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纺织企业:苦熬着转型

2008-8-6 12: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过去中国出口量太大也有得不偿失的地方,如出口主导型地区是在消耗国内已经紧缺的资源,污染自己的环境,还搭上了自己的廉价劳动力,为全世界打工制造产品出口减速、成本增加已经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致命打击。    据海关总署7月10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出口同比增长21.9%,增速放缓了5.7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 
  专家估算,由于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加之信贷紧缩、节能减排、取消出口退税等政策压力,今年中国企业出口的成本已经上升了20%到30%,传统中国企业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珠三角、长三角等出口企业的密集区,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出现了经营困难,严重的甚至停业、破产。仍然在苦苦支撑的出口企业,最关心的就是,“苦日子还要熬多久?” 
  多重压力压垮出口企业 
  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孙秀春介绍,“2007年下半年,珠三角地区倒闭的‘三来一补’企业达数千家。今年以来,这股寒流渐渐吹到长三角及周边江浙一带,很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降至5%以下,某些以出口贸易为主,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极其敏感的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现在迫在眉睫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则称,“温州共计30多万家中小企业,可能有20%左右的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况。例如,温州鞋企已经由2003年的5000家,降至今年的2600家。” 
  周德文表示,人民币从汇改以来升值20%多,而今年上半年就升值6.5%,出口加工企业利润本身就低,单纯的人民币升值就能把企业压垮。显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更导致企业贷款难,出现资金短缺而长期贫血。 
  “在民间信贷最为活跃的浙江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利率居然高至月息10%以上。这就意味着借贷资金的年投资回报即便达到100%以上,尚不足以归还借款的本息。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维持生存所需的最基本资金都已经陷入枯竭,为了企业生命的延续,企业主不得不忍痛借入高息贷款。”周德文说。 
  另外,从2006年到2007年的两年时间里,出口退税率调整达到6次之多,下调或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累计超过3000种;加工贸易政策调整5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目录共计3300多个品种。这些政策从发布到执行,缓冲期较短,企业难以很快适应。 
  致命的是,次贷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经济,也重创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导致很多出口企业失去了订单。 
  出口已落而消费未起 
  在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一经济的三驾马车中,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都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而大批出口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已经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把过分依赖出口、投资拉动,转变为投资、出口、消费均衡和协调发展,十分重要。但是,要让出口的速度降下来,前提是消费的速度必须提上去,这样才能互补。 
  现在的情况是,在净出口明显放缓、经济增速放慢的同时,由于较高的通胀和投资收益减少,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消费预期也正在下降。在消费没有彻底启动起来以前,决不能让出口下降过快,否则,也会影响到消费的增长。如果出口降下来了,而消费未上去,那么,经济必然会出现大幅减速。 
 国家发改委的政策研究人士认为,伴随部分出口企业的停产、缩产、倒闭,相应的就业岗位已经或即将不保,而沿海地区的产业链条也因此面临断裂的威胁,不但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企业倒闭,而且还将严重影响整体宏观经济走势。  
  目前,一些与制造业相关的经济先行指标已经强烈暗示中国存在经济增长较大幅度放缓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前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亏损917亿元,同比增长56.1%,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50个百分点。再看“重工业当月同比与轻工业当月同比的比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该比例同比下降了8%,该比例的下降预示着经济增长的下滑。 
  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中国已经将出口战略调整为“减量、转型”,适当减少出口量是必然的选择。过去中国出口量太大也有得不偿失的地方,如出口主导型地区是在消耗国内已经紧缺的资源,污染自己的环境,还搭上了自己的廉价劳动力,为全世界打工制造产品。为此,出口企业要由出口低端的大路货产品转向生产出口高科技产品,减少消耗资源,扩大附加值,才真正符合中国的国情。 
  近年来,中国外贸政策强调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升级。从长远来看,目前这种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和淘汰风险,正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日元升值大潮曾给日本留下一个强大的IT行业;台湾的产业升级同样也是在台币升值之后得以实现的。中国内地企业的生命力之顽强往往超乎想像,经过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等因素的历练,他们必将浴火重生。去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受升值影响要小于纺织等行业企业。推动优势领域创新能力提高、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可以看作是人民币升值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正面效应。 
  经验证明,能够充分利用多种手段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企业,在人民币升值中反而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市场份额。江苏汉高华威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环氧模塑料生产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陶军介绍说,由于企业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今年1至5月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了373.5%。 
  转型才能摆脱困境 
  最近,国务院高层密集调研苏浙沪鲁,频频造访出口企业,目的之一就是为下半年的经济运行寻找政策平衡点。 
  商务部也印发文件表示,“眼下,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内部结构的矛盾,将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与金融危机两种冲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抓住时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而且,商务部也正在积极调研,评估因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导致的一些行业出口企业生存困难的问题,会在适当时机推出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不能依赖政府政策的扶持,要适应市场调节的变化,主动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抵制市场风险。 
  企业采取的主要手段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提高品牌影响力或创立自主品牌等等。 
  尽管不能否认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小企业带来了冲击,但犹如硬币的两面,升值也同时为企业带来了改革和创新的动力。用一些企业老板的话说,谁能适应环境,率先面对,率先转型,谁就能成为这场赛跑中的赢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