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外需增速迟缓 需细分出口市场

2009-12-7 13: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日发布的《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和建议———2009·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的外需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应从细分市场寻求突破,实现外需市场缓慢回升。  
   
作为新兴的贸易大国,中国遭遇贸易保护主义的侵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前8个月,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了79起贸易调查,涉案金额高达100亿美元。对于中国来说,虽然目前全球经济正在逐渐复苏,但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外需市场,并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经济企稳复苏的进程。而且,目前各国都难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就成了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此情况下,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对此,我国在通过正常途径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应该努力重构外需市场,在细分市场上多下功夫。  
   
细分外需市场应从改变出口过多依赖西方发达国家入手。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与朝鲜、韩国和东盟自贸区十国的合作,就是很好的尝试。而且,在重构市场的进程中,除了挖掘已有的合作资源,更应主动出击,通过资金和资源的输出,帮助有需求的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这不仅能缓解我国产能过剩的情况,同时也能培养新的外需市场,分享他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时,引导国内过剩的产能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向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转移,解决发达经济体对“中国制造”的围困。  
   
目前,西方发达经济体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日渐提高,而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服装、轮胎等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仅附加值低,而且容易遭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侵扰,这就逼迫我国企业在破除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要对产品结构进行升级、调整,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品的转移。  
   
同时,国家应大力支持和扶持企业在产品创新与价值创造方面进行大胆实践,有针对性地对国际市场进行区块细分,对各类企业的生产状况和能力进行细化,引导企业与细分后的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产品的分层次供给,从而提高企业主导市场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企业而言,细分市场的关键在于切准市场脉搏,提供合乎消费者胃口的产品。在刚刚闭幕的106届广交会上,经历艰苦磨炼的国内企业在调结构、升质量、提卖价的产业调整中寻求到了突破口。如江苏梦兰集团提前3个月花费数十万元打出100多套新样品,展会期间吸引了众多客户,成交220多万美元;上海台宜陶瓷公司针对不同年龄消费群体的特点开发艺术茶具产品系列,参展3天现场成交200万美元……  
   
企业细分市场的实践从一个侧面表明,无论是应战金融危机还是备战后危机时代,外贸企业都必须坚信,唯有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转型来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才能提高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