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出台解堵规划换届交通拥堵 畅通还需等两年

2009-10-13 13:2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1年,我市交通拥堵难题将得到基本缓解。其间,我市将实施ETC收费(电子感应收费)、单双号限行等多项措施缓解拥堵。届时,汉口、武昌地区将分别打造“七纵六横” 和“七纵九横”干道网。至2015年,我市还将建成“六桥一隧三地铁”的过江通道。 
  昨日,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局专门召开武汉近期交通建设与组织规划专家咨询会,邀请全国各地的“解堵”专家,为缓解江城拥堵出谋划策。 
  2011年后,车速提高6公里2011年前,哪些地方最堵依据规划,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继续推进交通拥堵点改善工程,集中力量进行快速路建设,加强施工配套项目建设。 
  2010年,轻轨一号线全线通车,同步优化常规公交线网,加快快速路、过江桥梁等重点工程建设, 推进干道和支路微循环建设。 
  2011年,地铁二、四号线土建完工,启动公交枢纽场站建设,继续推进快速路建设,配套调整交通运行组织方式。 
  三年后,城市道路网络建成,主城区交通运行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主城车辆行程车速从2008 年的22公里/小时,提高至28公里/小时,基本实现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的预期目标。 
  与会专家分析,2011年基本缓解交通拥堵前,武汉仍将面临两段拥堵“阵痛期”。 
  其中,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地铁2、4号线中心区主要干道沿线站点开始围挡施工,二环线汉口段等高架道路进行管线改迁、下部结构施工,除局部特别困难的路段外,主要干道施工路段具有双向6车道条件,较现状道路断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压缩,发展大道、青年路、中南中北路、武珞路沿线路口拥堵将进一步加剧。 
  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二环线汉口段、金桥大道、武咸公路、徐东大街等高架道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占用道路面积大、线路长,部分路段仅有双向4车道通行条件,是近期交通组织最为困难的时期。 
    汉口:“七纵六横” 
  武昌:“七纵九横”贯通三环 分离过境交通 2015年建成140公里轨道网 2015年建成“六桥一隧三地铁” 
  201条公交线与地铁衔接 ETC收费、单双号限行“双管齐下” 2011年前新建52处过街通道按规划,汉口地区近三年将重点建设汉口北地区过铁路通道,缓解站北地区进出难问题;同时,完善外围组团道路系统,支撑外围地区发展;提高中心区道路容量,增强贯通性干道,近期形成“七纵六横”干道网络: 
  七纵:沿江大道-沿河大道;中山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幸福大道;三环线北段。 
  六横:古田二路;汉西路;常青路-青年路;姑嫂树路-新华路-友谊路;香港路-大智路; 
  金桥大道-黄浦路。 
  武昌:“七纵九横” 
  武昌地区的缓堵重点为:完善武昌中心区道路系统,增加南湖组团进出通道,完善武汉站、东湖高新、青菱等地区道路交通系统,近期形成武昌中心城区“七纵九横”干道网络: 
  七纵:临江大道;和平大道;友谊大道-中 山路;中南路-丁字桥路;东湖路-珞狮路;民族大道;关山二路; 
  九横:三环线东段;工业二路;水东路; 徐东路;沙湖大桥;武珞路-珞喻路;雄楚大街;南湖南路;三环线南段。 
  贯通三环 分离过境交通 
  按规划,2011年前,我市将打造“两环加半环,三联加五射,总规模达206公里”的快速路系统。 
  畅通一环,建设二环,贯通三环,提升三条快速联络线,构建五条快速放射线,初步形成武汉市主城区快速路骨架系统。具体包括: 
  建设三环线北段、东段,贯通三环线,形成主城外围环路,分离过境交通; 
  新改建二环线汉口段、二七大桥、水东路和东湖路,形成围绕中心城区的快速环路; 
  建设金桥大道、黄浦大街和徐东路,形成武汉大道。 
  建设武咸公路、江堤路、中北路延长线、江北快速路,衔接对外高速出口路,形成进出城快速通道。 
  提升中南路、沙湖大桥等5条快捷路,完善主城骨架路网系统。 
   2015年建成140公里轨道网 
  近期是公共交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市将大力建设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交通为辅助的 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与会专家建议,开始启动轨道3号线(汉口三金潭—沌口沌阳大道)、4号线二期(武昌火车站—汉阳黄金口工业园)、8号线(东西湖金银湖—江夏纸坊)工程,确保 2015年初步形成“轻轨一号线、地铁二号线一期、地铁四号线一期”主城140公里轨道交通骨架系统。 
   2015年建成“六桥一隧三地铁” 
  过江问题历来是我市交通的关键问题,加大过江通道的建设力度,是改善近期交通状况的关键。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规划设置了8条车辆过长江通道和6条地铁过江通道,并对三阳路等所有可建设通道的位置进行了规划控制。 
  会议透露,我市将在2015年前形成“六桥一隧三地铁”的过江交通新格局,满足城市过江交通需要。 
  其中,2011年建成二七路大桥;2015年前建成鹦鹉洲大桥;同时启动杨泗港通道前期工作; 
  2015年前建成轨道4号线二期、8号线一期。 
  201条公交线与地铁衔接 
  按规划,我市近期将建设公交枢纽站20座,占地面积20.96万平方米。 其中一级枢纽7座、二级枢纽9座、三级枢纽4座。 
  同时,我市还规划布局公交线路335条,其中与轨道衔接的线路共有201条,共调整13条与一号线平行重合的线路,10条与二号线平行重合的线路,6条与四号线平行重合的线路。此外,我市还规划在二环线内建设总长度约91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网络,与地铁线路衔接。 
  未来,我市将建立统一的公交票制结算体系,整合公交IC卡、轨道卡,实行轨道、公交、出租并网运营,推行公共交通一卡通。同时,建设公交调度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有条件路口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采用低底板的新型公交车辆;逐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试点出租车监控和调度系统。 
   ETC收费、单双号限行“双管齐下” 
  与会专家建议,近期对主城过江通道采取ETC收费;对因政策原因无法实施ECT收费的桥梁,实行限尾号过江的需求管理措施,保障过江通道的畅通。 
  ETC全称为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即电子感应收费,车主只要在车窗上安装感应卡并预存费用,通过收费站时便不需人工操作,无须停车,过桥费即从卡中自动扣除。这种收费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 
  这种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特别适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桥隧。 
  目前,市城投集团等部门正在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按初步构想,市内(包括新洲、黄陂等远城区)纳入缴费系统的所有车辆都将安装ETC车载器,外地车辆则仍收取次票。 
  2011年前新建52处过街通道 
  目前,我市城区现有人行立交56座(天桥42处,地道13处,在建地道1处),主要分布在 解放大道、中山大道、青年路、武珞路-珞喻路沿线。但与广州相比,目前广州现有人行立交规模已达到270座,覆盖城市主要干道。 
  为解决人车抢道的顽疾,2011年前,我市将在解放大道、中山大道、新华路、常青路、武珞路、雄楚大街、中山路、友谊大道等道路沿线新建52处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人行天桥38座,地道14座),总投资约为3.8亿元,具体情况如下:已列入城建计划,即将实施的人行立交13座,投资约1.1亿元;新增人行立交点位36座,投资约2.7亿元;大型交通项目配套人行过街设施3座,结合项目实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