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岩地质适合打洞,重庆可建“地下公路”

2009-11-3 15: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山城重庆,两江环绕。 
  独特的地形,既是大自然赋予重庆的魅力,同时也给重庆人带来了交通上的困扰。尤其是渝中半岛,这个东西走向的狭长地带,既是重庆的政治中心,也是商贸繁荣、商贾聚集的中央商务区,交通拥堵极为严重。 
  “扬汤止沸没有用,关键是釜底抽薪。”日前,孙钧院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重庆应将“眼光”向下看。重庆的地形结构和地质构造,非常适合建设“地下公路”。如果建成,重庆将是全国第一个拥有“地下公路”的城市。 
    拥堵的渝中全国少见 
  “有一次,我住在解放碑一个五星级酒店。去酒店的路,居然不是一条直路,而是七弯八拐,非常狭窄,路上的车和人都很多。”孙老惊叹,“这样的拥挤程度,全国少见”。 
  “这是由重庆的地形决定的。”孙老说。近年来,随着我市交通大发展,他几乎每年都要来重庆,有时候一年来好几次,因此对重庆也特别熟悉。 
  孙老说,目前,渝中区的道路主要是沿江自由式布局,在渝中半岛形成了上、下半城的空间形态。道路间的高差大,间距小,密度低,横向联系十分困难,难以形成路网,使得道路的通达性差,交通拥堵在所难免。 
  “因此,重庆与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大城市不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必须另辟蹊径。”孙老说。 
   硬岩地质适合打洞 
  孙老所谓的“蹊径”,就是在地下打洞,将地面的公路形态转移到地下。 
  “发展地下公路,国外已经有先例。”孙老称,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波士顿、东京、莫斯科、柏林等国际性大都市,都开始探索以修建地下快速通道的形式,缓解中心城市交通压力。 
  虽然也曾有人提出在上海建“地下公路”,但孙老认为,上海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今的上海地下,多条地铁线路纵横交错,如果再修‘地下公路’,至少在地面以下二三十米的地方开挖。”孙老指出,加上上海的地质以软土为主,含水量高,工程风险极大。 
  而且,从市民的角度考虑,如果市民从地面到地下车站,需要通过五六步电动扶梯转换,时间太长,也觉得不方便。特别是短途乘客,只需要坐一两站车,结果进出车站的时间,比坐车的时间还长,乘客当然不会愿意来坐。 
  “但重庆不同。”说到这里,孙老显得颇为兴奋,“重庆的地下是坚硬的岩石,这样的地质适合打洞,工程风险较小,即使洞打得大一些也无妨”。而且重庆的地铁线路也不是太多,完全可以与“地下公路”避开,互不干扰。 
  “示范线”方案已出炉 
  国内尚无先例,对于重庆,“地下公路”是否也是空中楼阁? 
  孙老告诉记者一个喜讯:经过详细调研,日前,他与另外几位院士,已经为重庆首条“地下公路”的预可行性研究方案进行了评审。 
  首条“示范线”起于解放碑,止于大坪,全长近6公里。并排的两个隧道从地下穿越渝中半岛,单隧道宽10-14米,采用双向6车道和双向4车道相结合。 
  该线路可快速疏散主城核心区,特别是解放碑的繁重交通,通过与嘉陵江大桥―菜园坝大桥、黄花园大桥―石板坡大桥两条南北大通道的交通转换,实现主城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间的快捷联系。 
  孙老称,如果解放碑至大坪段建成后,该线路还可以继续向西延伸至沙坪坝,缓解沙坪坝的交通拥堵。 
  孙老同时指出,建“地下公路”的同时,重庆还应该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因为两者的功能定位并不一样。 
  轨道交通,是大运量交通工具,适宜广大市民上、下班,缓解公共交通的压力。但随着国人收入的不断提高,小汽车的快速增长是必然趋势。因此,“地下公路”主要是满足机动车不断增长的道路需求。两者互为补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