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元谱就泉州市高速公路网建设三部曲

2009-1-20 16: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600亿元谱就泉州市高速公路网建设三部曲:一条路→一个环→一张网
    “饮西湖龙井,尝温州海鲜,喝绍兴老酒,吃嘉兴粽子,看宁波海港……”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使得浙江人可以在一天里尽享人间天堂之风花雪月。泉州人同样胸怀美丽的梦想:未来7年内,以福厦高速公路晋江牛山互通为起点,延伸出泉三高速公路,延伸出环城高速公路,再延伸出整个高速公路网,泉州的高速公路由一条变多条,出省互通由一个变多个,全市人民出门有高速、抬脚就上车,享受高速生活带来的快感。
    今年1月20日,泉三高速公路泉州至德化段试运行,这一目标已经得到了实现。车流带动人流,人流带动物流,物流带动财流,在未来,环城高速公路将串起除安溪、永春、德化、泉港以外所有县(市、区)。“一环两纵三横五联”的泉州高速公路路网将使泉州县县通高速,城际之间将缩短距离,出行将变成一种享受,发展血脉也将一步步打通。□本期执行黄小玲陈凌鹭
    泉三高速公路泉州至德化段试运行
    一条路:打破十年蛰伏期
    这个春节,许多在泉州工作的德化人准备开车走泉三高速公路回家过年。他们计算过,从泉州到德化的车程已经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为50分钟,回家的路变短了。从2005年10月动工开始,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就被给予了太多关注,因为它肩负的不仅仅是缩短车程的任务,对泉州而言,它在改写历史。
    等待13年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路,带来发展的福音,带来腾飞的希望。早在1982年,全国还没有高速公路时,福建就把修建高速公路的设想摆上了议事日程。1984年,国内开始启动高速公路建设。福建搭上“顺风车”,出台了泉厦高速公路前期研究报告。但修建高速公路需要的巨大资金,挡住了福建高速公路的发展步伐。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福建省政府作出先建设泉州至厦门段四车道高速公路的决定,泉厦高速公路正式进入立项阶段。数载酣战后,1997年泉厦高速公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通车,这也是泉州迎来的第一条高速路。
    蛰伏10年掀起高速路建设热潮
    高速公路的建设,泉州戴上“全省第一”的帽子后,因为种种原因,发展停滞不前。自起步后至泉三高速公路泉州至德化段通车前,十年间,泉州仍只有一条泉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6.14公里,高速公路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据统计,2008年泉州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人口占全省的21.53%,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占全省通车里程的0.05%。虽然基础较为薄弱,但泉州人对于高速公路的期盼和追求一直未停止。2005年,泉州终于迎来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动工建设。
    这一锤,掀开了泉州快速、大面积建设高速公路的新篇章。仅2008年,泉州就新开工4个高速公路项目;未来7年,泉州还将再建8条高速公路。可以预见的是,在很长时间里,每年泉州都会有5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投入高速公路建设。
    盼望多年
    回家的路更近了
    泉三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写了泉州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我们不妨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来谈谈它的好。
    三四年来,林先生一直与妻子分居两地,自己在市旅游局上班,而妻子则在德化自来水公司上班。一提到来泉州,妻子就难受,因为恐惧那几个小时的车程。听说今年1月20日泉三高速公路泉州至德化通车,夫妻俩就天天倒计时,盼着这一天到来。76公里的车程,只要50分钟,又不用颠簸,周五下班后想回家,先打个电话,进家门时饭菜都还没上桌呢。周末也不用急着赶回泉州上班,周一早上6点起床,走高速公路,还能比别人早到单位打卡。
    可以预见,和林先生一样,随着今年5月1日泉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沿线经济圈里成千上万人民的生活方式,将因此而改变。
    力争数年
    打造高速公路经济繁荣带
