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广西出海口 武钢剑指东南亚市场

2008-9-8 0:3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万晓晓 
  9月3日,广西钢铁集团揭牌成立。 
  “这标志着防城港千万吨钢铁基地项目建设全面加快推进步伐。”武钢集团党委宣传部主任白方高调宣称。历时三年,武汉钢铁集团 (简称 “武钢”)与柳州钢铁集团(简称“柳钢”)的重组事宜终于有了新的进展。 
  至此,今年我国钢铁行业已经有四起重大联合重组,此前广东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先后挂牌成立。各大钢铁公司在全国范围内产业布局,合并规模扩大之后,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就是企业的融合问题。 
  三年重组 
  正式成立后的广西钢铁集团,武钢集团总经理、武钢股份(6.94,-0.17,-2.39%,吧)(600005.SH)董事长邓崎琳兼任新公司的董事长。 
  广西钢铁集团初始注册资本440亿元人民币,武钢以现金出资,占股80%,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则以柳钢全部净资产出资,占股20%。广西希望以此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化发展。 
  “为了应对国际钢铁业的重组竞争,我国钢铁工业也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加速联合重组,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熊必琳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在一天前,邓崎琳以董事长的身份在南宁主持召开相关会议,将武钢柳钢(集团)更名为广西钢铁集团,将武钢的股权份额由51%提高为80%,公司办公地点由广西防城港变更为广西南宁市,并对原先的管理层进行调整。这一步的更替,双方历时三年。 
  2005年12月,武钢柳钢(集团)成立,作为中央直属的特大型钢铁企业的武钢,与广西省最大的钢铁企业柳钢联合,是当时我国钢铁企业的首次跨地域重组。武钢以现金65.06亿出资占51%股权,新公司以防城港千万吨钢铁基地项目为中心,并向上申报。 
  2008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同意防城港钢铁基地开展前期工作。 
  该基地建设的前提是,广西、武钢、柳钢三方合计要淘汰落后炼铁能力541万吨、炼钢能力910万吨。 
  据了解,防城港千万吨钢铁项目位于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园区,建设规模为年产1000万吨钢,工程投资698亿元,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660亿元人民币。 
  广西和武钢、柳钢正投身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推进的目标是,今年12月前获得国家核准,力争第一条生产线30个月内建成投产,50个月内全面竣工投产。 
  邓崎琳重申,武钢将会以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设好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项目。 
  实现产业布局 
  武钢终于有了自己的出海口,武钢与柳钢跨地区的联合重组,防城港项目的推进,也显示武钢在中西南战略的产业布局。 
  白方告诉本报,武钢从内地到沿海的战略性转移非常重要,要将淘汰落后产能与调整布局结构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钢铁的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据了解,武钢由于地处内陆,每年需从国外进口铁矿石近5000吨,运输成本非常高。而防城港是我国内地海岸线最西南的深水良港,对武钢来说,巴西铁矿石从防城港上岸,每吨运费可以节约200元左右。 
  近期,武钢与中国远洋(13.92,-0.57,-3.93%,吧)运输(集团)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按优惠价为武钢提供5年以上铁矿石运输,并且双方将在进口铁矿石运输、船用钢材采购和物流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化解市场经营风险,控制经营成本。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广西和西南地区的钢材消费将会大幅提升,到2010年,该地区钢材消费将达到6280万吨,2020年达到8800万吨。因此,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区合作的加快,防城港的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光大证券钢铁分析师赵湘鄂告诉本报,防城港项目并不仅仅是为广西或云南的钢铁工业服务的,更主要的是面对东南亚市场,包括越南等,因此要加快速度,率先投产,否则市场相对就窄了。 
  日前,王永庆的台塑集团在越南举行了台塑炼钢厂的开工典礼,将投资170亿美元在越南中部修建一座亚洲第二大的钢铁厂,三期工程全部完工后,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超过目前宝钢的产量。 
  海通证券(14.82,-0.96,-6.08%,吧)钢铁行业分析师介绍,新成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最重要的除了防城港钢铁项目外,还包括上市公司柳钢股份(3.92,-0.31,-7.33%,吧)和原柳钢集团除上市公司外的钢铁资产。因为防城港项目建设投产尚有待时日,因此,让市场期待的原柳钢集团的热轧冷轧项目,很可能会植入柳钢股份,而柳钢集团整体上市也有可能会在武钢重组前进行。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大型钢铁集团成立名义上是完成整合,但实质上还有很长一段路。钢铁企业的整合应该关注在企业的基本层面上,首先要把体制理顺,比如生产统一管理,产品统一规划,将成本降低,技术提高等。而现在很多钢铁企业在合并之后,只是大家合在一起报产能,生产、经营仍是原样,并未出现整合后的实际效果。 
  “如果仅是换个名称,并没有多大意义。”该人士表示,“整合应该是市场行为式的整合,而非行政命令式的,现在的整合都是松散型的,大家都在拼命扩张,圈地盘,忽视了消化问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