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激励管理效应

2008-8-5 14:2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萧康
    有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大多倾向于把金钱做为主要的激励办法,而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则倾向于把金钱放在次要地位,提倡情感激励。
    也许这两种看法都有偏颇,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金钱的数量与情感上的沟通都是必要的。两种激励因素都有他们各自的适用条件,只有在恰当的条件下使用恰当的激励方法,才能够达到管理者的目的。
    为了进行恰当的激励,管理者需要找到你的员工当前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如果是金钱,就不要只给一些空头支票;如果是希望受到关心与尊重,就要把金钱放在次要的位置。金钱作为一种激励因素是永远不能忽视,无论采取工资、奖金,还是福利、保险金等等,金钱多一些对下属来说总是一件好事。
    但是人们并不总是在为了金钱而工作,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否则的话,你就有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当下属需要对他的关心、沟通、尊重与理解时,你还在误以为只有金钱才能够满足他的心理需求,结果可想而知,激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何对下属进行情感激励,使员工在单位找到家的感觉,对企业留住并吸引人才、企业凝聚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坦诚相待
    许多管理者习惯于高高在上,对下属指手划脚,这不仅不能够赢得下属的尊重,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反感。
    要想获得下属信任,管理者首先要以开诚布公的态度对待下属,尊重下属的意见与想法,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进行平等的沟通。如果是自己的不对,就要勇于认错,不要固执己见,只会让下属失去信心,对你不再说真话,敬而远之。
了解下属
    孔子说:“因材施教”,意思是说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管理者也需要根据下属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
    对待性格固执的人可以怀柔一些;对待性格软弱的人可以强硬一些;对待聪明的人不需要说得太多,只需暗示就可以了;对待愚拙的人则需要明确的指出来,否则他永远也不会明白……
    管理者需要了解自己的下属,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能力等,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激励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关心下属
    足球运动员在主场观众的鼓舞下,往往能够发挥出更高的水平,这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观众们对他的关心,不愿意辜负他们的期望。
    每个人都愿意对他人的关心施以同样的回报,这就是关心所产生的激励作用。管理者需要让下属们体验到被关注、爱护的感觉;一句真心的问候,在他们面临困难的一些真心的帮助,都能够让你的下属更愿意与你共同工作。
尊重下属
    不要直接否定下属的意见,即使他们是错的,也要听他们把话讲完再发表你的意见,这会表现出你的尊重。如果有观点上的分岐,要尽量向他解释你为什么不同意他的观点。
    在制定决策方案时,可以邀请下属们一起参于讨论的过程,这会让他们有一种“主人”的感觉,从而更愿意为制定出来的方案而努力。
及时肯定
    当下属完成工作时,需要及时作出反馈。完成得好,要表示祝贺,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完成得不好,也要客观的指出问题所在。
    在评价下属的工作成果时要注意,正面的评价要当众进行,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荣誉感,而负面的评价则要私下里进行,给下属留一些面子,会让他们更愿意改进自己的工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