    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带动商贸经济的换挡加速,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后,从北京到塘沽11个出入口附近区域,形成了11个新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条高速公路产业带被寄希望成为中国北方的“硅谷”带。
    泉州也打着产业带的算盘。以永春为例,永春早就写起了文章,积极做好泉三高速公路岵山互通匝道立体交叉和农村公路“上衔下延”等项目建设,进一步畅通对内对外连接通道,希望以此引导物流企业和工业企业合作,谋划在泉三高速公路下洋等互通口附近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在高速公路沿线整合发展一批整体规模大、吞吐能力强的市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把永春建成承接沿海与内陆的商品物流基地。此外,依托高速公路互通口,永春还将规划建设好工业项目区,构筑“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强中心镇与周边乡镇的资源整合力度,培育一批商贸带动型、工业主导型和综合服务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力争用数年时间,形成独具特色的高速公路经济繁荣带。
    环城高速公路走下蓝图
    一个环:环起未来中心城市的核
    古时泉州有七个城门,简称罗城七门:东门仁风、西门义成、南门德济、北门朝天、新门临漳、涂门通淮、水门通津。如果没被拆除,七城门如今每天都将面对车辆挤爆城门的尴尬。
    如何解决城市扩张带来的交通拥堵难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城市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环状开拓,扩大城市规模。而这,也是泉州环城高速公路的由来。
    五段路串起一个同心环
    2007年12月28日,泉三高速南惠支线项目正式开工,宣告泉州人自己的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泉州环城高速连接着泉州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几个区域,连接着全国最大的服装、鞋业、水暖等基地,建成后对做大做强泉州本地企业将起重要的纽带作用。不久的将来,一条串起泉州除安溪、永春、德化、泉港以外所有县(市、区)的环城高速公路将跃然出现在世人面前。
    据悉,泉州市环城高速公路由环城高速公路一、二、三期工程等5个路段组成,路线里程约140公里。目前,一期南惠支线在建,其余4段正在做前期工作。其中,南惠支线起点位于南安张坑,途经南安、丰泽、洛江以及惠安等四个县(市、区),终于惠安县斗尾港。项目全长约56公里,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全线共设南安张坑(枢纽)、泉州北、洛江双阳、惠安草埔园(枢纽)、洛阳、塔埔(枢纽)、涂寨、东岭等八处互通式立交。
    未来城市的核心区都环起来
    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黄世清认为,目前,很多城市都在为屏蔽交通而建设环城高速公路,泉州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城市整合的重要意义。
    黄世清说,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来看,泉州的中心城区有2980平方公里,包括鲤城、丰泽、洛江、泉港、晋江、石狮、惠安以及南安的12个乡镇或街道。这么大的范围,要形成整体,需要解决交通问题。目前,泉州几个城区交通联系基本靠原来的老线路,如省道307线、省道308线等,已经不适应发展。如果没有新的交通系统,今后城市核心区域会中断连接。而环城高速公路,刚好围绕核心区域,把核心区域组织起来,连成整体,大大提高交通可达性。其中,环城高速公路三期的泉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石湖与秀涂,强化了整个环湾地区的形象联系。
    对外改善交通格局对内改善交通拥堵
    从示意图上,我们不难看出,泉州环城高速公路不仅仅是一环,而是“一环+射线+穿线”的形状,福厦高速公路从环内交叉穿过,泉三高速公路等“射线”从环上延伸出去,出口更多,使得整个环的通达性更强。
    最早市区上高速公路只有西福互通一个入口,上高速市区是必经之地,无形中加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以后上高速公路的方式有更多种了,仅仅在市区范围内,刺桐大桥、北峰、江南锦美、晋江紫帽、牛山、双阳都可上高速。届时,过境车辆只需通过交通节点进入环线,就可达到分流的目的。另外,市区之外的洛秀组团、晋江、石狮等也可以直接上高速,过境车辆不需要穿过市中心,直接进入环线即可。如此一来,不仅能较好地解决过境车辆通过市区城市道路对城市生活产生干扰的问题,实现内部循环,还可以改善对外交通格局。
    当然,高速公路开口也是有讲究的。黄副局长告诉记者,从城市规划角度,他希望环城高速公路开多点口,可以像城市交通干线标准,2-3公里有一个开口。因为开口越多,城市化程度就越高。但从经济效益角度,一般5公里一个开口。有开口,周边就有机会发展新产业,循高速公路而来,晋江牛山规划了物流园区,洛江双阳规划了万亩工业园,丰泽规划了北峰软件园,惠安规划了石化工业园、船舶工业园。放眼环城核心大地,一个个以高速公路为纽带的经济增长带正在强势崛起。
