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行业克难奋进才有立足之地

2009-1-15 15:4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黄年生
    2008年,对我们钢铁产业链中两个不可分的环节——钢厂和钢贸行业而言,肯定是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年。在上半年,整个钢铁业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在这难遇的好时光里,行业利润增长强劲有力的达到了982.46亿元,月均为163.74亿元;同时也带动了下游钢贸流通业的腾飞和繁荣。
    然而,好景不长,下半年钢材需求锐减,市场行情急转直下,钢价出现暴跌。以上海市场螺纹钢价格为例,区区一年之中,上下落差竟达2000元/吨,这也算得上是多年来整个钢铁产业链中的奇闻怪事。这也直接导致钢厂从下半年起利润大幅削减,出现巨亏,乃至不得不实行限产、停产,而钢贸业更是风雨飘摇,经营惨淡。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对于2008年钢铁产业链中出现的上下半年冰火两重天形势,尤其是到下半年所遭受的滑铁卢般噩运,一般的看法和舆论都把其归咎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其实这是不完全的,抑或是片面的。辨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这两种矛盾综合叠加后,将表现得更为强烈。以铁矿石为例,国际矿业炒家毫无节制地利用中国钢铁行业迅猛崛起和发展壮大的机会,不断提价。2005年铁矿石上涨71.5%,2006年上涨19%,2007年上涨9.5%,2008年涨幅达96.5%;同时船运费也跟着同步上升。短短四年中,铁矿石价格年年涨月月涨,简直成了疯狂的石头,而善良的人们还以为资源性产品挖一点少一点不能再生,钢价疯涨也是正常的。
    虽然在进口铁矿石价格的谈判中,有关方面也曾不遗余力进行抵制和阻击,但结果却是徒劳的。相反,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也使得不少钢企顾不上造成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斥巨资高投入地拼命扩张,于是产能出现大增并且过剩。此外,钢铁行业普通技术水平不高,虽有上千家钢厂,但是行业集中度太低,大钢厂和中小钢厂存在着利益冲突,无法对外形成一股力量和声音,使得钢铁业的经济过热结构不合理的内部隐忧在2008年更加暴露无遗。所以,即便没有金融危机,钢铁行业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下半年钢铁产业链之所以付出的代价不仅沉重而且巨大,也许这就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结果。
    然而,2009年钢贸前景并不乐观。我们将会遭遇多年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但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
    首先,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后,明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调工作目标,并出台4万亿元投资刺激措施,其中将有86%与钢材消费有关,当然这种机会的天平肯定倾向于大的企业集团和流通行业,对众多中小钢贸企业来说,能否从中分到一杯羹和寻得机会也是个考验。
    其次,为抵消出口受阻,政府以降低税收调整税制来鼓励出口,肯定会遭到进口国方面的反对,同时将会有一大批“出口转内销产品”回流国内市场。这对加大国内供给,平抑市场钢价会起到关键作用。当供过于求或供需平衡,钢价将表现平稳,很难有炒作机会。为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调整好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钢贸行业2009年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提高服务、创造价值方面去,并从中获得效益。
    再次,钢铁行业内部长期受落后产能和集中度分散的困扰,在2009年的艰难形势中将得到机会进行调整和整合,这对以后整个行业继续健康有序发展十分有利。而同样的问题也存在我们钢贸行业内部,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最后,期盼许久的钢材期货市场将在2009年出台。这对过去吃尽钢价如“过山车”般的上冲下跌苦头的钢贸商来说,是争取定价话语权的时候,对于钢贸商能够掌握抵御、转嫁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这无疑是有好处的。
    总而言之,2009年对钢贸行业来说,困难和机会同在。危机中蕴含着机会,面对危机的挑战,钢贸商只有不断调整内部管理机制及经营策略,并在逆势中克难奋进,否则别无出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