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风雨兼程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成果斐然

2009-1-15 22:2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一个西部边陲地区,变成多区域合作中心;从一个投资盲点,变成投资热点;从一个经济发展配角,变成广西开放发展龙头;从一个地方发展题材,变成国家发展战略。 
  三年风雨兼程,广西人以“非常措施”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成果斐然。
  创造区域经济发展八个第一
  第一个由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亲自作出功能定位的经济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决策,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第一个被国家批准成为我国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经济区。
  第一个从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就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
  第一个在列为国家战略以后不到一年就得到国家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两个最高等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经济区。
  第一个运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理念编制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经济区。
  第一个把地方发起的论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升到中共中央会议进行工作部署的经济区。
  第一个在成为国家战略前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家布局重大项目最多、支持政策最优的经济区。
  第一个在不到3年时间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家部委负责人视察最多的经济区。
  开创八个历史性新突破
  规划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水平编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并得到国家批准实施,创造了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北部湾模式”;以发展规划为龙头,组织制定了10多个专项规划,调整和修编了部门和经济区各市的相关规划。
  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争取批准设立了钦州保税港区和凭祥综合保税区,为经济区建设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组织实施了总投资110多亿元的两期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明显改善了沿海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五区两园一基地”8个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增强了园区的产业集聚承载力,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临海产业布局取得新突破。经济区总投资超过3000多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石油化工、造纸、钢铁、能源、电子信息等临海重化工业框架形成,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大大提升。产业聚集水平明显提高。
  沿海港口开发建设取得新突破。组建了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结束了北海、防城、钦州三港分散经营、无序竞争、浪费资源的历史,统筹开发利用北部湾港口岸线资源,整体优势得到发挥,亿吨大港目标可望提前一年建成。国家交通运输部原则同意广西北部湾三港更名为广西北部湾港,三港一体化发展目标将很快得到实现。
  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连续3年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和亚洲开发银行成功举办了三届泛北论坛,使泛北部湾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合作,从合作走向共赢,从共赢走向新一极。多区域合作向深度发展。
  政策法规建设取得新突破。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决定》,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促进广西北部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为加快经济区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管理体制改革、钦州保税港区管理体制、港口管理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等不断研究和创新。
  以非常措施开发经济区 
  回顾经济区成长历程,广西人感慨不已:没有“非常措施”就没有“非凡成就”。
  广西人以“非常措施”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脚步从没停止过。
  牛年伊始,广西“牛气十足”,送出了财税“大红包”:每年让利几十亿,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打开财税“红包”,外界好评如潮: “非常措施,非常之举。”
  “广西出手如此大方,加上中央即将出台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北部湾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指日可待。”
  问及为何出台这样的非常措施,支持经济区开放开发?自治区副主席陈武坦言:“尽管北部湾经济区区位很好,但硬件和软件与东部沿海、甚至是中部地区的一些省份,都有很大差距,不采取非常手段,推出非同寻常的财税优惠政策,北部湾经济区就没有竞争力。” 
  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中国经济发展新一极”,是中央高层对广西的殷切期盼。
  广西人磅礴前行的脚步在加大: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以扩大开放合作为强大动力,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这根主线,迎难而上,迅速行动,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规划体系完善、保税物流体系建设、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多区域开放合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六项主要工作,早日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中国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