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钢铁行业争议政策聚集

2009-1-12 13:4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无下文——
   钢铁出口企业资质标准
   事件缘由:尽管国家多次调整钢材出口税率,但2008年年初“钢铁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已成定局”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商务部很可能将采纳中钢协的相关提案,让中国的一些钢材经贸商和相关专家们陷入一种不可名状的焦虑。
    有消息称,出口资质认证的具体规定为 “钢材年出口量要在1万吨以上”。据了解,国内从事钢材出口贸易的企业高达1,000多家,2/3的贸易商出口数量都达不到1万吨。
    支持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人士表示,过多的企业参与出口肯定会削弱中国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形成低价竞争,造成整个行业效益低下,需要实行出口资质认证规范钢铁产品出口的贸易秩序
    反对理由:众多钢贸商强力反对。专家感慨 “出台这个政策不是一个公平的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倒退”,这样的规定主导思想是以(出口)数量定胜负,目的是将出口权集中到大钢厂,维护大钢铁企业的垄断利润。若强行推行1万吨以上的规定很可能导致某些成熟市场被砍,渠道变冷。
    最终结果:部分大型企业积极游说政府出台政策,但目前政策及传言均无下文。
    详见《现代物流报》2008年《调控出口欲施 “猛药”企业专家集体 “焦虑”》、《中钢协出口企业资质出台没有时间表》独家报道
未出台——
出口退税调低
    事件缘由:2008年上半年钢材出口连续数月强劲反弹,5月份钢材出口突破了500万吨,创下年内新高,而6月份出口再创新高也似乎已无悬念,这自然引发市场对调控政策再度出手的强烈预期。600万吨,这一数字似乎成了目前市场预期政府调低退税的最后心理防线。行业对政府调税的预感越来越强,部分钢企出口订单突然生变,防止政府调税。
    支持理由:600万吨是中钢协划定的出口红线。下半年出口水平月度大概在450万吨~550万吨之间波动,如果不控制,达到600万吨,出台政策的可能会更大。
    反对理由:当前国家相关部门专注于抗震就灾工作,在这方面还没来得及予以太多的关注和协调,主要是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的博弈。发改委高调支持调整关税,中钢协同样希望会员企业多出口多赚钱。但财政部、商务部、海关都反对。
    最终结果:钢铁行业形势在下半年急转直下。鉴于钢铁市场形势发生的这种变化,及通货膨胀压力放缓的情况下,如果国家急于出台调税政策,这绝对是对现在钢铁市场形势的一种误判。最终退税调整政策无下文。
    详见《现代物流报》2008年《600万吨吹弹立破钢铁企业押赌政策调税》《钢材出口政策近期恐难调整》独家报道
争议中——
钢材期货上市
    事件缘起:早在2008上半年,钢材期货“万事俱备,只待10月底上市”的消息就被如火如荼地传播。
    反对理由: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不确定因素增多,而钢材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国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短期内钢材期货短期内不会上市。
    支持理由:钢材期货的套期保值作用被反复强调,于此同时一些期货公司已经提前打响了客户争夺战。为抢占先机,上海的一些钢材交易市场周围,已吸引了十余家期货公司 “扎堆”准备前往新设营业部。
    最终结果:时至今日仍不见相关部门有任何动作,钢材期货上市仍然没有时间表,近日有消息称可能春节后上市。
    详见 《现代物流报》2008期货系列报道。
炒作过——
奥运全面停产
    事件缘由:奥运期间北京200公里内小钢厂全部关停
    支持理由:代表大钢厂利益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直力挺此政策,矛头直指中小钢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人士表示,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关闭大型钢企的可能性不大。
    反对理由: “如果一旦大量关停小钢厂,螺纹钢的价格很可能还将再疯涨1倍。”专家认为,限产停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钢材市场某些品种的资源供应量,会对钢市产生一定阶段性的影响。 “在当前特殊的情况下,这一政策来得不是时候。”
    最终结果:由于奥运期间环保措施得当,紧急关停方案并未实施,部分小钢厂关停。部分钢贸商借机炒作涨价。
    详见《现代物流报》2008年《奥运限产:一场钢市集体秀?》独家报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