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有望率先止跌 外贸增速跑赢粤苏沪

2009-1-15 22: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民营经济发达、一般贸易方式占比较高
广东、江苏、上海分列进出口总值前三名
1月13日,本报记者从杭州海关获悉,浙江省2008年外贸总额创下历史新高,首次跃上2000亿美元台阶。全年累计实现外贸总额2111.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9.4%,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个百分点。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广东、江苏、上海继续位列各省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前三名,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尽管在总量上与三甲还有距离,浙江省的增速跑在了前面,2008年,广东、江苏、上海省进出口增幅分别为7.7%、12.2%、13.9%。
  “浙江外贸依存度高达65.8%,对外贸易对全球经济走势比较‘敏感’”。杭州海关统计分析科长钱平向本报记者表示,尤其当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增长波动、需求遇冷时,浙江外贸进出口往往也会出现相应的波动。
  在全球金融风暴下,浙江外贸的近期走势并不乐观。2008年12月份,由于进口增速呈大幅下降态势,浙江省外贸总体增速连续第二个月“收阴”。当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4.5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2.8%,其中进口35.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3.3%。
  但与广东、江苏等加工贸易发达的地区相比,浙江对外贸易结构中民营经济发达、一般贸易方式占比较高的特点,使得其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
  从全国来看,也显示出同样的特点。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2352.6亿美元,增长27.6%。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 10535.9亿美元,增长仅6.8%。从企业性质看,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12.4%;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23.5%;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进出口增长27.3%。
  2008年浙江省外贸年同比增长19.4%,与2007年的27.1%相比,增幅回落了7.7个百分点,而同期广东、江苏、上海的外贸增速收窄幅度则均为两位数,分别回落12.6、10.9和10.4个百分点。
  钱平指出,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信贷紧缩和消费信心不足,是当前外贸拉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2009年的外贸走势,取决于全球经济能否尽快摆脱当前困境、重新回到上升轨道。
  针对当前浙江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杭州海关出台了支持浙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8项措施。具体包括:提供高效优质的通关和信息服务,支持浙江国际物流建设,加大海关统计监测预警力度等。
  2008年年底,杭州与上海、南京三地海关相继实现区域通关。杭州海关关长徐道文表示,长三角口岸外贸和海关税收占全国总量约40%,“大通关”有效降低了外贸企业的物流成本。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无疑于为出口企业减压。
  本报记者从浙江省外经贸厅获悉,今年浙江省外经贸部门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减轻与出口企业密切相关的部分税费负担,引导企业开拓俄罗斯、拉美、中东、东欧等新兴市场,推动外经贸转型升级。
  浙江省副省长龚正预期,2009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增长9%;利用外资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规模;境外投资增长12%,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8亿美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