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企业开打“成本保卫战”——降低轮胎损耗

2009-11-1 4: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枭冬
    轮胎成了困住货运车辆运营成本的一道 “死结”?在众多物流企业被“油价”、 “运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大多数人恐怕无法想像到——轮胎这一并不容易察觉到的 “死角”,竟有如此大的 “杀伤力”。
    年初,物流业被列为全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列,物流行业也由此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上半年,我国公路货运总量实现3.7%的同比增长,达到98.56亿吨,随着下半年经济环境的好转,数量还会继续增加……这些数字一方面预示着我国公路货运行业巨大的增长空间;一方面也间接地表明,轮胎 “死结”带给物流运输企业的烦恼也将继续蔓延。
    而这绝非耸人听闻。因为在高油价、低运费的双重打压下,物流运输用户,无论个人还是企业,为了提升盈利能力,对车辆运营成本的控制已到了“狠抓猛打”的地步。可如今,在此物流产业方兴未艾、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之际,轮胎损耗造成的运营成本却居高不下,甚至有日益增加的趋势。
    所以,物流运输企业的一场 “成本保卫战”已经势在必行,一次破解轮胎 “死结”的问药求医之旅也正悄然启程。
耗损的,不只是轮胎
    其实,有关轮胎耗损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不仅仅停留在轮胎本身。
    据报道,现有市面上的重型货车轮胎因型号大小不同,价格大多都在1000~3000元。以一辆240马力,车长9.6米的6×4货车为例,若其年均行驶18万公里,则需消耗轮胎20条。以每条轮胎2500元计算,一年花销就达5万元。而一般情况下,这类货车一年赚到的钱也不过25万元上下。以此统计方法计算,国内货运车辆一年的轮胎消耗成本,已经超过了车辆全年运营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而按照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实际运营中,车辆因轮胎支出的成本又远非五分之一这么简单。因为道路状况等多种因素,轮胎滚动阻力所需能耗,已经达到了总能耗的3成左右。统计同时表明,我国物流费用当中,运输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占大概超过6成;一些个人和企业的毛利润不过2%~3%。两相比较,轮胎耗损产生的费用的确是个不小的数字。
    一位常年从事货运的王师傅告诉记者,一直以来,物流运输企业都在承受着运输成本上涨但运价基本不变的重压,所以,节约成本成了他们盈利的必备法宝。期间,不乏有人践行提高运载率、多拉快跑等方法。尤其对燃油的节省之道,更成为人们苦苦探寻的一剂良药。只是,过度的轮胎损耗不止使得用户频繁更换新胎,更要为之付出高昂的油费代价。
    王师傅介绍说,尽管近年来货车生产企业更为注重完善燃油系统的经济性能,但货车轮胎过度磨损对车辆燃油经济性能的负面影响却一直无法消除。此外,轮胎耗损严重还会影响到车辆的行驶性能、舒适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尤其安全性能上,由轮胎磨损严重和爆胎现象引起的交通事故已经不胜枚举。特别在夏季,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近5成都与轮胎故障有关。
轮胎 “死结”怎么解?
    近年来,随着轮胎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现有轮胎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子午线化、无内胎化、低断面化。眼下轿车轮胎已实现了这一趋势,货车轮胎也在朝该方向发展。从长远来说,轮胎自身的技术的提高,应该可以帮助用户减少因为轮胎损耗所带来的成本开支及安全隐患。
    但现今情况下,如何控制轮胎消耗产生的高额成本,则是物流运输企业面临的当务之急。那为何货车轮胎损耗如此严重呢?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副秘书长谈玉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货车轮胎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一是因为用户只顾多拉快跑、超载超限造成的;二是人们对轮胎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将稍有磨损的轮胎及时拿去保养和翻修,以致将其彻底用成了废胎,丧失了再次利用的价值;三是司机不够爱护轮胎,在驾驶过程中,对路况的保持、胎压的观察不够细致,致使轮胎不能在理想状态下工作,缩短了使用寿命。
    而要控制轮胎的使用成本,就要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谈玉坤认为,理应针对上述三点对症下药。如想方设法终止超载现象,鼓励用户及时保养和翻修旧胎,改善司机不良的驾驶习惯等。
    当然,针对谈玉坤的分析和建议,想要快速、彻底执行开来,现阶段也有不小难度。所以,一些物流运输用户干脆提出,降低轮胎售价。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最简单的降低成本的方式。一些车主对于轮胎价格过高的抱怨,在互联网搜索中不难找到,他们质疑轮胎厂商定价过高的声音也屡屡见诸报端。而且,记者了解到,同一条轮胎在不同店铺的销售价格常有不小差异,这也是这些车主屡屡反映轮胎定价过高的一个因由。
    那么,轮胎价格到底高还是不高?通过降价为物流运输用户解开成本之困是否可行?常年从事轮胎升级生意的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是基本不可能的事!”
