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

2008-9-23 11:4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杨世新 综合报道
    近日,国际矿石巨头为2009年矿石谈判连番造势,先是致电国内20多家钢铁厂,要求把已经签订的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提高20%,再是称因矿山事故生产受阻,有意延迟向我国发货,威胁我国钢厂对其涨价要求就范。矿石巨头的种种要求并没有得到想像的如意回应,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国际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因素影响,矿石需求量正在下降,因此,未来矿石市场供需状况将发生巨大变化。
    时下,已经进入“金九银十”的钢材消费旺季,但钢材市场的需求状况并没有明显改观,价格持续低迷走势未见好转,钢厂无奈之下只好连续下调出厂价格,钢厂出厂价格的再次下调为市场传递出这样的信号:市场旺季不旺,行情回升乏力。与之相关联的矿石供需也在发生着变化。
钢材产需下降 价格跟跌
    “宝钢近日再次下调出厂价,宝钢连续下调出厂价格,使不景气的钢材市场雪上加霜。”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按照惯例,目前市场已经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但由于需求不旺,钢铁生产企业无奈之下只有下调出厂价格。9月20日,宝钢下发给宝钢国际各地区公司及专业公司、销售中心的通知显示,11月宝钢股份公司钢铁产品价格在10月份价格基础上再次调整。此次调整涉及钢坯、热轧、冷轧、彩涂等13个大类,下调幅度普遍在每吨700~800元,降幅最大的一个钢坯品种B40下调2500元。“目前订单不足,需求不旺,市场需求下降,因此下调价格。”宝钢方面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多家钢厂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减产、停产以应对低迷的市场。其中,武钢预计在9月开始检修部分设备,其他厂家莱钢、济钢等也有检修计划。
    业内人士指出,近一个时期以来,钢材市场价格结束了几个月的一路上涨,逐渐呈下滑之势,钢材价格下滑的原因主要是,钢材市场需求减缓,下游用钢企业需求受阻,呈观望状态,高价位下国内汽车、房地产、家电等行业发展近况不佳,难以继续承受钢材价格高企的成本压力,钢铁行业成本转嫁的下游通道受阻。
    需求不畅,导致了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近期国内钢材产量负增长,表明钢材产能过剩问题终于显现。”业内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以来,我国钢材生产增速急剧回落,甚至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1~8月份累计,全国钢材产量39982万吨,同比增长10.1%,增长水平比去年同期减速14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钢材产量4780万吨,环比下降6.3%;同比下降0.2%,比去年同期减速近25个百分点。“国内钢材生产增速的急剧回落乃至下降,表明中国钢材产能过剩问题终于浮出水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人士指出,钢铁产量的下降,预示着原材料产品需求也将放缓,其中对矿石的需求量也会下降。
    “从总体上判断,今年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也表示,原本年初预计今年国内钢产量将超过5亿吨,但是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比我们预计的还要严重,不可能超过5亿吨。钢铁产量的下降,预示着矿石市场供应的“拐点”即将到来。
企业停产矿石需求减少
“近一个时期,港口铁矿石压港现象严重,达到7000万吨,相当于中国钢厂两个月的进口量。”天津一家钢厂业务处销售人员对记者说,高价位的铁矿石,让钢铁企业无法承受,生产一吨赔一吨,“现在的价格,还没有当初钢坯的价格高,钢厂确实不能干了。”
    对于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来说,目前钢材市场价格下跌的幅度已经超出了其承受能力,钢材市场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价,企业减停产已经成了惟一的选择。“钢材价格大幅下降,钢厂亏损面正在加大。钢厂合理利润难以保证,中小钢厂大面积停产减产,这种情况下,铁矿石价格想再涨难。”
    据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的调查,在调查的37家企业中,有17%有企业已经停产,有12%的企业处于减产,有71%的企业生产正常。也就是说,将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减产状态。
    面对低迷的钢材市场,一些大型企业也步履维艰,近日在相关会议上,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面对企业种种压力坦言,在通胀压力、经济增长放缓和下游行业需求减弱的宏观背景下,钢铁行业盈利的潜在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加。他同时表示,自2002年开始的一轮钢铁业快速增长周期的拐点已经出现,中国钢铁业过去几年运行的旧模式——靠需求旺盛、产品价格上涨、大家都赚钱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业内人士就此指出,钢铁业正在面对的是一个整合的年代,一个兼并的年代,甚至是一个多数企业进行生死抉择的年代。
    “钢材市场低迷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供了机遇,也加速了小企业淘汰出局,”在此背景下,钢铁产能会继续下降,对于矿石的需求量会随之下降,加上对国内自身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铁矿石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快会显现出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整合加速 话语权增强
    “在铁矿石价格飞涨的今天,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国内钢铁企业对国际矿业巨头议价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国内钢企整合力量到海外开发铁矿等上游资源、缓解压力。”中国中钢集团副总裁李志民指出,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将会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升,调整行业区域分布和提高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应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竞争能力弱,大大削弱了我国钢铁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司副司长熊必琳日前指出,为应对国际钢铁业联合重组不断加快的趋势,迫切要求我国钢铁工业加快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
    对于钢铁企业增强市场话语权,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义芳认为,并购重组是钢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是钢铁企业扩大规模优势的一条捷径,是钢铁企业增强市场话语权的必然选择。并购重组有利于增强钢铁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钢铁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他指出,“联合重组是中国实现钢铁工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北钢铁集团成立后,将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的行列中,为在国际市场上争夺话语权尽一臂之力。”
    今年上半年,山东钢铁集团、广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先后挂牌成立,对加快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广东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秘书长任宝德认为,钢铁企业实现联合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在国际市场上会大大增强话语权,尤其是在市场需求低迷、资源呈现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倒挂状况下,国际钢铁巨头再一味抬高价格是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国际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目前,石油、焦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降,在此状况下,铁矿石价格还要上涨是不客观、也是不现实的。”任宝德如此说。由此看来,矿石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已经为时不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