    时空变化后每一点都是中心点
    从南安霞美张坑坐车到惠安斗尾港,需要花2个小时的时间,而环城高速公路建成后,只需半个小时就到了。高速公路带来较深远的影响主要还是时空概念的变化。环城高速公路一完工,一个小时就能把整个环走完,也就是说,泉州除安溪、永春、德化、泉港外所有县(市、区),只需要花一个小时就能到此一游了。而安溪、永春、德化,只要通过环上的“射线”进入泉三高速公路,同样可以很快抵达。届时,时空观念将发生全新的改变,一天之间在全市各个角落活动,对大家来说,都将变得非常轻松。
    这种转变,就是得益于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它所组建的高速公路网络,等于给泉州新搭建起了一个网络状的空间结构。在这个结构里,每一点都是中心,泉州将形成泛中心概念,就连安溪、永春、德化等地区,有朝一日也可以成为中心,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泉州各地的商业交易成本,无疑将给泉州经济注入全新的能量。
    从“交通大动脉”到“经济发展血脉”
    一张网:未来7年带来1800亿元GDP
    建设高速公路可谓一本万利。除了显而易见的交通便利,人们更希望依托高速路网的完善,扩大企业生产或商业贸易活动和发展的空间。泉州各地已经摩拳擦掌,做好准备迎接高速路带来的产业发展。
    7年基本建成市域高速路网
    高速公路成为综合运行体系中的大动脉和骨干网,为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立下了汗马功劳。世界银行在专题报告中提到:“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得益于中国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
    最近,省里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修编)》,修编后泉州境内相关的有“一环两纵三横五联”,共12条,约733.5公里。泉州对高速公路十分重视,计划花7年左右时间,把辖区境内海西高速公路主要路网项目提前完成,总投资约600多亿元,建设“一环两纵三横五联”,从而打通泉州发展的血脉,让海西名城从骨子里更加“活”起来。争取在“十一五”末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十二五”中期基本建成环城高速公路,“十二五”末建成高速公路网,基本实现城镇通过二级以上公路与高速公路连接,所有县级行政中心约15分钟可以上高速公路,大多数城镇在半小时内、边远城镇在1小时内上高速公路。
    600亿元投资拉动
    1800亿元GDP
    高速公路的经济带动效应,国外的经验是,一条高速公路建成后的10年内,产业聚集的效果十分明显:其两端的大城市沿高速公路走向延伸发展,在各个出入口区域形成一系列卫星城镇或经济开发区,并以高速公路为轴线扩散形成产业带。有资料表明,日本大约有40%的新建工厂建在距高速公路入口处10公里范围内,约50%建立在距高速公路20公里范围内。
    泉州本地的经验是,总投资27.8亿元的泉厦高速公路,1999年日均收入47万元,全年节省汽油572万升,节省行车时间1400多万小时,车流量1028万辆次……这条路加速了沿线经济带的崛起,每个出口都成为外商的投资热土。
    算算更细的账,据有关专家测评,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带动投资,每增加1亿元的公路建设投资,可增加近2000个就业机会,需要用10万吨水泥、1300吨沥青、1300吨钢材等。每增加1亿元投资,可带动GDP增加3亿元。也就是说,未来10年泉州的高速公路建设将为泉州带来1800亿元的GDP。
    新兴产业将在高速公路旁崛起
    世界上许多产业带沿着高速公路两侧逐渐崛起,如美国的硅谷和波士顿的128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带等等。为了迎接高速路网带来的商机,泉州各地根据规划中的高速公路互通,有针对性地谋划当地产业发展。
    南安发展计划局产业科蔡科长说,考虑到将来的泉州市高速路网与霞美镇互通的位置,南安规划建设了滨江汽配基地和光伏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基地现在已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以及7个光电企业项目落户,投产后年产值可达70亿元以上。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内,已有35家企业投建,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40亿元,希望依托高速公路把这两个基地带上高速发展的道路,吸引更多国内外的企业入驻。
    安溪也在高速路网的沿线建设了安溪工业园和安溪龙桥工业园两个工业园区,在高速公路完善了交通设施的同时,加快了工业园区人流、物流的流通,提高了安溪的招商引资力度,产业链也可能由此获得延伸,吸引高科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入驻。目前,安溪除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也开始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
