司,纷纷在靖江沿江投资兴建项目,其中还有4家世界500强企业。靖江这片丰饶的土地上,一个个江阴企业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一个个江阴企业,树成一个个金字招牌,传递一个信息——靖江是你们的理想选择!
开发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我市沿江集聚了近200亿元的建设资金。除了园区内的百亿投资外,在园区之外,来自江阴的投资项目还有巧丽公司、国际大酒店、滨江新城……一个个大手笔靖江人近年来耳熟能详。一大批江阴企业跨过长江来到靖江。它们不仅在靖江兴办工业、服务业项目,也参与靖江的城市建设。
就这样,“雪球”越滚越大。江阴申达集团参股靖江国际大酒店,打造靖江服务业的金字招牌;江阴天力公司投资2.9亿元建设靖江天然气管道,让几千户市民用上了天然气;江阴京江重工落户靖江后,以其市场优势招引了中建钢结构、香港尚悦公司两家外地企业……
时至今日,靖江和江阴的联动开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园区,而是全方位的。从工业、农业、到现代服务业,甚至城市建设等等。从一个园区走向多领域,从单纯工业开发走向全方位开发,这才是跨江联动的生命力所在。
或许,带动作用原本就是跨江联动的初衷之一。现如今,大量的江阴资本已经渗透到靖江每个角落。走在靖江街头,不经意间就会碰到江阴投资者在靖江开的装潢公司、服装店、家具店。
“两江联动”的成效不仅仅在这园区以内:2007年,靖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万元,分别是2002年的2.44倍和2.43倍。经济总量实现五年翻番,虽不能说都是“两江联动”的原因,但也关系密切。
创新的力量行政大楼、人民医院、马洲公园……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尽情延伸,靖江城南,滨江新城初显英姿。
这个新城是由江阴人投资建造。
2004年10月,靖江市政府与全国最大毛纺企业——江阴阳光集团签订联动开发滨江新城区的协议,双方共同出资成立滨江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计划用5至10年时间,投资49亿元,建设13.86平方公里滨江新城。这,在全国开政企合作建设城市的先河。
滨江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雅娟看上去是个文弱女子,可是她已进驻靖江三年,造出了“两桥六路”,拆迁安置了1708户村民。这个江阴女能人说,当初接受这个非凡的任务时,她心中忐忑不安,怕两地行政的阻隔和差异影响与当地百姓的相处,可是实际上进行得相当成功。她笑着说:“每年过年,都有滨江新城区的老百姓给我寄贺卡呢,这是我最开心的一件事!”
“靖江园区拉开江阴、靖江联动发展的大幕。然而,联动,不能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更要体现在思想上,体现在观念上。”靖江开发区副主任李建新说,“创新思路,建设滨江新城,是江阴、靖江全方位、立体联动的一个缩影。”
考量跨江联动开发建设,人们一直试图从其背后找到一种崭新的力量与机制。在这种回溯中,创新是一个不断映入视野的关键词。“创新的事物,要用创新的举措来解决。”在创新力的作用下,园区体制机制等“互补、交融优势”逐步显现,开始进入发展的加速期。从刚刚召开的园区经济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园区将加快创新发展,全力打造跨江联动开发的“千亿园区”,到2013年实现工商销售收入1000亿元,其中工业销售700亿元、商贸销售收入30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实现财政收入3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
园区来开发,生活变了样去年开春,园区五圩村桃盛圩的村民孙国荣,来到园区新投产的江苏海鹏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当上了电焊工,试用期一过可每月拿到1500元左右的工资。此前,他参加了园区免费为农民举办的技能培训班,与他一起参加培训的园区农民在2000人左右,他们几乎都被园区推荐到园区企业就业,成为产业工人。
园区内目前已经有万名靖江老百姓在企业上班,江苏新扬子造船公司投产后,劳动力5000多名。园区公开承诺,保证每一户拆迁户至少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拆迁安置的同时,政府买单的培训券也发到他们手上。
在新扬子造船公司、长强工地附近,五星村、万丰村的村民在那里办起了10多家饭店、网吧、书吧,一幢三间两层的农民住宅被附近企业打工者租下,年租金超过3万元。万丰村村民杜金伟买下一辆卡车为企业跑运输,年收入不菲。如今园区群众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园区来开发,生活变了样;收入有保障,今后会更强”。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江阴靖江两地跨江联动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百姓受益。
跨江联动带来的不仅是“财富线”的连起,瞧:随着沿江开发的深入、项目的进区,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众多农民“工作在园区、居住在镇区、生活在社区”,真正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仅仅两三年时间,园区近万名人口入住最大的安置区莲沁苑,过起了安全有保安、卫生有保洁、管理有物业、休闲有生态园的市民生活;多个行政村的三级河道全面进行疏浚,绿化造林近千亩,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千余名失地农民被培训并安置就业;园区办事处还投入140余万元,打造江鲜美食一条街,投入250余万元,翻建了敬老院……在不久的将来,让农民变市民、让农村变城市,这个梦想将不再遥远。
用陈益军的话来说,江阴—靖江园区承载着两岸梦想,实现了两地双赢,也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
从江阴长江大桥北望,巨幅广告牌格外醒目,橙红色的塔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站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远眺,一个大港口、大工业、大经济、大繁荣的蓝图正在靖江这片热土上铺展。
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跨地区发展战略——江阴与靖江这个“飞地”试验,两岸英雄儿女正竞显风流。靖江发展已经铆上了强力引擎。
眼下,沿江开发的滚滚春潮,正在催生靖江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让江阴、靖江在长江两岸交相辉映!”这是人们对跨江联动的期待。
愿江阴、靖江“两江”联动走得更远。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