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板成为员工

2008-8-5 14:2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董栗序
    有人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者之间的关系戏剧性地比喻为“猫”与“鼠”,不少企业天天上演着“猫”抓“老鼠”的游戏,笔者把该过程称为“猫”“鼠”博弈。
    做过十年的老板后,笔者有幸到一家大公司打工,恢复到基层员工角色,重新从基层的员工做起,能从一个员工的角度看管理,看老板。短短五个月,感悟颇多。
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
    一个好的员工新到一个不好的氛围当中,会慢慢变得懒惰,受整体“场”的影响很大,就好像行人过斑马线一样,红灯停,绿灯行,人人皆知,但红灯时前面有人带头穿过,其他人则会跟着闯过去,鱼贯而入,反之亦然。
    “成熟的管理者”要说了,你既已成人,便该有自己的主见,怎么会受他们的影响变成同他们一样呢?
    但,人不只是自然人,人还是社会人,人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人。非常有必要强调整体环境氛围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定要关注管理公司的工作氛围,往积极的、健康的方面引导,遏制那些不良的现象、行为,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一种“场”,推动和促进你的公司发展。
不能算死员工
    公司算盘打得太精,给员工定的任务、指标够不着(或跟回报不成比例),“可望不可及”,画饼充饥,即使能完成也是一点点;并且,即使你今年完成了,明年让你的指标“更上一层楼”,致使员工积极性丧失,最终导致公司整体竞争力的下降。
    员工与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水涨则船高,“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不能光公司赚钱而员工只吃个半饱,应该是共赢。
    公司制定薪资结构、游戏规则时,要定得科学、公平、合理,让员工从内心里服气,才会从内到外产生动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
小心职场“东郭先生”
    职场里混天的人不在少数,有的是出工不出力,有的是在使“假劲”;不少是抱着箫摇头晃脑的“东郭先生”,有的是20%的人养活80%的人,甚至是5%的人养活95%的人;有的人是拨一拨,转一转,有的则是“怎么拨都不转”;有的则是领导在则“转”,不在则自己给自己放假;有的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则连“钟”都不撞。
    不少企业,工资是以员工走不掉为准;不少员工,干的是让老板撵不走为准。因此,公司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应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资结构体系、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奖勤罚懒,多劳多得,让东郭先生之流无藏身之处。
关注企业的执行力
    作业流程、规范的制度定得很好,但管理者不监督部下执行,甚至有些新员工不了解公司的流程,一切从头摸着来,作业效果可想而知。
    公司领导制定的制度,往往带头破坏的是领导自己,不能以身作则,作出好的表率,甚至率先破坏公司规章制度,导致企业执行力很差,效率低下。
    政策执行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管人——管心。老板应该学会如何俘获员工的心灵,学会管理员工的心,而非单单想管理员工的行为。
    管理应该从“头”开始,先管思维,后管行为。自然界适者生存,猫与鼠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各有其生存之道。猫的主要任务被认为是捕鼠,而老鼠则要想办法生存下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老板和员工都要有平和的心态,尽自己所能做好分内之事,竭尽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只有企业的大目标和员工个人小目标方向一致的时候,两者才有可能融为一体,做到“人企合一”,这样企业发展的效率才能提高,发展速度才会更快,效益才会更好,才能永续经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