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医治”物流实践教育“肌无力”?

2009-10-25 1:1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李卫卫
    一场本来应该围绕着质量工程展开的研讨会,因为现场一位专家有感而发的一句 “牢骚”,在讨论中出现了严重的 “跑题”,话题重点最后落到了物流实践教育上。
    对此,记者一点也不奇怪。毕竟,实践环节的缺失和不足,一直都是国内物流教育现状中颇受各界诟病的地方。尤其是到了每年毕业生的 “就业季”,这种 “炮轰”的频次和 “火力”都会来得比以往更加 “猛烈”。在企业和学生 “声讨”的声浪中,高校作为教育的提供方和实施者,显得 “难辞其咎”。
    面对这样的指责,高校也有满腹的委屈。在浙江一所高校教授物流管理课程的张老师就无奈地告诉记者: “现在连学生都知道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作为学校怎么会看不到?况且学生就业时需要实践经验,教育部也发布文件要求高校开展产学研结合。学校不管是受哪一种动力的驱使,都非常愿意将物流实践教学推向深入,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和实践的双面手。可问题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却遭遇到种种问题,让学校时常会感觉有劲使不上。”
    而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很多高校的老师都有类似的感受。他们时常会在开展物流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产生 “无力感”。 这其中让他们最为头疼的恐怕就是如何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
    高 校实习基地的牌子岂能一 “挂”了之
    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方式。目前也有很多高校与企业开展了此方面的合作。在各级媒体上,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 “某某学校在某某企业建立物流实习实训基地”的新闻。虽然形势看上去似乎很喜人,但却难以掩盖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面临的 “推行难”。
    对于这一点,一直活跃在物流教育第一线的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何明珂有着深切感受: “建立实践基地的工作我们一直在做,但是说实话,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真的很艰难。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基地建立起来容易,但是坚持下来更难。很多时候,企业参与和配合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实践基地也只落得有名无实。”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物流研究所书记汝宜红则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原来她所在北京交通大学经过积极争取,与一家物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北交大也顺利的将该企业发展成了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可到实际操作时,问题就接二连三地来了。
    “起初我们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实习,结果被对方以种种理由推脱掉了。最后,我们只能降低要求,仅仅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一下。没想到,多次沟通之后对方仍然推三阻四,最后也没能成行。”汝宜红无奈地说,“真的没想到,这些实习基地挂完牌后就不理我们了。”
    如何让这些实践基地真正和高校的教学挂钩,做到名符其实。对于高校来说,已经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从目前来看,仅仅凭借学校的一己之力,显然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高校也急切的希望行业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与配合。
    对此,何明珂建议,为了改变部分企业实践基地名不符实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为实践基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将一些挂牌之后不履行义务的企业从这个队伍中剔除。“甚至可以在今后评选A级物流企业的时候,将参与高校教学实践作为一项考察指标列入,让优秀的物流企业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何明珂说。
    “在国外,高校和物流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而长期的互动。企业不但会为高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甚至还会为他们提供项目和经费开展课题研究。这种实践机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会为配合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企业提供相关的税收优惠。”何明珂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国内可以借鉴这一经验来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而对于他的这些建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明确表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根据实际情况,找寻合适的时机加以落实。
    企 业不是我们不愿意配合
    “实践基地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完全不愿意配合,实在是因为有很多的无奈。”一位物流企业的负责人坦言。
    对于该负责人提到的 “难言之隐”,经常深入物流企业中开展调研的何黎明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虽然现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建立起了不同层次的实习实践基地,但是相对于每年庞大的学生人数来说,显然是僧多粥少。企业一旦向一所高校敞开大门,就会有一群高校一涌而来。企业完全满足这么多学生的实践需求,也不太现实。
    “帮了这个学校,就没办法帮那个学校。一些企业就因为不想得罪人,索性就关闭大门。这也是一种不容回避的现实。”何黎明说。
    除了接待数量 “难以招架”,企业在接受实习生上不太积极,也有其经营上的一些考虑。采访中,很多物流公司表示,接纳高校学生实习,需要企业在前期做很多岗位、管理及工作流程上的调整和准备,这需要投入不小的精力。但学生进来之后,业务不容易一下上手,甚至会 “帮倒忙”。
    “我们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本来就有很多本职工作要做,现在还要费功夫管理这些学生,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一家物流企业的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个别高校的学生在实习时的一些不良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一群体 “抹了黑”,让企业对 “后来者”产生了抗拒心理。一位在工作中与实习学生进行过 “亲密接触”的人士告诉记者: “现在的学生实习都是3分钟热度。上回我们接待过一个学校的学生,原定十几个人在卖场的仓库工作半个月。可是因为吃不了苦,又觉得工作技术含量低,结果不到一周,十几个就跑得差不多了。我们之前做的准备工作都白费了。”
    这种说法,虽说有点 “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但是也颇能解释为何企业对学生实习态度如此冷淡。
    专 家重新思考对实践的认识
    最近,发生在上海海事大学的一次 “另类”招聘,引发了该校副校长黄有方对国内物流实践教育认识的新思考。
    因为金融危机的袭击,不少学校在就业中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极不客观的形势下,一家企业却出人意料的从上海海事大学招收了70多名物流专业的毕业生。 “他们原本是没有招聘计划的,之所以选择招收这批人,目的就是做人力资源上的储备。对于这种做法,我并不奇怪。但是接下来,他们对这70多名员工的安排却让我惊诧不已。”黄有方说。
    在招聘完成之后,该企业同这70多人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却没有安排具体岗位和工作。而是决定将他们继续留在学校接受一年的再教育。在此期间,他们可以享受与正式员工同样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接下来的事情让黄有方更加吃惊:这家企业并没有让这批新员工,利用这一年时间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而是要求海事大学开了两个班,继续向他们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甚至还开出了一份中外名著的书单让学生阅读,拨专款让学生到剧院看戏。
    这让黄有方有点看不明白了:“我们想法设法的在学生本科期间安排实践环节,想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企业却花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让他们重学基础理论。难道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实践教育是缘木求鱼?”但在与该企业负责人交流之后,黄有方的这种感受反而有增无减: “企业认为,对于本科生来说,他们最看中的是学生的基础是不是扎实,综合素质是不是高,适应能力是不是强。至于所谓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本无需假学校之手进行。员工进入岗位之后,通过企业的培训,基本几个月就能达到岗位技能要求。”
    黄有方表示,在听了该企业这番话之后,他突然意识到:现在学校把实践教育重要性提得这么高,会不会是一种短视行为?高校花费很多课时对本科生开展一些蜻蜓点水式的实习又是否真的必要?在他看来,以上问题值得所有高校细细思量。而这,将可能决定着未来物流本科教育何去何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