    传统产业欲借路升级
    晋江高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高速公路网连通了泉三高速与沈海高速,对晋江交通起极大的疏导作用,周边的生产要素直接经由互通处高速公路流通,给晋江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集聚了丰富的资源。“随着行政中心的东移,丰泽传统产业的转移升级成为必然,高速路网的建设将对这一变化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丰泽区经济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高速路网建成后,作为“中国童装名城”和“第六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丰泽区可以共享晋江、石狮纺织服装发展资源,丰富延伸童装产业链,同时产品也能够通过高速路网第一时间销往全国各地,从而进一步提升“泉州制造”的竞争力。
    从互通口找到山海协作新方向
    “石狮是个半岛型的城市,产业的外向度高,只要多一个石狮与外界连接的通道,对其产业的发展和推动都是巨大的。”石狮经济局林副局长说,环城高速路建成后,石狮境内将新增蚶江和荆山两个高速路出入口。
    按照石狮“十一五”规划,石狮要建成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过泉州湾跨海通道、高速公路连接线、石湖港等形成快捷的对外交通通道,以泉州环城高速公路、沿海大通道和通往各镇的放射公路形成畅通的城市交通网络。石狮交通局工程股的高股长表示,目前石狮各个港区的配套道路已经基本完工,等高速路出入口建设完毕后,港城联动便能发挥起作用。
    林副局长表示,高速路网不仅对石狮本身发展有利,建成后,安溪、永春、德化的商品就能够通过高速路网运往石狮,再搭上海上运输的通道,大大减少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高速路网,强化山海联动作用,也是山区县所期盼的。高速路网在安溪有四个互通,分别是安溪东互通、凤城互通、官桥互通、龙门互通。安溪高速办陈主任表示,这将使安溪县的路网发生质的飞跃,由以前的二级公路升级为高速公路。三分之二的安溪县都受到它的辐射,如蓬莱、参内、凤城、城厢、官桥、龙门、西坪、虎邱等,县城100多万人将由此收益,提高了市民的出行能力,钢铁、竹藤、茶叶、水泥、建材等产业的物流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旅游也要实现质的飞跃
    当年温福高速公路打通,太姥山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旅游井喷,可以说是高速公路给了太姥山第二春。市旅游局颜局长认为,交通是民生的生命线,也是旅游的生命线,随着泉州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泉州旅游业“十一五”末将上新台阶,“十二五”末将有质的飞跃。
    市旅游局市场管理科温科长介绍,目前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飞机和火车,虽然这几年泉州的立体交通逐渐形成,但还是有很多不足如航线不够等,造成商务乘客多,游客乘客少;火车出省了,却只有一条线路,没有发挥到该有的作用。而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交通方面的不足。首先区域旅游协作将加强,闽西南、闽粤赣会更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到三明只要2个多小时,整个区域的周末游将被带动起来,旅行社要推短线旅游线路也更好推,更突出。其次自驾车市场拉动更大,保守估计每年将有15%-20%的增长。这几年,自驾车市场中珠三角、长三角成为泉州最主要的两个客源市场,广东、上海、杭州、苏州来泉州自驾游的也很多,高速公路的走向刚好与这几个区域非常吻合,拉动性将非常明显。再者,高速公路开通,泉州打造海西旅游目的地,泉州是第一站,而后辐射到其他城市。高速公路对打造旅游目的地作用明显,现在就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相关链接
    “一环两纵三横五联”
    “一环两纵三横五联”听起来抽象,却像一张四通八达的网络,将泉州的各县(市、区)连接在一块,并接打通了泉州对外的高速通道。一环,即环城高速公路;两纵,即南北走向路线两条:福厦高速公路泉州段、沈海高速公路复线泉州段;三横即东西走向路线三条: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莆田至广东梅州高速公路泉州段、厦(门)至沙(县)高速公路泉州段;五联即城市联络线(泉厦漳城市联盟高速公路泉州段)、交通枢纽联络线(斗尾疏港高速公路、围头疏港高速公路、泉港龙头岭至肖厝码头疏港高速公路)和跨区域联络线(泉金联络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