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2009-12-28 15: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按照8月20日哈尔滨市党政干部大会和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紧紧围绕“改善三个环境”核心任务,着眼“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预期目标,加快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多策并举,全面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省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盖如垠,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效廉等市领导多次亲临一线视察工作情况,部署多部门打破常规、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力求迅速见效。市领导王维绪、王小溪、魏伟带领市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委员会“一办八组”充分履行职能作用,采取定期例会统筹协调、明确任务倒计时推进、重点项目调研攻坚等模式,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限,多路出击、多点开花,逐项任务抓落实。经过四个月的努力,哈尔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路网通行能力有了进一步加强,全体市民文明交通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实现了年底前初见成效的工作目标。 
  路桥建设改造取得阶段性进展 累计建成15座过街天桥 
   
  ———超额完成道路改造任务。累计结构性升级改造道路91条,包括机动车道面积61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亿元。 
  ———超额完成人行过街天桥建设任务。累计完成15座过街天桥建设,其中由政府投资建设的6座人行过街天桥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通过市场化融资建设9座人行过街天桥,已全部完成桩基施工,年底前主体竣工。 
  ———实施断头路打通工程。其中,太古街打通工程自十四道街至十八道街全长605米,保健路打通工程全长1186米。 
  ———细致谋划2010年总体思路。围绕“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确定实施以“六改三优”为主要内容的路桥综合改造建设工程。“六改”,即加快长江路、征仪路、铁路街等10条卡脖路、断头路打通工程;推进火车站周边区域、省政府周边区域综合改造;启动建设三环路工程;实施100条道路基础结构性升级改造;新建24座人行过街天桥和通道;实施铁路与城区道路平交道口的“平改立”综合改造工程。“三优”,即通过实施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力求实现优化城市交通组织方式、优化城市道路关联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城市道路交通整体功能的建设目标。 
   路面交通秩序整治战果显著 全市共182条街路单向行驶 
   
  ———突出强化交通宣传。交警部门与省市媒体密切协作,高密度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日活动。自10月起组织“交通安全宣传女子宣讲团”深入全市机关、部队、学校、企业、农村、社区,至今累计现场宣讲37场,直接受教育群众达6万余人。 
  ———集中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先后开展专项夜勤47次,查处酒后驾车违法402起,暂扣驾驶证280本,拘留醉酒驾车89人;继续深化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整治,累计取缔专项违法18.9万件,罚款3112万元,扣留违法车辆5846台;对“残土车”严格审核检查从业车辆安全性能和驾驶员资质,对超载、闯红灯、不按规定悬挂号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上限处罚。对全市各拉运残土工地定岗执勤,在公路大桥等主要出城口设卡检查,实行24小时巡查管控模式。对不具备准运证件及密闭装置损坏的,一律上限处罚。共查处违章运输建筑垃圾案件2710起,责令整改4.5万余台次,严格处理了“9·1”、“9·11”等多起重大恶意偷卸残土案及“10·25”大面积撒落散装物案,分别对两家施工单位处以8至10万元罚款,对违法偷卸建筑垃圾的15台车辆所有人实施上限5000元罚款,协调公安机关对违法偷卸撒落残土、危害公共安全的7名行为人予以行政拘留。 
  ———严厉查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由市安监局牵头对今年同三公路发生的“10·20”和“11·22”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对涉及的6个相关责任单位和14名责任人员,依法提出了处罚和责任追究建议。 