    袁先生告诉记者,轮胎价格高还是低难于统计,但依他个人之见,现有轮胎价格其实不能算高,甚至还很便宜。他认为,用户在轮胎保养方面舍不得投入导致轮胎寿命过短,加大了最终的成本。而轮胎本身利润很薄,国内恶性竞争又很激烈,这使得轮胎价格始终处在一个相对 “合理”的段位。
    袁先生强调,与其呼吁轮胎厂商降价,倒不如呼吁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规范行业发展。如果杜绝了行业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恶性竞争现象,不仅有利于厂商的盈利,也会保证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优质轮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节约成本。
“翻新”远水难救近火
    既然通过降价降低轮胎消耗成本难以实现,那就需要想些更好的法子。近年来,翻新轮胎市场可谓风生水起,似乎这为物流运输用户提供了一把开解轮胎 “死结”的钥匙。有关数据也显示,国内一般货车轮胎现阶段大概只可行驶10万公里,而在美国,通过及时的保养和翻新,一条胎持续行驶历程可达100万公里。
    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副秘书长李树仁告诉记者,每翻新100条轮胎,相当于减少了100条废轮胎污染源,新增加了80到90条新轮胎产量,各种资源消耗也只占新轮胎生产的30%左右。翻新轮胎的使用寿命大抵为新胎的60%~80%,价格则约为新胎的三分之一。显而易见,翻新轮胎从价格上有了先天优势,用户购买翻新轮胎完全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李树仁还告诉记者,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公路网络的建设完善,物流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翻新轮胎市场必然大有可为。当下,国内不少货车就已采用翻新轮胎作为替换胎。
    不过,李树仁也坦言,国内每年轮胎产销量1亿余条,但只有350万条货车轮胎得到翻新。翻胎与新胎比例悬殊,翻新轮胎的市场现在刚刚起步,初步统计的1000多家从事翻新轮胎业务的机构中,大多都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其中不乏路边摊、街边店。
    李树仁介绍说,有些地区,一个县里就有二三十家小型维修厂在做翻新业务。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准入制度不够健全,一个汽车维修铺就完全能够揽此生意。而这自然导致了很多翻新轮胎质量不过关,压低翻新轮胎价格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信誉,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李树仁还透露,现在轮胎翻新厂的旧轮胎回收渠道,包括从各维修点回收;给各车队、物流、公交公司加工后返回;从废旧轮胎集散地收购。但这些方式回收量较小,回收的旧胎胎体较差,给翻新造成一定的障碍。去年国内生产轮胎约5.5亿条,产生的废旧轮胎约2亿条,但能翻新的仅占很小比例。
    为此,李树仁特别提醒用户,翻新的价格往往与 “性价比”挂钩,购买翻新轮胎切忌贪图小便宜。一是要注意阅读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和检测报告,二是要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翻新轮胎。不过记者也发现,绝大多数重卡企业及4S店都不做翻修轮胎这一业务。但在类似固铂等专业轮胎厂商的服务网点,大多提供了轮胎翻新服务。
    尽管轮胎翻新再制造行业仍有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相关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翻修的“远水”难解现今的 “近火”。但未来日子里,翻新轮胎的市场前景还是值得看好。当国内市场的轮胎品质和市场结构出现质变后,广大物流运输用户必然从中受益。而且,政府对这一行业相当重视——轮胎翻新已被列入国家 “十一五”规划纲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再制造示范工程,轮胎翻新行业也被列为免征企业所得税的行业,而轮胎翻新企业更享受免征增值税的利好政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