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过冬"启示录:"隆冬"中发现中国经济韧性
2009-1-1 14: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编者按:以浙商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私有部门,在经历这一轮经济寒潮的冲刷之后,创业时期苦水咸水泡三遍打下的韧性底色日益鲜明。经历寒潮洗礼后“进化”生存下来的民营企业,必将在未来收获更新更饱满的果实。
在对“经济气象”极为敏感的浙江省,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们明显感觉到,这次的经济寒流来得格外急、格外密。
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加之诸多国内外不利因素,在带来巨大生存压力的同时,更逼出了民营企业顽强的生命力与开拓精神。尽管业界表示此次危机远比早年创业之初的处境更为艰难,可诸多“过冬一族”已然重振当年创业时的劲头、勇气与意志力,以过人的韧性敲碎经济寒冬的坚冰。
“冬补”一族:在学习中“过冬”
“我们需要进补,需要学习。”在绍兴、义乌等地采访时,不少企业主面对半月谈记者坦言。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惨痛教训,让这些尚能自保的企业不得不开始学会思考,他们要好好补一补脑。
2008年国庆前后,绍兴县两家大型民营企业突然停产,一家是PTA(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轻纺行业发展的前导产品)产能居世界第二的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另一家是在新加坡上市的国内印染行业龙头企业江龙控股集团。绍兴县的民营企业都清楚地看到了盲目“做加法”是如何给企业埋下“定时炸弹”的。义乌市多多体育用品商行业主王庆斌说,自己从中学到了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走“做强”“做精”之路。
“要善于在‘长智’中过冬。”浙江海亮集团董事长冯亚丽说。不少企业由于是“资金依赖型”,往往资金链断裂成为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海亮集团作为国内大型铜加工龙头企业,努力从现金流方面防范风险。目前企业不但有充足的储备资金,而且还有28亿元的银行授信尚未使用。企业囤兵藏草除了可预防形势的进一步恶化,还有利于把握极可能出现的新的投资机遇。
在地处杭州市萧山区的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建林谈起自己的生存之道时表示,一些同行停产充分显示了严格控制“现金流”风险的必要性。他首先对一些投资适度“刹车”,调整预算;其次对所有控股子公司与分公司只考核现金流,不考核利润,严格控制产品库存与原材料库存,最大限度减少现金的流失。
“现在是企业弥补科学发展课的最佳时机。”绍兴县委书记徐焕明说。近一段时间以来,绍兴县在企业中开展“爱主业”的主题教育活动。当地一位企业家说,这种教育非常及时,不少陷入危机的企业就是为挣快钱进入股市和房市,有的干脆抛开了主业,加速企业衰败进程;反观一些专注于发展主业的企业,受金融动荡的影响就小得多。
在余姚市,不少企业还在当前形势下补“自主创新课”。余姚市科技局局长姚桂珍说,现在举办的科技培训会议吸引了大批企业参加,几乎场场爆满。不久前,市科技局举办了一次科技培训会,原定由80家企业派80名人员参加,开会时有122家企业的154人参会。而在过去,这类会议到会者常常寥寥无几。
“冬练”一族:“三九”天是“练内功”的最佳季节
在研发、市场开拓、产品结构上练好“内功”,正成为浙江省一批民营企业的共同选择。在他们眼中,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冬练三九”。
在绍兴县新乐纺织有限公司新产品展示室,整齐地摆放着600多种面料新产品,一位沙特客商正在选样并与工作人员洽谈。“这几天客户没有减少,有时一天有十几批。”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国友说。新乐公司董事长王明煜说,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尤其应该练就一身过硬的“内功”,以便于为春天的到来积蓄能量。“我们计划把产品研发费用与销售挂钩,按销售比例的3%提取。”正准备到欧洲考察市场、为2009年秋冬季新产品研发做准备的王明煜说,“只有研发出别人无法替代的新产品,从跟着市场走到领着市场跑,客户才会来找你!”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只有拥有过硬的创新产品,才能经受住“风吹雨打”。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孙琴说,面对这次金融危机,他特别庆幸企业手里已经有几个自主研发的对路产品。公司每年花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利润的15%,现在准备继续加大投入,把未来发展的“基本功”练扎实。浙江省玉环县的双环齿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产品的生产周期从70天缩短到现在的15天,竞争优势明显。
除了“练研发功”,还要“练市场功”。在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事业二部部长胡启良说,目前公司的生产任务已排到了年底,工人晚上还要加班三小时。受金融风暴影响,有一个美国客户在2个月前削减了50%的订单,这一削减量占到该公司30%的销售量,公司痛心不已。“现在,我们正在抓内销,以弥补外需的下降!”董事长阮卜琴说。目前,这个公司产品的内销量迅速攀升,2007年国内销售600多万元,2008年前10个月就达2000多万元。就在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就遇到4位从北京来的客人到公司考察产品、签订单。
“冬泳”一族:与寒流搏击,将让自己变得更强壮
过去曾经“胆大包天”的浙江企业,在这场世界金融危机中,再次表现出以前的顽强意志力与拼搏精神,在商海中与寒流搏击。
为了在寒流中搏击,浙江不少企业都先把“游泳衣”穿好。宁波艾盛服饰有限公司很早就对国外客户进行了筛选,淘汰了一批中间商,留下的绝大多数是终端客户、高端客户和大型零售商。虽然欧美商家破产倒闭时有发生,对艾盛公司却波及不多。此外,2007年,公司预见到人民币汇率将步入加速升值期,立即与国外客户商量改用其他货币结算,对欧美客户设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则用人民币结算,仅此一项就为艾盛公司省下了数百万元。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深入收集市场信息和了解客户需求的重要性,这场大考教会他们: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穿好冬衣,才能在与寒流搏击中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在同“寒流”的搏击中,有的企业尝到了甜头。海亮股份分管外贸业务的冯剑维说,海亮把诚信和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次反而保护了自己。前一段时间,由于铜价下跌,国内不少同行连续毁约,致使供方受损严重。海亮集团坚持按市价接货,决不乘人之危压价,为一些客户解了燃眉之急。现在,在不少企业接不到订单的情况下,海亮集团的订单不降反升。世界金融危机对海亮集团的市场影响只是个位数,而同行“让”给海亮集团的市场正呈两位数增长。
“冬泳”中,一些企业摸索出了越来越多的脱困之道。在“中国针织名城”象山县,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地生存状况较好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较早地在内部构造了一条完整的“垂直产业链”。用这些企业负责人的话说,过去企业是一个孤岛,到左岸还是右岸都需要别人用船摆渡;现在则变成一座长桥,从此岸到彼岸可以自由行走、自由控制节奏。
“这在我们行业内被称作一场‘产业链革命’!”巨鹰集团负责人说。巨鹰集团是象山最大的针织出口企业。近年来,巨鹰集团通过实施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整合收购了原新疆托峰棉业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新疆建设了棉纱、精梳纺生产基地。完整产业链让巨鹰集团在原材料市场波动中极大地降低了风险。
有的贸易型企业也从缩短并控制产品路径中获得了生存空间。慈溪进出口公司就发现,越来越多的境外客户把目光直接投向货源工厂,纯外贸企业开始面临失去客户的危险。为此,公司在国内外兴办20多家生产企业,解决了生产基地的“短腿”。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来以织布业务为主,现在则向上游延伸到化纤生产,往下游延伸到印染业。董事长孙永根说:“现在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比较齐全,这样生产节奏可调控,受到外部的原材料及市场的波动冲击就小得多。”(李亚彪)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