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
2008-9-12 1:1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直辖11年,重庆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加快实施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是全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新阶段重庆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但挑战也前所未有。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提高重庆经济国际化程度,必须加快实施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创新外贸增长方式、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加快推动由“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强势跨越,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形成外贸增长新优势。直辖11年来,虽然机电产品已成为重庆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但就总体而言,在世界制造业分工链条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建立在低成本之上的以低价格为主要竞争力的“重庆制造”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困境。市长王鸿举在2008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以‘重庆创造’提升‘重庆制造’”。这需要我们积极把握全球产业重组和转移的新历史机遇,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谋求更好的位置。从另一方面看,“重庆制造”正在告别低成本的时代,亟须加大参与全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带动重庆产业创新,实现由“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强势跨越,建立起适应重庆产业发展需要的国际营销体系、国际生产体系和国际研发体系,形成产业结构内外互补、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的发展新格局。
顺应服务业全球化浪潮,加快推动新型服务贸易发展,这是实施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关键所在。重庆服务业落后,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也有缺陷,比如说制造业需要的供应链服务、分销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业务外包等都刚刚起步,直接约束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而现阶段服务业跨国转移加快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服务业全球化新阶段的主要标志,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是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重庆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重庆应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推动服务业率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区县把软件外包、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咨询设计等新型服务贸易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力争成为区域性乃至世界级的现代服务业聚集中心,特别是开发区,如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等。在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来渝设立研发中心、外包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的同时,支持具备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加快培育重庆本土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走出去”越来越成为更多重庆企业的共识和行动。只有真正实现从本土企业到跨国公司的演变,才能赢得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要引导优势企业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注重利用好并购与战略联盟等新方式,推动企业国际化能力建设,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政府应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走出去”,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形成重庆企业“走出去”的新格局。同时必须看到,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依赖于企业家的能力和努力,从长远来看,重庆是否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有实力参加国际产业竞争、“玩转”国际市场的国际型企业家队伍。为此,要加速在重庆形成一支有智慧与谋略的国际化企业家队伍。
适应科技全球化潮流,加快推进开放创新。近年来,技术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得开放创新、合作创新成为主流。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如上世纪末期以来瑞典、爱尔兰、芬兰等新经济发展的典范其自主创新都是建立在国际化基础上的。重庆也必须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把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作为创新跨越的起点,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通过“走出去”(在国外设立产品设计或研发机构)、“引进来”(大力吸引本地化的外资研发机构),参加跨国技术联盟、开展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提高利用外部智力和研发资源的水平,招揽国外高端人才,锻炼培育自己的国际化人才队伍,逐步提高重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主导权”。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还必须更好地驾驭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因为经济全球化既是实力导向,也是规则导向。重庆经济缺少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经验。重庆企业不仅要承认和理解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更要提高驾驭规则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