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出口加工区年底前封关运行

2008-9-3 16:5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据悉,泉州出口加工区招商选资取得新突破,管理机构已获批并开始运作,预定今年年底前海关、商检等部门将正式入驻,开始正式封关运行。 
  截至目前,泉州出口加工区累计完成投资7亿多元,已完成征地5600亩和土石方平整2000多万立方米。卡口设施、隔离设施等海关监控系统已建设完成,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也已就位。首期建设的7栋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3栋3.7万平方米标准职工宿舍楼已有部分封顶完工,具备吸纳企业入驻生产的能力。
  泉州出口加工区招商选资工作取得初步进展。世界五百强企业英国太古、英国邓禄普、美国势必利等已确定在区内投建飞机零部件的维修和制造项目,相关项目的申报、土地转让和工程报建等手续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已确定入驻购地投产的项目有三个,分别是晋江太古势必利复合材料服务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120万美元),晋江邓禄普飞机轮胎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120万美元),金鹰印刷(福建)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998万美元)。其中晋江邓禄普飞机轮胎项目已经动工。三个项目均预计在2009年年初建成投产。重点招商项目正得到扩展,目前太古集团相关的多个项目正顺利协商中,部分已进入合同条款实质性谈判阶段。加工区首期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也正在火热招商中,已有多家企业表达入驻租赁厂房的意向,相关洽谈工作正积极跟进中。
  有关负责人表示,泉州出口加工区鼓励“四高两低”的产业(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关联度、高出口额、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入区发展,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制造、生物医药、仓储物流等出口加工型企业、研发中心和为出口加工企业服务的现代仓储物流企业。下半年,泉州出口加工区将以“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亮点”为目标,以“打造航空零部件制造维修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建设与台湾自由贸易区对接的先行区域。一是以商招商,延伸产业。通过多种手段,围绕太古航空维修业的产品链、技术链、供应链和服务链选资招商,主动出击,积极吸引与太古公司有协作关系的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着重考虑引进相关重工业板块和附加值高的维修服务板块。二是先行先试,辐射带动。航空产业在我市尚属空白,航空制造维修项目蕴含巨大商机,他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合资、入股等现代化经营模式向航空相关产业发展,分享其带来的潜在市场,提升企业的层次和经济效益;同时在出口加工区周边地区培育一批为航空产业基地提供运输、餐饮和休闲娱乐等后勤服务的企业集群。三是承接转移,闽台双赢。依托于泉州地区的地理、血缘优势,抓住当今台企投资松绑的契机,瞄准台湾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和石化后加工等急需转移的产业模块,重点做好对台招商工作;通过对台协会、同业工会和台企联等渠道加强闽台联络,争取尽早登岛招商,实现闽台、泉台两地产业对接,创造两岸双赢的合作局面。
  新闻链接>>>
  泉州出口加工区于2005年6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泉州市改革开放以来唯一一个具有对外开放功能的国家级特殊经济区域,规划建设面积4500亩(不包括围网外的生活配套用地),2006年12月22日通过海关总署、商务部等国家九部委封关验收,并于2007年8月15日顺利通过省外经贸厅、厦门海关对工程整改项目的联合复检。
  泉州出口加工区由泉州海关监管,属于“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实行“一次性申报、一次性审单、一次性查验”、全封闭、24小时通关服务的新型通关管理模式。区内基础设施“八通一平”配套完善,海关、检验检疫、金融、运输、仓储等机构一应俱全,落户企业不出园区即可办理一切进出口手续。区内企业不仅享有海关提供的简单、快捷的通关便利,而且可以享受相应的“免税、保税、退税”政策,如:进口免税、出口免税、入区退税、进料保税、免征增值税、不实行配额或许可证管理、区内物流及外汇管理便利、自动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等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