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交通骨架 着力推进四大通道建设

2008-9-2 15: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在福州召开的福建省交通经济运行分析会传出消息:“十一五”后期的两年多时间里,福建省将构建改革开放、对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拓展中西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四大通道”。 
    福建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德金认为,这“四大通道”将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大型海港和空港为主骨架,以福州、厦门为主枢纽,形成综合运输走廊,将成为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和产业群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综合“大通道”。 
    据了解,“十一五”以来,福建交通发展态势良好,头两年完成建设投资占“十一五”规划的46.5%,比计划进度快6.5个百分点,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占“十一五”规划的89.8%,建成投产和在建港口项目吞吐能力占“十一五”规划的79.5%,建成和在建重要交通网络项目占“十一五”规划的94%。今年上半年,福建交通运输投资增幅居全国第八位。 
    福建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努力把海峡西岸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进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构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根据这个战略部署,以及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不断提升“三个服务”水平的工作要求,福建省交通厅新一届党组明确提出,必须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作为,积极运作,破解难题,好字当头,加快发展,进一步明晰今后几年福建交通“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大通道”支撑“大港口”发展,以“大港口”推动“大物流”繁荣,以“大物流”促进交通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建设海西现代化交通运输网,实现海西发展交通先行。 
    福建将构建改革开放大通道。福建省交通厅党组认为,福建是我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因大山阻隔相对闭塞的地理局限、地域限制,率先构建跨越省界、联通境外,促进福建经济快速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的交通大通道。 
    福建将构建对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两纵”大通道。目前,“第一纵”——福建省纳入国家“五纵五横”综合通道布局中的,贯穿沿海六个设区市,以沈海高速公路福建段、福厦快速铁路、温福铁路、104和324国道以及管道等构成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已基本形成;去年以来,“第一纵”正根据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不断扩容,努力提升运能。“第二纵”是一条贯穿福建省西部山区,以长(春)深(圳)高速公路福建段、205国道为主轴的“大通道”,目前正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大通道规划布局,尽快打通。福建省力图打通山区与沿海各一条纵线“大通道”,形成“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的交通运输新格局。 
    福建将构建拓展中西部的南北“两横”大通道。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经济发展基本态势,福建交通将以厦门空港和海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以厦(门)成(都)高速公路、龙(岩)厦(门)和赣(州)龙(岩)铁路为主干,建设连接江西等中西部地区的南部横线通道;北部横线通道将以福州海港和空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以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北)京台(北)铁路为主干,连接江西等中西部地区。通过着力建设一南一北横线“大通道”,福建省将拓展中西部经济腹地,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全国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福建将构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大通道。福建对台湾历来具有区位优势和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福建省利用这个优势,正加快形成以福州和厦门两个国家级交通运输枢纽为中心的涵盖整个海峡西岸的“半日交通经济辐射圈”,涵盖江西、浙江西南部,广东东北部,湖南南部等地的“一日交通经济辐射圈”,并快速形成集疏运体系。福建省力争形成连接海峡两岸“大通道”,实现对台“三通”新突破,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据了解,从今年起的“十一五”后三年,福建省将完成近1000亿元的“大通道”投资,到2010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2000公里,达到2234公里;全省形成“二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连接周边浙江、广东和江西等省份的进出口通道达到10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