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

2008-9-1 11:0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网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供销合作社履行为“三农”服务职能,开拓农村市场,助农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全国总社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流通主体和流通方式创新,特别是在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建设全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近年来全省“新网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形势,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高效、有序的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体系,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根据全省农村和供销合作社的特点,以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大力实施“小超市、大连锁”发展战略,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采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网络。截至去年底,全系统已发展连锁网点13874个,其中,农资连锁网点5683个,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点8191个,覆盖全省70%乡镇和较大规模行政村;建设配送中心139个,其中农资配送中心85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54个,2007年连锁经营额已达到51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占全省供销合作社零售额的55%。其中,农资连锁销售额为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日用消费品连锁销售额为11.1亿元,比上年增长68%。一个以市、县企业为龙头,配送中心为支撑,乡镇超市为骨干,村屯农家店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在“新网工程”建设工作实践中,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强化指导。近年来,省供销合作社把网络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统领供销合作社全局的工作来抓。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供销合作社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主要业务处室为成员的推进网络建设领导小组。二是连续下发指导性文件,召开会议进行推动。2006、2007年两年,省供销合作社下发了4个文件;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7年末,省供销合作社先后召开了6次会议和动员、交流、培训相结合。三是实施网络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网络建设纳入到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当中,并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四是培育典型,以典型引路。全省培育出了绥化、五常、汤原、北林、倍丰农资集团等一批网络建设的先进典型,并通过典型交流带动了全系统网络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抓住机遇、借力发展。主要是借助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启动来发展“新网工程”,实行两个工程、一个主体、一套网点。由于供销合作社基础薄弱,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项目启动较难。针对这种情况,2005年下半年,借助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抓住机遇,利用政策发展自己。2005年,与省商务厅联合召开了全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会议,明确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供销合作社系统为依托推进实施。2006年10月,又与商务厅一起,联合敦促省政府以黑政发〔2006〕29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意见》。2005年,全省选择15个市县作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县,牵头企业全部是供销合作社。2006-2007年,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面逐渐扩展至所有市县,其农家店的主体仍为供销合作社的企业和网点。三年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进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网点达到8981个,占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点总数的80%以上,共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补贴资金4800多万元,为“新网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从农家店改造和建设入手推进网络建设。由于全省进入市场经济后,供销合作社原有的批发市场、工业品经销公司以及大中型商场多数实行了租赁经营,开展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寥寥无几。所以,从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实际出发,实施“新网工程”首先是从农家店改造和建设入手,一方面抓扩点,提高网络覆盖率。三年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发展连锁经营网点13874个,覆盖全省70个乡镇和较大行政村;另一方面,严格按照网络建设的标准和“六统一”的要求进行建设。本着“建设一个,成型一个,发展一个,合格一个”的原则,以县为单位,统一改造装修标准,统一购置标准货架和制作牌匾,配备必要的食品低温储存设备和食品卫生用具,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四)因地制宜建设配送中心。根据全省实际,在配送中心建设上坚持多种形式,多条腿走路。一是供销合作社自身有实力的,自己建设配送中心。比如省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利用原有的仓储设施,加大自身投入力度,在全省筹建了40个配送中心,建起了覆盖全省的配送体系,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五常市供销合作社采用联社以资产入股,企业职工和农家店以现金入股的方式,组建了五常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完善了日用消费品的流通网络。二是寻找加盟伙伴,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选择当地有实力的企业对供销合作社系统农家店开展配送业务。如北林区社和富裕县社,采取收编的办法,把社会上的日用工业品批发企业改造为供销合作社的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以合同契约的形式对各经营网点确定配送关系。三是对实力较弱的市县采取靠大联强的方式,加盟外系统连锁机构。比如哈尔滨和牡丹江所属部分市县,从实际出发,加盟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中央红超市和东兴超市等连锁机构,开展业务,解决了网点物流配送环节薄弱的问题。
(五)以各级联社为“新网工程”建设的主体进行推进。由于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多数市县企业实力较弱,带动能力不强,为推进此项工作开展,在建设初期主要采取以联社为“新网工程”建设的主体进行推进,由联社推动培育龙头企业,寻找加盟伙伴;由联社主抓农家店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培训工作;由联社对网络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对网络的运转进行指导,这样就使全省各地“新网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六)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努力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把“新网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推进过程当中,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在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上,申立国副省长亲自到会讲话,明确提出要将网络建设工作作为统领供销合作社全局的工作来抓。绥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汇报,专门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周密部署网络建设工作,并连续两年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大事大项,进行推进。北林、海伦、安达、青冈、望奎、明水等市、县(区)也都相继召开了县(市、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为“新网工程”建设的又好又快推进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农村市场格局和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农村消费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市场进货渠道的混乱,确保了农村市场流通的有序和规范,使进入农村市场的商品质量安全有了可靠保证,维护了农民利益;二是农村市场进一步开拓。连锁经营和超市的进乡入村,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和农村流通现代化,农民不用进城就享受到了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带来的便利,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消费。2007年,全省农家店的销售额平均增长3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启动农村消费,开拓农村市场的目的;三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供销合作社乡村网点锐减的势头不仅得到了有效遏制,而且在农村的网络终端得到了扩展,进而巩固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经营阵地,壮大了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恢复了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整体形象。
