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告北部湾开发须防滥占岸线

2008-8-18 14:2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华网广西频道8月18日电(记者梁思奇 夏琛琛)随着一批重大项目在北部湾陆续上马,对北部湾岸线资源的需求日益突出。专家提出,应警惕新一轮“业主码头热”对岸线资源的浪费。 
    “业主码头”是多年来沿海港口开发中出现的一种模式。一些沿海城市因为财力有限,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按“谁投资谁拥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兴建泊位和码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部湾的钦州市采取这一方式,建设了数量众多的业主码头。随着这些码头陆续建成,以之为配套的煤炭储运、冶金、化工、酒精、粮油加工等项目纷纷在港口落户,一种名为“前港后厂”的产业模式应运而生。 
    业主码头及“前港后厂”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在业内却颇受诟病。记者在钦州港了解到,由于实力参差不齐,业主“看菜吃饭”建码头,有的可以建7万吨,只建了5万吨甚至更低;有的应疏浚航道,为了省钱没有疏浚,岸线资源使用效益不高。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总经理助理谢毅说,这种“深水岸线建小泊位”现象对宝贵的岸线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在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北部湾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的热点,不少大项目纷纷在当地“抢滩登陆”。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落户北部湾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的火电、炼油、造纸、粮油加工等企业普遍占据岸线自建码头;正在洽谈的钢铁、船舶修造等项目的规划中也无一不赫然标明“自建码头”。 
    记者在防城港一家燃煤发电厂看到,由于时下正值丰水期,这家电厂不需满负荷发电,用于运输煤炭的码头显得空空荡荡,与一片繁忙的防城港堆满矿砂、硫磺和集装箱的公用码头形成鲜明对比。这家电厂码头吞吐量为2000万吨/年,自用煤每年仅300多万吨,大部分时间码头处于不饱和状态。 
    谢毅说,本来能为全社会发挥更大效益的岸线,变成只为个别企业服务,这种做法成为目前进入北部湾的大企业的一种趋势,“如果说10多年前招商引资建业主码头是饥不择食,那么现在大企业则是倚仗实力狮子大开口,有的一要几公里,占的岸线远超过自身需要,由于是重大项目,地方政府不会说不,也无人敢说不。”他认为北部湾尽管有1595公里海岸线,但适合建设码头的岸线并不多,如果不引起重视,10年内就会遇到港口深水岸线不足的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 
    一些受访人士认为,要避免这种现象,应把握节约资源的原则,对利用岸线的要求不能一味迁就,严格按其规模出让岸线。同时从区域经济要求出发,大力发展公用码头,通过公用码头的专业化为各个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既符合产业分工原则,也是确保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最佳选择。(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