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我国物流成本的思路

2008-8-26 0: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巨大压力,尤其是陈旧、低效、粗放、高耗的商品流程,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据最新估算,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采掘和加工制造业,由此引起的货运、仓储和管理等活动的社会物流总成本高达2.9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1%。这一比重多年来居高不下,高于发达国家8~10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高昂,同时也表明降低这一成本的潜力巨大。对此务必给予更多地关注,应将其纳入国民经济节能降耗的“总盘子”,寻求综合治理,以求实效。 
      一、优化流程,大幅度降低采掘和加工制造业的物流成本
      2004年,在4万多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7万多亿元的工业生产资料投资品销售额中,工业企业自采自销比重高达70% ;同时,在社会总产品中,工业生产资料产品占75%,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85%以上。这些产品的市场流通,绝大部分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且主要由工业企业自设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机构完成。其引发的巨额投入,以及成本和效率状况几乎胸中无数。这个领域正是我国物流效率低下、粗放扩张、流程恶化的要害所在,也是我国节能降耗的潜力所在。
      据国内有经验物流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显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工业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流程,我国可降低现有物流成本的50%~60%。另据匡算,在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1%,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倘若我国能逐步逼近工业化国家物流的平均成本(物流成本占GDP的12%),则可节约当年物流成本8000亿元。因此,优化和整合我国工业的物流流程,有希望成为当前很具操作性且收获丰厚的改革发展思路,并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
      二、优化和整合的短期重点在于运输成本,长期努力在于库存成本
      从各国的经验看,如果措施得当,运输成本通常经过大幅度降低后会趋于稳定;而加快周转、降低库存则潜力巨大。因此,当前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率先改善大宗货物的流量和流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减少盲目性,讲求合理化。特别要注重铁路、公路、水路、海上、航空和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转换节点上的有效衔接。
      在运输成本明显降低并趋于稳定的基础上,要将重点转向库存控制。为此,要对工业企业加快资本周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消除库存积压、优化产品流程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具体要求;要促进工业企业采购、销售、储运业务和流程的“外包”,推动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发展,改变工业企业“家家有仓库、户户有车队”的落后低效局面,提高企业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物流成本核算这一基础性工作
      我国的物流现状,同企业成本核算及其监控的缺失有直接关系。随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条的拉长,必将导致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也使得物流成本的核算越来越重要和复杂,对物流成本状况的客观描述也越来越困难。尽管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发布物流成本信息,但其统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与核算能力相当薄弱,统计口径、数据来源和解释评估能力含糊笼统,物流研究和信息数据分析则被分割在工业、商业等“独立的领域”,其准确性及其来龙去脉很难令人放心,监测和调控更是严重缺失。倘若这种状况得不到率先改变,将会严重阻滞国民经济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进程。我国迫切需要符合自身要求、经得住推敲、可靠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真实的数据。
      为此,一要加强合作,通力攻关,建立我国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和数据库,并由权威机构定期发布物流成本评估报告。对数据信息发布要建立问责制,改变“数出多门、估计推测、随意发布、依据缺失”的状况。发布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对数据信息的形成过程、统计框架、统计口径、来龙去脉以及缺失和不足等等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二要尽快统一我国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规则和方法,建立协调机制,确定物流成本指标,统一核算方法,切实强化物流信息管理。三要加强对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的物流管理数据接口研究,在企业会计科目中增设物流成本项目或分立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物流管理等成本项目,并提出相应的数据剥离方案、专项补充调查和分析测算方法。四要在具备科学可比的前提下,加强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的国际比较,加强国内物流成本实际变动状况的实时跟踪监测,从中提炼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和措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