二、下步“新网工程”建设的思路和设想
(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做大做强农资连锁经营,完善提高日用消费品连锁,探索启动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和烟花爆竹的连锁经营,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并尽快实现从注重发展网点数量转向注重提高网点建设质量;从注重网络终端建设转向注重强化配送体系建设;从注重网络规模扩张转向注重提高规模效益,努力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农村综合服务网络,进一步增强系统经济实力,加快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
(二)发展目标:再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改造和规范发展较高标准的县、乡、村连锁门店15,000家以上,覆盖全省90%乡镇和较大规模行政村;自建、联建有一定规模的采购配送中心20家以上,日用消费品、农资商品配送率达到60%以上;搭建起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连锁经营的基本业务框架,形成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药品、烟花爆竹五大连锁经营网络,连锁企业年销售额要达到90亿元以上,占全省供销合作社商品销售总额的50%以上。
(三)主要工作设想
1、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着力培育和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一是以产权制度改造为契机,加大社有优良资产、优势业务和优秀人才的资源整合力度,因地制宜培育和壮大一批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二是鼓励各级供销合作社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企业,以品牌、信誉、实力为基础,以资本和现代产权制度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或特许经营等方式,或通过资本、技术、联合等多种联合方式,联合兴办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三是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龙头企业打破地域界限,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区域、跨领域发展;四是联大靠强,引资合作,加盟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形象好、诚信度强、有志于参与农村市场服务的龙头企业。
2、加强配送中心建设,解决制约连锁经营的瓶颈。一是以系统内有经济实力、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农资公司为依托,加强农资商品配送中心建设,构建起由区域性配送中心带动乡镇及村屯网点的农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二是因地制宜,多途径建设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采取股份制形式自建或联建配送中心;没有自建能力的采取合资、合作、注资收购、加盟等多种方式开展配送业务,逐步建立起快捷、稳定、规范化的物流配送体系;规模较小的市县采用多县(市)联合采购的办法,组建试点骨干企业跨县(市)“采购联盟”,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配送业务。三是以现有的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批发交易市场为基础,完善配送功能。紧紧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优化商品经营结构,适应消费需求,不断提高配送率。四是适时推进信息化管理。推进和完善连锁企业时点销售系统(POS)、管理信息系统(MIS)和电子订货系统建设,开发和应用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技术,采用和推广品类管理、电子标牌、条码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对网络体系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行全程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同供货商的资源共享,实现总部与各网络终端、财务、配送等各管理环节的联网,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
3、加强网络终端建设。针对目前全省供销合作社网络终端建设“既多又少”,即低标准建设和分散经营的多,高标准建设和开展统一配送的少的状况,进一步加强网络终端建设和进行再整合,坚持一手抓扩网,通过扩大网点覆盖面来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一手抓建设质量,通过提高建设质量来加强网络整体实力,以夯实“新网工程”建设基础。一是继续大力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促进网络建设均衡、全面发展。有条件的基层社门市部、供销部和村级综合服务站都要进行超市或开架式“农家店”改造;择优吸纳一批系统外社会网点加盟供销合作社网络体系;重点加强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等连锁网点的建设和整合,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体系。二是科学合理规划网络建设布局。根据地域、交通、人口密度、农村购买力状况等客观条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合理规划网点布局,科学设置网点,确保网络建设的质量和实效。三是合理选择业态。将小超市、便利店、综合服务点作为首选业态,并逐步向多形式、多业态发展;四是坚持“一网多用”,提升功能。在利用网络把农民需要的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送到农村市场的同时,积极探索网络在农副产品收购、烟花爆竹销售、药品零售等方面拓展,不断增强其综合服务功能,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最终达到一网多用,双向流通。
4、推进网络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一是尽快建立商品准入、进货查验和向上一级供货商直到生产企业的商品质量追溯制度,明确质量责任和惩罚条款;二是建立和广泛推行以不制假、不售假、不违价,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和“我销售,我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商品服务社会公开承诺制度,并严守商品质量承诺,完善售后服务机制;三是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从商品供应商到配送中心到门店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提高商品流转效率;四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确保结算链安全;五是加强现场和业务管理,继续推进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努力形成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连锁经营模式。六是建立必要的服务规范。抓紧制定符合本地、系统实际,涵盖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从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要求到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的一整套服务规范,逐步实现系统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打造一批诚信度高的品牌门店,树立供销合作社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5、强化系统内外的联合与合作。重视并积极促进跨区域的大联合与大合作,形成规模化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网络之间的联合,努力提高网络经营能力和经营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性网络突破行政区划,兼并重组,发展成为区域性及全国性网络。创造条件发展区域性的采购配送中心或组建采购配送联盟,开展跨网战略合作,形成系统合力,实现共同发展。同时,下气力抓好招商引资,多渠道探索与系统外联合发展之路,与系统外人才、资金、资产、品牌等多种要素和多种所有制性质的经济组织开展联合与合作,借助外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