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通车

2009-10-5 19: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999年9月28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通车。   
   江阴长江大桥是国家公路主骨架中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以及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的跨江“咽喉”工程。大桥建成通车后,成为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钢箱梁悬索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桥通车,让靖江人民圆了百年江南梦。    
  曾经跨江有梦    
  大桥通车前,靖江人民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跨越长江”的梦想,让我们回眸江阴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    
  1912年11月,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登上江阴黄山,对江阴、靖江两地的地方官员说,要建一座大桥,让江南、江北连结起来。江风把伟人的话传出很远很远……   
   1994年11月22日,大桥建设打下第一根桩基,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5月22日,有九个半篮球场大的大桥北岸沉井沉至设计标高;    
  1998年7月16日,大桥主缆架设拉开序幕,1999年1月底,主缆的紧锁和索夹安装顺利结束;    
  1999年2月9日,第一节钢箱梁顺利吊装,标志着大桥开始桥面安装,1999年4月21日,大桥最后一块钢箱梁吊装成功,大桥顺利合龙;    
  1999年8月18日,大桥完成桥面安装;   
   ……    
  如今百年梦圆    
  百年梦圆,最欢欣鼓舞的莫过于靖江人民。江阴大桥的建成通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江南江北的概念。靖江作为苏北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开始冲破浩浩长江的天然屏障,融入苏南经济带。“大桥一通,两岸同城”,江阴和靖江地区形成新的经济格局,苏南、苏北城市也被联结起来。    
  十年前,有专家认为,以大桥为纽带,江苏三分之二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开始在包括靖江在内的大桥区域集中,以资产重组为手段,区域经济在苏南和苏北之间出现更大规模的联动;大桥将“疏通”江阴、张家港、靖江等地的隔江港口,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为推动长江三角洲流域经济腾飞作出贡献。    
  十年后,专家的论断得到印证,大桥的效应日益显现,南北互往更为便捷。   
   大桥效应凸显   
   大桥缩短了靖江与苏南的空间距离。家住城区新建北路的刘强在无锡开了一家公司,每天早上,他都要开车从家里出发,赶到在无锡堰桥的公司上班。如今,有不少江阴人、张家港人在江阴园区、新港园区工作,他们早出晚归,每天往返于江阴、张家港和靖江之间。在新港园区工作的张家港人孙先生说,尽管生活和工作不在同一城市,但他从没有感到不便。    
  大桥通车后,靖江至上海只需2小时车程,进入了上海都市圈,“大桥效应”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    
  早在1999年6月的“99靖江对外经贸洽谈会”上,世界500强企业就来了19强,国内大企业大集团来了12家。几年来,签订进出口合同、协议利用外资均取得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收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