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突破

2008-9-18 0: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只有那些懂得制造业(认识到制造业的战略价值)、投资于科技并在这个领域进行持续创新的企业才会获得成功,这种道理无论在中国或在全球其他地方都适用 
  许多中国制造企业A正在面临巨大的压力。从全球角度来看,制造业的处境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制造者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前途光明:创新层出不穷;资本充裕; 科技进步带来了新材料和新的制造工艺; 全球的生活标准在稳步提高,令数十亿客户能买到新的现货;制造业里的政治利益也开始凸显;另一方面,制造业也遭到了空前极端地多重挑战,其面临的巨大压力有可能会导致为数众多的企业破产,尤其是那些没有充分意识到制造业的战略价值以及独特机会的企业。
  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原材料的短缺。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企业首次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材料短缺,比如钢材、铝、金、银、铂等等,甚至再生材料。采掘和处理设备都跟不上膨胀似的全球经济发展。耶鲁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要使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与工业化国家齐肩,需要耗用所有未开采的和正在使用的铜。 同时,由于2004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显著提升,对工厂新机器的订货需求突飞猛进,这些因素使得开发新流程和新设备的挑战更加紧迫。 
  劳工短缺是制造业的另外一个挑战。在大多数工厂,劳工关系和对待劳动力的方式还如同19世纪时期。 “全面质量管理”、“6 Sigma”、“持续改进”等项目的实施,部分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参与自下而上的大规模改革,这些方案的成功率至多也是喜忧参半。
  制造者所提供的产品多样性也是重要因素。产品的复杂性通常是造成工厂生产成本最大的因素,但是很少有工厂计算其影响或是重新改造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汽车行业,只有1/5的产品线能生产多种类型的汽车,据说这个行业在朝柔性制造转变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监管与竞争也对制造业产生了限制。全球15%-20%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由工业生产产生,因为规定了控制碳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措施,制造者将不得不去寻找减少传统能源使用的方法,开发再生能源和电能, 保护当地水资源,并且会面临越来越苛刻的监管报告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和在低成本国家新出现的竞争对手相抗衡。还要对付自身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经常把制造看作是“成本的摇钱树”——节约费用时会想到从制造上削减5%-10%。
  因为以上这些相互关联威胁的复杂性,整个行业可能会继续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欧洲消失。
  如何成为成功的制造企业
  尽管制造业面临的迷雾重重,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企业,他们富于远见,把其工厂、供应链、物流以及采购项目、库存周期,还有劳动力管理视为战略资产。 这其中包括利乐(包装巨头)、诺华、乐高、宝洁、波音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企业,或大或小。可能这些公司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他们持续地进行运营创新。他们把制造实验看作是企业改进的知识来源,并且解决方案相互影响,增强了其影响力。举例来说,为了战胜银的短缺带来的困境,太阳能电池行业就会想方设法利用其他更丰富可用的原料来生产产品。这些突破需要重新设计工艺流程。但是如果成功了,他们不仅减少了能源成本而且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厂址——工厂将不再会必须靠近原材料的产地——这样还会使得供应链得以变革并促进劳动力转变。
  幸运的是,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非凡的工具和想法会涌现出来突破传统做法:陈旧老朽的工厂地址布局会转变成敏捷的网络;紧张的劳动关系会发展成拥有共同利益的群体;过时的供应链也会转变为定义清晰、互相受益的合作伙伴关系;而迟钝老迈的工厂会被改进成为精益制造企业。
  总之,只有那些懂得制造业(认识到制造业的战略价值)、投资于科技并在这个领域进行持续创新的企业才会获得成功。这种道理无论在中国或在全球其他地方都适用。政府的任务是要知道如何支持他们——因为制造企业代表未来。
  (作者为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谢祖墀博士有20多年从事管理咨询和公司高层管理的经验,先后任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香港电讯公司执行副总裁和大中华区业务总裁等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