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新引擎” 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跨越

2009-1-11 14: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现代服务业是我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8日,我市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出台了《临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今后三年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还首先出台了商贸与物流业、大旅游产业2个扶持政策,其它6个产业政策也将在6月底前出台,这对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既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行动计划 构筑蓝图
《行动计划》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行动目标和主要任务、空间布局和重点项目、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等四个方面,总体目标:围绕构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依托我市现有服务业发展基础和“一主两副多镇”的城市发展框架,大力发展以大旅游产业、商贸与物流业等八大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发展新型服务业态,积极培育特色潜力行业,力争到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4.0亿元,年均增长18.3%,占GDP比重达到38.0%,完成市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目标明确 调活提速 
《行动计划》首次明确了我市现代服务业八大产业的行动目标和任务。在现代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旅游产业主要目标是:到2011年,实现大旅游产业增加值14.3亿元、年均增长16.0%,旅游总收入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16.0%,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主要任务是:到2011年实现景区门票收入1.2亿元、年均增长13.2%,接待国内外游客650万人次、年均增长11.3%。实施规划先导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步伐。    
和大旅游产业一样,在现代服务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商贸与物流业行动目标是:到2011年,实现商贸与物流增加值29.0亿元、年均增长20.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5亿元、年均增长15.0%。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心商业区、购物区建设,加快专业物流市场和配套项目建设,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    
同时还明确了金融服务行业、信息服务与软件、社区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业和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产业行动目标和任务。为今后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全面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大“礼包” 助推发展
《行动计划》是今后三年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行动总纲。为切实推进《行动计划》实施,我市加大了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将陆续出台现代服务业八大产业配套扶持政策,总体扶持力度超过500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扶持资金达到3000万元,其余2000万元为税收减免和政策扶持。目前出台了商贸与物流业、大旅游产业2个扶持政策,其余6个产业政策将在6月底前全部出台。    
商贸与物流业专项扶持资金共800万元。整个政策分为七大块、24条,包括奖励扶持、享受政策条件、奖励补助办法等内容。
政策将重点对投资大、发展快、贡献多的重点项目加以扶持。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对引进、建设和营运“大、好、高”项目的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补助和奖励。为鼓励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对年度经营规模、综合效益等在商贸服务业各行业领先的企业给予补助和奖励。
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出发点,鼓励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扶持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和培育电子商务等商贸服务业新型业态。    
以完善社区商业实施、方便人民群众消费为出发点,鼓励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推进社区商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业,规范社区便利店发展。着力推动“放心工程”,确保市场供应,满足生活需求。    
以提升行业品质、创塑服务品牌为出发点,通过创建名牌名店名街,培育特色街区和商务会展等措施,着力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行业品质,促进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消费环境更加优化。    
以规范行业管理、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繁荣稳定为出发点,通过对基层商贸工作、行业协会建设、节能减排工作、市场运行监测、用水用电价格等方面的扶持和奖励,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发展环境,促进行业自律规范发展。    
旅游专项扶持资金共900万元。政策共有27条,包括专项资金设立、适用范围、奖励对象、奖励政策等内容。    
鼓励旅游企业结合临安旅游整体形象在客源市场设立大型户外广告牌、加大促销力度和旅游企业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旅游宣传会和举办大型活动等,进一步打响生态休闲旅游城市的品牌。    
对新引进实际投资额较大的旅游重点项目,给予较大补助。鼓励景区(点)资源整合和旅游集镇发展。    
扶持提升临安接待能力和水平的项目,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景区提升品质、发展星级饭店和绿色饭店,鼓励旅行社发展、旅游商品开发和从业人员提高素质。    
积极扶持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规划编制、产品促销、环境建设、规范管理和旅游民俗资源挖掘等进行补助。实施乡村旅游环境整治建设,对完成农家乐生活污水处理的特色村给予补助。    
扶持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对集散网络对接、信息咨询中心建设和运作等进行补助,优化发展旅游交通设施,推进旅游配套设施提升。 记者 孙键韵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