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告别挨宰年代

2008-8-5 14: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王萍
优化物流
    大型钢铁企业正将注意力集中到成本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海运。
    7月29日上午,由武钢集团、宁波港集团公司、浙江和润集团公司三方合资成立的浙江舟山武港码头有限公司在杭州举行揭牌仪式,合资公司将在舟山兴建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的大型铁矿石中转码头。
    此前在2007年,武钢便与日本川崎汽船株式会社正式签订了长期运输COA合同,COA合同是国际大型企业青睐的运输方式之一,有利于稳定货主与船东的合作关系,控制运输成本,从而实现货、运双方共赢,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而武钢作为一家内陆钢厂,无论是签订长期的运输合同还是建立大型铁矿石的中转码头,主要目标都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进口铁矿石的运输成本。
    在2007年海运费疯狂上涨时,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邵为民便透露过,从巴西运到中国的铁矿石每吨的价格,只是20多美元,但是海运费却高达每吨56美元,占到进口铁矿石到岸价的70%还要多。仅运费增加这一块,可能要增加成本30亿元。另外,铁矿石从沿海港口经长江转运,还需要换装两次小船,再一次增加了运输成本。
    相较于武钢的 “不幸”,宝钢就显然有些处变不惊了。由于宝钢在海运费问题上作了长期打算、超前应对,早就构建好了稳定的铁矿石供应链,因此在遭遇海运费的大幅上涨中便损失不大:在巴西、澳大利亚至国内铁矿石市场运价平均每吨比去年上涨近两倍的情况下,宝钢所订的长期合同的运价只有微幅调整。
    如何避免在海运费大涨情况下挨“宰”,除与航运公司签订长期合同外,发展壮大自有船队自己运输也是一个良策。
    首钢集团和唐山钢铁集团曾经就与巴西淡水河谷酝酿合作经营船队事宜。CVRD称,将投入4艘载货量38.8万吨的散货船,用来开辟一条向中国运输铁矿石的航线,预计第一艘将于2011年投入运营。为减少倒驳,国内钢厂还在不断酝酿想方设法增加直航,南钢组建了自己的航运公司,已拥有6.3万载重吨能力,年运输量接近300万吨,同时不断完善自备码头的港口设施,大力提高接卸作业效率。
    中钢协铁矿石进口工作委员会主任、宝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戴志浩,国家应在政策上引导运输企业和钢铁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可以和国际航运巨头的对抗的能力,既减少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又可以增加国有运输企业的盈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