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企腾飞借力外企优势

2009-12-16 1: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随着近日吴江康力电梯过会,苏州今年已有3家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2家公司过会等待上市。虽然今年在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数量并不是最多,但是从这些公司看,苏州经济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园区禾盛新材、昆山新宁物流、吴江康力电梯的上市,标志着改革开放30年来苏州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经验和环境正成为苏州民企发展的重要推手,形成“双轮驱动”。

    到今年8月,与昆山经济旗鼓相当的江阴上市企业已达22家。 1993年9月昆山苏三山上市后“改嫁”江阴后,就一直没有本土公司上市,直到今年10月新宁物流在创业板上市才打破零的记录。与江阴经济相比,江阴以民营经济唱主角,而在昆山外资经济是重头戏。苏州一家券商工作人员认为,昆山这么多年上市公司数量不多,正与这种经济结构有关,从目前的情况看,昆山与江阴正是走了两条不同的上市路。江阴扶持草根企业直接发展,而昆山则是通过引进以外资为主的企业落地,然后在当地形成产业链,本土出现一批配套的企业,新宁物流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大量的电子元器件企业落户昆山及附近地区后,需要高效的物流服务,这正是新宁物流能够成长的根本条件。

    与新宁物流相似,在园区今年诞生了禾盛新材。这家企业是专门为韩国LG、三星,日本松下、夏普等世界家电巨头配套生产家电外观材料的。昨日,该公司董秘袁文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改革开放后,家电巨头们纷纷进入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区域,过去有种说法是这样的外资往往是只长骨头不长肉,但是从禾盛新材的发展看,事实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本地民营企业,也在外资的“骨头”上长出一块块“肉”来。比如三星刚到苏州时,从家电的内脏到外壳都要做,后来把外壳这块强制淘汰下来,集中交给禾盛新材做,在产业上叫做供应链体系,即在一家外企入驻后,需要大量的专业的配套企业与它配套,最终生产出品质最优、成本最低的东西。

    康力电梯与禾盛新材、新宁物流的发展也有异曲同工之处。1997年创业时还只是个为奥的斯等国际知名品牌配套生产电梯零部件的小厂,但是在为这些大品牌配套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消化国际知名品牌的技术,为自主研发奠定了基础。 2001年康力迈出了为大牌电梯厂配套,到自己独立生产电梯整机的第一步。“从外资落脚到配套的民营企业的长大,需要一段成长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应当说是禾盛新材、新宁物流、康力电梯这样的企业长大的时候了!”东吴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总监杨庆林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苏州30多家上市公司绝大部分还是传统的生产型企业,但是新宁物流、康力电梯等企业的出现,意味着苏州企业正在转型升级,多年来大力发展的外资经济,也在逐步催生出一批与之配套的民营企业的壮大,目前东吴证券正在辅导的苏州本土公司中,这样的情况在悄悄增多。苏州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也认为,今年过会或上市的几家苏州上市公司,证明苏州成功引进外资企业后,正在悄悄促进着本地“草根”企业的发展。(记者 大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