  ———组织开展六大专项战役。自10月21日起打响为期70天的路面交通整治专项会战,分阶段对残土车、大货车,港田车、摩托车,出租车、公交车交通违法,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安全行为进行治理。 
  截至目前,累计出动警力2.8万人次,警车1.7万台次,依法取缔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3.6万件,罚款2700余万元,扣留机动车3450台,拘留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人519人。 
  ———推行单向交通规划组织。相继在道里中心区尚志大街、地段街、石头道街、森林街,南岗区果戈里大街等区域实施单向交通组织规划,实现全市七个区域182条街路单向通行,改善了区域交通环境。 
  ———进一步加强交通设施建设。现已增设小型指路标志10套,改造大型指路标志20套,增设交通护栏3500延长米,增设改造信号灯16处,油刷交通设施、施画热熔道路标线3万平方米,增加高清视频监控设施和高清车辆识别仪各3套,增加信号灯读秒器80台,更换信号机30套。增设交通信号灯16处和火车站地下通道引导、单向交通区域指示标志600余块,更新了隔离护栏3500余延长米,投入新式隔离护栏2100余延长米。同时,增设公路大桥可变式信号灯、设计LED指示板,恢复学府路地铁施工沿线信号灯3处,护栏1300延长米,交通标志105块,清除施画热熔标线4万平方米。 
   占道秩序整治扎实推进 道外北七摊区撤离 
  ———清理取缔流动商贩,综合整治市场摊区。累计对103条街路和38处自发马路市场、商贩聚集点位进行集中整治,取缔流动商贩45000人次,300多名长期占道摆摊设点商贩迁入规范管理市场摊区,125处店外经营业户退路进厅。扣押占道物品、经营工具5000余件,拆除占道商亭240个;对15个存在撤市不及时、下道经营、摊区外溢的商贩处以3000至6000元罚款;十几年占用道外北七道街的市场摊区撤离该道路,实现无上访平稳迁移;道里区河清街等自发占道马路市场退出机动车道;南岗区学府二道街市场摊区后退100米,撤出机动车道。 
  ———清理取缔违法占道空车配货、马路加工、马路修车和马路洗车。累计取缔空车配货400余处次,马路加工铁艺、塑钢门窗等870余处次,马路修车400余处次,马路洗车700余处次。 
  ———清理取缔占道经营的大排档。立案查处取缔露天烧烤、大排档290余处(次),收缴烧烤槽子1700余个。 
  客货运输车辆规范整治 “冒黑烟”“噪声公交车”减少 
  ———拓宽服务形式,提供快捷方便。在全市11条公交主干线路增设140个班次大站快车,及时运送人流聚集站点乘客;在10条公交线路开通67个班次“学生定时服务班车”,保障经纬校、继红校、哈铁八中等近万名中小学生乘车需求;在市郊5条公交线路开通28个班次“村娃班车”,重点解决香坊区幸福镇、平房区马家沟村、南岗区王岗镇等区域38所学校、3500多名村娃上下学不便问题;2961台公交车实现车厢自动报站和营运车辆实时监控。 
  ———创新服务内容,改进服务质量。对公交市区7条线路配备的156台营运车辆进行更新;公交车夜晚入库率达到79%,对全市4670台营运车辆服务设施进行整备,密封门窗天窗,确保供暖设施完好。实行执行车辆营运卫生保洁制度,累计对车容不整的1052台次车辆进行现场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12台车辆暂停营运。 
  ———加大培训力度,丰富科技手段。对全市5000余名CNG、LPG清洁燃料公交车驾驶员进行优质服务、规范操作、安全驾驶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培训;组织全市公交行业安全干部参加市公安交管局“珍惜生命、平安出行”女警宣讲活动。通过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全市出租车远距离识别系统日前已全部安装完毕。随着这项技术的投入使用,共查扣非法营运车辆68台,取缔拒载、绕行、拼客等违章行为2400余起,罚款113余万元。 
  ———解决热点问题,树立行业形象。认真解决车辆尾气“冒黑烟”和刹车噪声扰民问题,引导企业更新CNG清洁能源公交车629台; 
  通过评选30名行业最佳优质服务之星和189名优质服务之星。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效果明显 10家媒体开辟“交通违法黑榜” 
  ———开展有针对性新闻宣传。市属各新闻单位结合各自特点,利用重要版面、时段和栏目,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截至12月中旬,市电视台在《哈尔滨新闻》、《新闻观察》、《都市零距离》和《方圆之间》等栏目共播出报道300余篇;哈报、新晚报刊发文字报道700余篇,图片报道110余幅;925交通广播利用24小时滚动播出“创造良好交通环境”公益广告,在黄金时段、重点节目中加大播出频次,进一步扩大覆盖率,每天播出公益版40次左右、口播新闻稿件和路况信息百余条,声音采访40余篇。市属网站设立专门网页,开设论坛,广大网民献计献策、参与交通综合整治。 
