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悄然现身钢厂船厂迎来最后疯狂?

2008-9-9 11: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王亚彬 李协商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近日的一份报告令人惊心:造船业表面的“红火”并没有驱散弥漫的阴云,船市拐点或将出现。
    据本报记者调查,由于担心船市拐点出现,部分船厂钢厂都已被迫进行了业务调整。
钢厂船厂全力接单生产
    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报告显示,在原材料上涨和信贷紧缩的双重压力下,上半年全国船厂新承接船舶订单36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了14%。
    但7月份以来订单却突然出现回升。
    “这种回升恰恰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船企对后市船价下调的担忧,导致企业集中在钢价进一步下调之前签单所致。”天相行业分析师王招华认为,这是船厂对船市缺乏信心的一种表现。
    据本报记者调查得知,针对造船厂可能出现的订单需求变化,沙钢等钢厂正在积极调整业务。
    沙钢国贸公司内部人士向现代物流报透露,“现在我们争取扩大船用钢板订单和生产数量,争取每月出口量在4万吨以。”该人士透露,沙钢国贸公司近日多次走访国内及韩国各大造船企业,了解供需变化情况;针对船用板生产流程长等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尽可能缩短从生产到装船发运的周期。“这是为了争取在船市下调之前积极承接一批高价船订单。如果出现拐点,我们需要提前作好准备。”
    鉴于当前国际船市未来市场调整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中国船舶行业协会在报告中建议,国内造船企业和钢厂要抓住行情兴旺的有利时机,争取在船市下调之前积极承接一批高价船订单。
    据悉,伴随着近年来的国内造船厂的高度景气,造船板成了2008年国内钢厂品种结构调整方向,30家国内重点企业上半年累计造船板产量几乎达到2007年同期的一倍。
    上半年造船板产量最大的三家钢厂分别是济钢、新余和鞍钢,产量分别达到了84.76万、83.33万和72.33万吨。造船板产量增速最快的3家钢厂分别是首钢秦中板、天钢和马钢。
产业链传导恶性循环
    隐忧正在酝酿。
    2008年以来,钢价大幅上涨,成本压力遂逐层传导,下游行业面临巨大压
    力。但船舶制造业市场却相对看
    好。
    而据中船协统计,上半年船
    用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同样给造船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将影响船舶行业明后两年的经济效益。
    据调查,2008年船用钢材需求量 约 为 1500万吨,按每吨涨价1900元计算,将增加成本285亿元。
    “由于订单早已签好,但各种成本不断上涨,这些成本都将由我们自己消化。”一家江苏造船厂人士感叹。
    中船协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行业综合毛利率出现同比下滑,为三年内首次,引人关注。
    专家对此表示,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钢价上涨压垮了造船企业而又使船用钢材市场呈现走软态势,形成了恶性循环。
    随着全球船舶市场订单减少,中国船用钢材市场可能出现供大于求局面,预计市场价格将高位震荡。
拐点来临?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报告表示,由于去年我国承接了较多的新船订单,现在绝大多数新兴船舶企业的船位趋于饱和。
    “现有订单可以说是在透支未来。现在进入造船行业,已经不是一个好时机。”西南证券分析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造船行业的繁荣景象已经持续5年时间了,景气度最佳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先前高度繁荣的景象不会再有了。按照造船行业的周期性调整,势必将迎来一段比较困难的时候。
    他对此提醒,在此时选择进入船市,确实比较危险。特别是民营企业将面临着严重的成本上涨的压力,一旦手上不能握有大量订单,显然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中船协会在报告中也指出,今年造船业很可能出现适度回落,但企业不必过于担心,这并不代表该行业从此进入低迷阶段,而是周期性的调整,该行业将由高度繁荣转向中度兴旺。
    然而,业内人士预计,2008年有望继续延续船舶制造的辉煌,2009年和2010年两年也有巨额订单支撑,在2011年或者更早的2010年,船舶建造将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拐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