  ———哈报、新晚报推出专版专栏,多篇深度报道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促使相应管理办法和措施早日出台,通过推出体验式报道、配发评论、组织专家访谈等形式,助推改善交通环境工作。通过协调省市专栏,对全市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曝光,在历次整治交通环境行动中尚属首次。 
  ———强化社会公益宣传。自8月末以来,省、市媒体累计播发交通安全警句、公益广告1700多次。哈报、新晚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20条交通安全宣传警句;生活报、新晚报发放《冰城单向交通全景地图》20多万份;省电视台法制、都市频道和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都市资讯、生活频道每天循环播出12集交通安全动漫公益广告;省市交通广播注重公益广告创作的情感因素运用,全天滚动播出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和雪天出行参考等公益信息。市委宣传部、市建委、市安监局、市交通局、市公安交管局等单位联合制作交通安全宣传展板,以宣传交通法规、交通事故图片、交通安全常识和路桥建设等内容,在各区巡回展出。 
   积极推进交通项目实施 人行道上规划14134个泊车位 
   
  ———交通项目实施取得突破。一是积极推进明年重点路桥项目进程,对多条道路进行集中踏查、现场办公。二是完成哈尔滨西客站工程用地规划审批。三是完成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工程、哈尔滨火车站区域广场及交通综合改造工程、断头路、卡脖路改造工程等四项整体打包项目(约500余个单项工程)的规划选址意见。四是对挪作他用停车场(库)清理规范,通过摸底排查出哈市透笼轻工批发市场、哈一百、爱建环形商服、双太电子城、中央商城、龙运大厦、通乡商场等21处地下停车场(库)被改作他用。市交管局已对月星国际家居、居然之家、钟表博物馆、海龙装饰城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其余项目的审批文件正进行核查,现场认定工作已经开始。五是由市交管局对市区内初步确定的8处事故黑点,通过增设、调整、撤销交通信号灯及调整道路标志标线等措施解决5处,其他事故黑点的排查和调研也正在进行。六是合理规划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已完成全市现有停车场的摸底调查,并利用主干道辅道、次干道、支路和单行道规划百余条街道,万余个占道临时停车泊位,已设置完成41条街道3100个泊位。同时,会同城管部门在人行道上规划设置了459处停车场、14134个泊位。 
  ———整治长途客运企业挂靠经营问题。由同三公路哈尔滨段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指导督办组对哈尔滨市长途客运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对同三公路近期发生的几起特大交通事故责任单位进行复检和剖析,对形成集团规模经营的客运公司进行了调研。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找到了制约哈尔滨市长途客运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提出了由市交通管理职能部门采取“资质重审、资源整合、更新改造、提档升级” 
  的措施,以逐步解决长途客运企业存在问题的建议。 
    法制建设保障有所增强 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出台《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11月26日市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待签发后发布施行。 
  ———完成哈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草案)和《公共汽车电车轮渡船客运管理条例》(草案),于11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二审,目前市人大常委会已提报省人大常委会待批准。 
  ———市公安交管局结合《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制定了《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场经营管理实施意见》,待审定后实施。 
  ———对市公安交管局《关于采取禁止摩托车在市区通行的可行性报告》提出五点建议,对市城管局《哈尔滨市辟建人行道收费停车场工作方案》提出修改意见,正在履行相关程序。 
  ———完成预定规划编制工作。相继完成了哈市《中心区停车规划研究》、《断头路、卡脖路打通拓宽规划》、《近期人行过街设施规划》和《2010年重点路桥建设项目规划》。完成长江路、铁路街、安发街、北安街等打通拓宽改造道路的修详规划编制,结合长江路打通工程完成《东部地区路网调整规划》。如期开展《哈尔滨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工作。配合市轨道办重新编制了《哈尔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